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滨湖聚焦

坚决打好巢湖蓝藻“歼灭战”

擦亮“最好名片”

编辑日期:2022/9/2 11:00:14   作者:新闻中心   

8月30日下午,巢湖北岸,秋高气爽,八百里巢湖水天一色,水鸟在水面飞舞、栖息、觅食,游客在岸边露营、放风筝、拍照打卡……

“今年几乎闻不到蓝藻的味道,感觉空气很新鲜。”“这两年巢湖环境越来越好,我周末经常带孩子到湖边来露营、踢球,特别开心。”“我们住在这边感觉到很好,还是很满意的……”蓝藻少了、鸟儿多了、游客来了,周边居民和游客对这两年巢湖发生的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

据了解,今年截至目前,我区巢湖未出现明显水华。随着我区蓝藻防控力量的持续投入和秋季的到来,今年我区有望实现巢湖蓝藻全年无爆发。群众将能够“看到更大变化,闻到更大变化,比较到更大变化”。

顶烈日、战高温

近200人奋战治藻一线

从4月6日开始,我区就启动了蓝藻应急打捞工作,沿线各深井控藻平台和设施设备均已完成维修保养,提前“上岗待命”。

作为岸上草原深井控藻平台的运维负责人,孟凡周也早早地投入到蓝藻防控工作中。整个夏天,孟凡周都吃住在湖边,白天头顶烈日高温,晚上忍受着蚊虫的叮咬,一个简易的集装箱就是他的值班室。

“这几年巢湖蓝藻的治理是一年比一年好。”虽然工作环境艰苦,但一谈起蓝藻治理,孟凡周仍然劲头十足。2015年,孟凡周从一名“打渔人”转行成为一名“治藻人”。最先是在蓝藻打捞平台工作,随着我区对蓝藻防控投入的加大,又先后新建了4座深井控藻平台,从2019年开始,孟凡周担负起深井控藻平台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漂浮在水面的蓝藻被吸入70多米深的深井后,藻壁被高压压破失去活性,就不会再上浮和繁殖产生异味了。”孟凡周告诉记者,这样的深井控藻平台每天可以处理近10万立方米的藻水,处理能力较原先的打捞平台提高了30多倍,耗费的电力和人力还更少了。

巡查蓝藻也是孟凡周的重点工作之一。每天一大早,在检查完平台设备后,孟凡周都要驾驶冲锋舟从岸上草原出发,前往丙子河口、渡江战役纪念馆附近水域,沿着近5公里长的湖岸线,来回巡查水面的蓝藻情况。    

今年湖面蓝藻较少,孟凡周便驾驶着冲锋舟和快艇,重点巡查浅滩和芦苇荡内的情况。发现蓝藻,就用汽油泵冲洗,或者用快艇在蓝藻聚集区域内闪转腾挪,将蓝藻冲散。年复一年在湖边作业,孟凡周被晒得黝黑。因在工作岗位表现出色,今年年初,孟凡周被选举为合肥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据了解,为打好蓝藻“歼灭战”,我区在巢湖沿线共建设蓝藻打捞、深井控藻等平台28座,配备了冲锋舟、控藻船、打捞船、藻水分离车等各类船只、机器设备,平均每天近200名蓝藻防控人员奋战在防控一线,他们顶烈日、战高温,坚守一线、不怕吃苦,涌现出一批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先进典型。

孟凡周 (1).jpg

孟凡周驾船巡湖

DJI_0547-2.jpg

第三代蓝藻磁捕船

“磁捕船”“无人艇”上阵

“黑科技”助力巢湖蓝藻防控

7月26日,我区迎来一位“治藻能手”。打捞平台、深井控藻平台“管不到”的地方它能管,无论是远离湖岸的深水区域还是近岸浅滩,哪里有蓝藻,哪里就是它大显身手的地方,它就是我区今年引进的最新一代蓝藻磁捕船。

