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机械:从简陋工厂里走出的汽车配套行业“常青树”

编辑日期:2021/12/30 15:22:34   作者:包河区委宣传部   

核心阅读:上世纪90年代,常青镇400多家村镇企业发展如火如荼,乡镇企业总量、镇级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多项重要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乡镇榜首,创出了“安徽第一镇”的响亮品牌。

1997年,位于该镇竹西村的一个村办冲压厂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由于效益不佳,村里决定将工厂业务承包给厂里的一名年轻技术工人。彼时,大家没有料想到,20年后,这个当年占地几亩的手工作坊能够从濒临倒闭一跃成为全国汽车零部件冲焊行业的佼佼者,并成功上市。


“破屋”里能破局

提起“常青机械”的成立,常青街道竹西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杰仍记忆犹新。“1997年,由于原承包人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这个冲压厂成为村里的‘烂包袱’。那时,常青机械的创始人吴应宏还是厂里的一名技术工人。”张杰回忆说,吴应宏1986年就进入村办企业工作,喜欢钻研技术的他逐渐在数控机床操作等领域挑起大梁。村里经过多方考虑,决定把厂交给他负责,每年给村里上缴一部分利润。

当初,所谓的“厂”,其实就是一间大“破屋”:厂房简陋灰暗,几台机器锈迹斑斑,屋顶破漏,煤渣路面坑坑洼洼,破败院子里杂草丛生……

但吴应宏毅然决然走上创业路,他将自家房子作抵押,从银行贷款30万元,成立了常青冲压件厂,迈出了决定性的第一步。

“借东风”快发展

从单一的冲压件加工生产商发展为模块化、自动化、多业务链的规模性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常青机械的壮大不得不提江汽。

上世纪90年代末,江汽发展壮大,“近水楼台先得月”,吴应宏迅速抓住机会,成为江汽的合格供应商。借着江汽的“东风”,常青冲压件厂接下了不少“大单”。2003年,常青冲压件厂整体搬迁,工厂面积从2亩增加至100亩,2004年正式改制,成立了合肥常青机械有限公司。随后数年间,常青机械业务量急剧增长,逐步“开疆扩土”,相继成立了专为江汽专用车、客车做配套的包河一公司,为江汽提供表面电泳业务的常菱公司,此外,又分别新建了桃花一公司、桃花二公司、包河二公司,为江汽乘用车配套轿车的大型冲压件、四门两盖总成、车身焊接总成等。

“尽管公司取得了不斐的业绩,但也存在‘一元化’发展的风险。”程义回忆。2012年起,常青机械一方面积极做大江汽的配套份额,另一方面还将眼光投向了省外,积极寻求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合作的机会。

2012年,常青机械全资收购了湖北省十堰市香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北京宏亭、十堰常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并取得了与东风汽车、北汽福田的合作良机;2013年,合肥常茂钢材加工有限公司正式投入使用,企业开始寻求掌握“源头”的安全感;2014年以后,常青机械又分别在芜湖、仪征等地设立分公司,展开与奇瑞汽车、大众汽车的合作。“紧抓推进公司上市这根主线,公司正积极构建“一主多元”的发展结构。”程义说。

齐回首“来时路”

2017年3月24日,伴随着响亮的敲锣声,常青机械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迈开了“常青股份”在资本市场的第一步。作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该公司目前共拥有17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项。多年来,常青机械一直被江淮汽车评为“优秀供应商”,2010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2016年连续被认定为安徽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如今,常青机械已发展为拥有12家全资子公司、3家分公司的上市企业,与福田戴姆勒汽车、奇瑞汽车、陕西重汽、东风商用车等知名厂商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

这一切,43岁的夏海啸感触颇深。2002年,他进入常青机械从事焊接工作,“刚来工厂时,我们还在石棉瓦厂房里工作,连水泥地面都没有,加上那时使用的手持焊,产生大量焊灰,工作一天回家身上都是灰和土。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伙干起活来还是十分有干劲。” 夏海啸回忆。

2004年,常青机械从东流路的老厂房搬进了位于祁门路与桐城南路交口的标准化厂房,透明玻璃高屋顶,老夏当时觉得挺“梦幻”。工作16年来,夏海啸从工资几百元的技术工人变成了管理着几百名员工的分公司安全生产部部长,“我眼见着一线工作环境不断变好,技术革新后机器人走上流水线,工人们的吃住福利也更完善,能与工厂一起成长、成熟,我感到很骄傲。” 夏海啸说。 (徐汐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