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滨湖聚焦

在包河,“湿”意栖居

编辑日期:2022/11/11 14:10:54   作者:新闻中心   

近日,合肥获评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作为合肥唯一濒临巢湖的主城区,近年来,包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高点定位、高效落实,积极探索湿地保护和管理的经验,统筹推进环巢湖湿地保护工作,着力绘就“水绿交织、清新明亮、城湖共融”的和美包河生态画卷。

2018年,《包河区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制定出台;2019年,我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完成“十大湿地”中的巢湖湖滨湿地、派河口湿地建设任务;今年,我区巢湖湖滨湿地获得2021年度全市环湖十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管养考核第一名。

截至目前,全区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4大湿地类,湿地总面积7849.18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地内湿地面积6897.743公顷,全区湿地保护率达87.88%,位于全省前列。

十五里河下游湿韵如画.jpg

十五里河下游湿地风景如画

湖滨湿地千鸟翔集

奏响“生态交响曲”

近日,合肥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格外热闹,一群群“小精灵”陆续抵达,他们当中既有数千只各种野鸭组成的“大部队”,也有像苍鹭、夜鹭这样几十只组成的“小分队”,它们在湖滨湿地奏响了一曲曲“生态交响曲”。

“这批来湖滨湿地栖息的鸟类有翅膀鸭、斑嘴鸭、赤麻鸭、白眉鸭、绿头鸭、白头鹎、苍鹭、夜鹭等,种群数量达4000只以上。”湿地养护单位合肥印象滨湖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来到这里栖息。2021年4月,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时隔约20年再次重现湖滨湿地。白鹤种群数量达到14只,是合肥历史上有白鹤记载数量最多的一次。“近年来,湿地内鸟类的种群不断扩大,在整个环巢湖地带处于首位,是各种巢湖水鸟分布最集中的地段。”

湖滨湿地 (2).jpg

水鸟在巢湖湖滨湿地栖息

我区相关部门还与安徽大学合作,对巢湖湖滨湿地公园内的动植物多样性、保护性植类、鸟类以及水质、土壤等持续开展科研监测,形成较为完善的科研监测报告,为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持。“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在湖滨湿地公园共监测到保护性鸟类15目36科21种,监测点、样线记录到保护性鸟类18680只。”报告显示,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为东方白鹳;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种,为白琵鹭、鸳鸯、普通鵟、云雀和白胸翡翠;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15种。

为保护巢湖湖滨湿地,我区建立湿地保育区,充分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近年来,完成湿地保护修复约5000亩,栽植池杉、乌桕、女贞等食源性树种近10万株,还建立了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和安全巡护体系,组建了一支近200人的养护队伍和安保团队,分片区开展水上垃圾打捞清淤,24小时安保巡视,劝离垂钓人员,保障水域环境等工作,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

近年来,通过的岸线整治、湿地植物的补植,湿地对于水质的净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和增强,水体中的氮、磷等指标不断下降;完成受2020年汛情影响的沿线水毁复绿重建工作,共种植地被8万平方米,地被植物品种26种,种植水生植物3万余株,大面积恢复重建湿地陆域、水域环境,提升水域自净能力。

南淝河畔一路皆景

织就靓丽“绿飘带”

从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沿南淝河大堤向下游出发,大堤西侧便是今年10月全面完工的东大圩水系综合治理及湿地工程——南淝河右岸复合人工湿地工程,它像一条蜿蜒曲折的“绿飘带”,陪伴着南淝河一路向南流淌,成为南淝河畔动植物又一繁衍生息的栖息地。

大片的草地、蜿蜒的河流、清澈的池塘,以及岸边大片的鲜花、不同树种的树林……这条长约12公里的人工复合湿地带上一路皆景,每过几百米便可以看到不一样的生态景观。

11月8日下午,记者在湿地内一片水域看到,上百只野鸭正在水面栖息,或觅食、或嬉戏打闹。“工程完工后,吸引来了很多水鸟。”项目建设负责人沈德俊介绍,他们在湿地内设置了生态浮床、太阳能曝气机等,投放了1.59万公斤的水生动物,包括鲢鳙、鳜鱼、鱤鱼、青虾以及河蚌、环棱螺等。同时,还种植了17万余平方米的水生植物,助力生态的修复和水体的净化。

DJI_0475.jpg

南淝河右岸复合人工湿地

据了解,该项目建设范围整体为南北走向,呈带状形态,东起南淝河右岸堤西侧坡脚,西至环圩东路东侧红线,南起堤顶路与环圩东路交口,北至合肥港边界,全长约12公里。项目建设内容有沟渠清淤、水体原位净化、生态滤床、表流湿地及控制闸站等工程。

项目在原有沟渠基础上,对中心沟、上新埂、下新埂排涝沟等长约17.5公里的骨干沟渠进行了清淤,沿线岸坡还构建了植被缓冲带。同时还在南淝河右堤与环圩东路之间现有的约1645亩带状地块内,结合规划生态廊道的建设,构建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在平水期,湿地系统可以净化大圩镇圩内农业退水,扩大圩内沟渠水系水环境容量;灌溉期,引入南淝河水源进入该湿地进行强化净化处理后,供圩内灌溉使用。”沈德俊介绍,该湿地也将为广大群众提供一处集自然景观、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空间。

合肥版“都江堰”——十五里河河口湿地项目 (叶玉庭 摄).jpg

十五里河河口湿地进水闸口形似都江堰

十五里河“水下森林”

打造入湖水质“稳定器”

白鹭在生态浮床上休憩、野鸭在波光中摇曳、鱼儿不时在水面拨出水花……十五里河河口湿地项目有着“合肥版都江堰”之称,经过近几年来的建设管养,如今这里已呈现出一幅水光滟潋、候鸟翔集的生态画卷。

2018年7月开工建设、10月完工,2019年1月通水运行,作为十五里河入湖水质“稳定器”和“缓冲器”,该湿地项目采用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相结合的手段,不仅能够调蓄洪水,还能实现湿地水质的强化净化和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

从空中俯瞰,十五里河主河道被河心岛分流,西侧为橡胶坝,东侧为核心湿地进水闸门,形状与都江堰相似。东侧核心湿地被一道道子堤分隔成不同区域,水面生长着一片一片挺水植物,面积达54亩。此外,在水下,还有着由154亩沉水植物构成的“水下森林”,成为十五里河的一道生态屏障。

据介绍,主河道旁的核心湿地水质净化主体工艺采用多级塘湿地系统,通过一段段子堤将核心湿地分成预处理塘、曝气好氧塘、生态塘、植物塘等多级串联系统。同时,配置潜水离心曝气机、仿生水草、生态浮岛等水质强化措施,通过物理沉淀、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综合作用净化水质。“主河道的作用主要是行洪,但也设置有230万平方米左右的生物绳,增加微生物的附着面,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数据显示,十五里河河口湿地发挥了重要的水质净化作用,氨氮污染物削减率为20%—30%,总磷和COD污染物削减率为15%—20%。经湿地处理后,入湖水质能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标准。

(叶玉庭 阮怀静 徐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