“它最大的优势是灵活机动,通俗点说,它就像一个可以移动的污水处理厂。”我区磁捕船蓝藻打捞项目负责人刘彪告诉记者,该磁捕船采用矿物基质磁性微网材料,将水体中的氮磷和蓝藻等污染物絮凝后,再利用永磁装置外磁场作用,快速吸附磁性絮体,分离后水质稳定达到湖库Ⅲ类水标准。“与传统气浮法和絮凝沉淀法相比,处理效率提高6倍以上,藻水分离时间仅需3—4分钟,兼有‘蓝藻打捞、内源消减、清水还湖’三大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技术来自我区的本土企业——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科学院技术合作的企业。

“相比前两代磁捕船,这艘磁捕船处理能力更强、机械化程度更高,日处理藻水能力超10000立方米,需要投入的人力也更少。”刘彪告诉记者,这艘磁捕船除配套一艘藻泥运输船外,还带了一个“好帮手”——可以遥控操作的吸藻平台,它像一艘无人艇,能深入河湾、浅滩等大船到不了的水域,将藻水通过管道输送至磁捕船进行分离处理。

“一旦发现水面有蓝藻集聚,磁捕船就会开过去及时处理,将蓝藻消灭在萌芽状态。”刘彪介绍,这样一套磁捕船设备,每天可产生藻泥近90吨,它们被运送到后端处理厂制作成肥料后,再供应给苗圃基地,实现了废物利用。

“不管是高科技、黑科技,还是土办法、洋办法,只要能够有效治藻,都是好办法。”环湖蓝藻防控监管责任单位印象滨湖总经理方彪介向记者介绍,我区针对“离岸、近岸、末梢”不同水域的藻情,分类、分区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置。

对“离岸”深水区,主要采用涡井取藻泵、磁捕船等方式;对“近岸”浅水区,主要利用围网聚拢、移动式龙卷风蓝藻汲取器等方式;对“末梢”的芦苇荡、草丛水域,主要采用船只捞藻。围绕重点区域和关键位置,实施分类打捞,有效地防止了蓝藻的大面积聚集。

据了解,为更好的巩固治藻成果,我区还将在明年夏季前,采用新技术设备对巢湖沿线重点区域进行清淤,清除湖底的死藻和污染物,减少水体氮磷含量,进一步削减内源污染,为来年的蓝藻防控工作打好基础。

派河藻水分离站(1).png

位于巢湖岸边的派河藻水分离站

深井控藻平台-2.jpg

深井控藻平台

早准备 早部署 早行动

让群众感受到更大变化

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对巢湖沿岸实行网格化管理,分成11个责任片区,明确了片区调度和打捞负责人和巡查打捞人员,区生态环境分局、印象滨湖等单位与沿湖街道社区联动,日巡查、日调度、日处理,不断织牢织密蓝藻防控网。

“目前,我区巢湖沿线蓝藻处理设施设备日最大处理藻水能力约40万立方米。”在蓝藻易发期前,所有设施设备、围隔等均已提前完成维修保养‘上岗待命’。同时,还对芦苇荡、滩涂、小沟小渠等蓝藻易聚集区域开展地形整理、航道疏通、推流器安装检查等工作,便于蓝藻爆发后更易打捞治理。还在蓝藻水华易发地周边使用控藻船进行加压曝气,实施常年增氧,改变水华易发区生境条件。

为第一时间掌握藻情,及时调度处置,我区根据防控重点和敏感区域,布设了34个藻情、气味监测巡查点,部署无人机对环湖沿线全覆盖、无死角巡航,打捞公司、监理公司、街镇社区、印象滨湖和生态环境分局联动巡查处置。

截至8月28日,今年我区共出动打捞人员20000人次,出动各类打捞船只约2320艘次,使用推流器17629台次、快艇648船次、抽水泵360台次,汽油泵2550台次,沿线深井控藻平台共处理藻浆4920800立方米,两座藻水分离港共产生藻泥共计1516.42吨,清水车处理藻泥共计36.75吨,垃圾处理共计35.1吨,实现异味有效管控。(叶玉庭 徐小玲)

叶玉庭+大美巢湖湖滨湿地+19909692365+2022年8月5日+渡江战役纪念馆附近的巢湖湖滨湿地+2022年夏季巢湖湖滨湿地蓝藻踪影难觅,水面澄澈幽蓝,风光大好.jpg
合肥巢湖湖滨湿地风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