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十年筑梦·包河

从一片杨树林到一座国家级公园

——“人民后花园”成长记

编辑日期:2022/8/22 16:24:55   作者:新闻中心   

盛夏时节,走进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蓝天白云相映成画,万亩水网森林绿意叠荡,处处鸟语花香,景色秀美宜人。

你也许想不到,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退耕还林的人工林。如今,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矗立在16.8公里黄金湖岸线上,已然成为环巢湖生态旅游的标杆。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成长的背后,是包河人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从“一片林子”到“一座园子”

时光追溯到二十年前,植树造林活动在这片土地方兴未艾。在方彪的回忆里,2002年,为了改善大张圩的生态环境,包河响应国家号召,在圩区实行退耕还林,形成近万亩人工速生的意杨林,成为全市退耕还林示范点。

借势合肥环巢湖生态建设,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于2012年8月正式启动建设。我区成立三圩建设指挥部,滨投、住建、旅游、环保、审计、文广等部门通力合作,全体建设人员加班加点,经过45天昼夜奋战,2012年10月1日公园一期正式开园。

“能够扛得起来吗?”回望公园建设之初,方彪坦言,内心更多的是忐忑和摇摆。不过,时间给了他答案。一年后,公园全票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评审,随后正式“晋升”国家级森林公园。自开园至今,公园先后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水利风景区等10个国字号荣誉。

通过生态修复,一片人工林、杨树林、退耕林蝶变为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树的年轮镌刻下它的成长印记。

“林长制” 助力生态修复

2017年6月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安徽省林长制首批试点单位,拉开了全省乃至全国推行林长制工作的序幕。

方彪作为公园管理方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成了这片森林的“责任林长”。面庞黝黑,头戴草帽,已到花甲之年的他经常在公园转悠、琢磨,光从衣着打扮很难辨认出他是员工口中的“方董”。十年来,他每天把办公地点搬到工作一线,日均两万多步,走坏了十几双鞋。

林长制实施以来,在方彪的带领下,公园不断推进林相改造,逐步更新栽植适宜乔木、花灌木、花卉、竹类等,新增林区面积3000余亩,实施林相改造5000余亩,从单一的杨树林成为混交林,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公园的生态修复工作做出了极大贡献。

现在,公园植物品种由建园初期的280多种增至681种,动物由原先的十几种,变成了如今的近百种。“月月有花、季季有景”“野鸡开会、鸭子摆队、松鼠遛弯,兔子乱窜”,这是方彪经常挂在嘴边的一段俚语,正体现了公园自然野趣、生态和谐的一面。

文化园艺相结合

绘就醉美“生态画卷”

“三分建设,七分养护。”在方彪看来,公园里,人人都是“园艺师”,不仅要持续做好生态修复,绘好“生态画卷”,还要以建设公益人民园、自然生态园、历史文化园、科普教育园、观光趣味互动园为目标,最终打造成人民的“后花园”。

为此,公园按照建设“五园”的目标,集聚了一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全面实行精细化、网络化管理,将责任分段分片落实到人,树立了平安景区、卫生景区的品牌形象,真正实现了“人民公园为人民”。

目前,公园年平均接待游客达300万人次,游客综合满意度达到95%以上,园区建设经验、创新管理、生态修复等先进理念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高度肯定,并被推广至全国902家国家森林公园。

“做自己喜欢的事,再辛苦也是快乐的”。方彪说,未来,公园将立足合肥本土特色文化,融入有巢文化、船文化、江淮民居名人等文化元素,开发巢屋、船房等旅游产品,以建成“百年的经典、千年的园子”为目标,助力环巢湖景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级生态旅游休闲目的地。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方彪的“生态梦”,这里的一树一木,如同一个个坐标,记录着他这十年的人生轨迹。绿色发展的故事,继续在这座国家级森林公园生动演绎着……

(谢文君 吴敏雪 徐小玲)

记者手记:

2002年,全国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包河区大张圩实行退耕还林,紧邻巢湖北岸的一大片荒芜乡野华丽转身,如今八百里巢湖之滨湿地森林交相辉映,扮靓着环巢沿线,让“最好名片”更加闪亮。

绿色也逐渐成为包河最美的底色。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公园城区”建设,统筹推进环巢湖湿地保护工作,着力绘就“水绿交织、清新明亮、城湖共融”的和美包河生态画卷。

数据显示,全区公园、游园数量达96个,全区森林覆盖率15.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8%;湿地总面积7849.18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地内湿地面积6897.743公顷,全区湿地保护率达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