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盘点2021 喜迎区“两会”

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

编辑日期:2021/12/30 11:04:37   作者:新闻中心   

吴春华(右)在骆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jpg

吴春华(右)在骆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最近嘴巴觉得干吗?”“晚上睡觉时觉得嘴巴干,白天还好。”“好的,请你再把你昨天一天的饮食情况和我说一下。”

12月17日下午3点多,在骆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居民吴春华正通过远程会诊协同平台,与安医大一附院的内分泌科专家视频连线,接受专家“面对面”“一对一”的把脉问诊。

得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远程会诊平台在骆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落地,附近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安医大一附院一流的医疗资源。

与安医专家“面对面”

今年41岁的吴春华在最近的两次体检中发现血糖等值较高,骆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判断其是新发糖尿病,为了在患病初期给予吴春华最佳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该中心为吴春华和其他几位居民预约了当天与安医大一附院医生的远程会诊。

在认真仔细的网络问诊后,安医一附院的专家结合远程会诊协同平台上的检验报告单,给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并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给吴春华详细的建议。

“有一种VIP的感觉,大到怎么治疗,小到饮食细节,医生都讲的特别仔细和认真,免去了我们在大医院排队的麻烦。”在结束远程会诊后,吴春华放心了不少,将继续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进一步治疗。

“当遇到病情复杂、综合病多、不常见的以及门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例,我们将会通过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远程会诊平台,寻求专家的帮助。”骆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副主任赵梅介绍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变了”

让吴春华感到变化的,不止是与安医专家的远程会诊,还有骆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环境的改善。

作为一名“老”骆岗人,从孩子的出生,到打预防针,再到如今来中心就诊,吴春华亲历了骆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次搬迁,面积一次比一次大,设备一次比一次好,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在医院空间大了,医护人员也多了,给人的感觉更加地放心、可靠和舒适。”吴春华感慨地说。

去年年底,骆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包河苑的旧址,搬到了位于北京路与哈尔滨路交口东200米的水丽坊新址,新中心面积达3096平方米,还增加了口腔科以及X光机、动态心电图、24小时血压检测仪等设备。中心下辖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2个村卫生室,服务12个社居委、7. 66万人。

近年来,我区在已经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淝河、方兴、常青和滨湖世纪4个示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上,投资1亿多元对包括骆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升级。

“1+13+N”三级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来了

为全面落实全省公共卫生体系和中医药大会要求,对标对表长三角先发地区,我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探索构建涵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网络。今年5月,《包河区公共卫生与健康促进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印发,全面实施“1+13+N”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

所谓“1+13+N”,就是在现有卫生健康服务网络基础上,建立完善由1家公共卫生与健康促进管理中心(区级主干)、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镇级支干)和N家标准化的综合性社区健康服务站(村居级站点)构成的覆盖全区的三级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作为“1+13+N”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我区将按照“新建2所、改造5所、完善6所”的工作目标,全面提升现有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1家卫生院)。确保在“十四五”期间,全区街、镇、大社区均建成1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半以上的街、镇、大社区至少配备1家社区医院,使得居民常见的疾病诊治和小手术就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解决。

同时,我区还将全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一院一品”创新项目,发展特色诊疗服务,建设特色科室,打造“一中心一特色”,形成错位发展,实现叠加效应,合理拓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做大做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品牌效益。

(叶玉庭 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