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事办实 把实事办好
期刊
>>内容

把好事办实 把实事办好

【 字体: 】  【2021/7/30 10:57:09】  【作者/来源 新闻中心】  【关闭窗口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积极落实到解决问题、惠及民生上来,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千方百计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办实事解难题实现与群众沟通交流“零距离”。

聚焦“急难愁盼” 给群众稳稳的幸福

陈奶奶是芜湖路街道兰亭社区电影学校小区一位高龄独居老人,平时身体不好。天气越来越热,前几天家里的空调却坏了。着急之下,陈奶奶拨通了芜湖路街道社会服务中心的办公电话,了解到陈奶奶家的情况后,社工第一时间联系家电维修的张师傅,立即上门进行维修,及时为陈奶奶送去了清凉。

得益于芜湖路街道居家养老合作社,像陈奶奶这样加入合作社的高龄独居老人,只需一个电话,生活上的所急所需就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社工还经常上门,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

2017年,芜湖路街道在全省首创居家养老合作社项目,采用政社合作方式引入社会资本,逐步构建一个互助养老、文化养老、救助养老和智慧养老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街道采取‘一个中心带多个站点’的项目化运营模式,链接辖区资源,为老人提供生活帮助、健康服务、安全服务、情感关怀及文娱休闲五大类服务。”

在金玫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南园服务站,附近的老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学做手工、免费理发、享受按摩服务,到了饭点还可享受助餐服务。“一周五天,就跟上班一样,天天盼着。”正在做经络理疗的77岁的潘孝仕掰着手指头给记者数起了她一周的安排:“周二经络理疗、按摩,周三理发,周四学党史……”

芜湖路街道居家养老合作社运作4年多以来,共发展社员1000余人,其中特殊老人226人,对六大特殊老人进行了全覆盖;目前链接68家服务资源方,提供37项标准化服务;此外还孵化出8支社区社会组织,培育50多名核心志愿者,成为推动为老服务的中坚力量,解决了很多高龄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的“急难愁盼”。

金玫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南园服务站,老人们在一起交流针线技艺.jpg

老人们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做手工

居家养老服务社的运行,只是芜湖路街道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芜湖路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服务为民的动力和实效,引领推动老城区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这里一直是社区文明创建的死角,不仅堆放了垃圾,还有居民在上面种了菜,群众反映强烈,我们也很着急。”在金安花园小区东侧,三个月前这里还是一道破败的土墙,是文明创建的难点。如今,一道近200米长的户外长廊已经新建完成。未来,这里还将安装电动车充电桩,打造“梧桐邻里”室外会客厅,为居民解决充电难题,提供休闲娱乐、日常议事、健康咨询等服务。

“禁止电动车进入电梯,请立即退出……”在曙宏新村南苑小区,居民楼电梯内安装了电动车智能阻拦系统,电瓶车推进电梯后,就会响起这样的警报声并停止运行,直到电瓶车退出电梯。曙光社区党委书记臧劲松介绍,为解决电动车安全隐患,社区在所有自管小区内电梯都安装了智能阻拦系统,不仅能有效防止业主在家因电动车充电起火,也解决了楼梯间乱停放的问题。

违章建筑是群众投诉较为集中的领域,为拆除南园新村摊群点违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一次次上门入户走访,帮助摊主搬离物品,做好前期工作。7月19日一大早,该摊群点9户13间违建被集中拆除。

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合肥仪表厂宿舍由于过于老化破败不堪,到了不得不拆的地步。近年来,在区、街、社区的帮助下,小区居民选举成立居民征迁自治小组,老党员老干部带头,啃下了征迁这块“硬骨头”,今年年初,小区全部住户搬迁完毕,交出了“一个月内25栋楼645户2000多居民100%搬迁并且零上访”的完美成绩单。

设施更完备了,环境更优美了。在省水利厅宿舍南区,原来坑洼不平的水泥路变成了崭新的柏油路、小区居民楼焕然一新、改扩建的停车棚让停车充电更加安全方便……随着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完工,小区内还完成了屋面防水处理、雨污分流改造、内外墙粉刷洁化、增设监控布点、人脸识别道闸等提升改造。此次改造工程共包含省水利厅机关宿舍南区、省水利厅机关宿舍东区、省检察院桐城南路小区、地调院住宅区、省广电小区等9个老旧小区。

学党史、办实事,截至目前,芜湖路街道开展中心组专题学习11次;邀请省委党校、市委讲师团专家授课6次;利用各类线上平台集中辅导5次;组织街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辅导20余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事项近300个;全面推进“大拆违”,拆除违建956处19618平方米;完成疫苗接种15.5万余支,为居民构建有效免疫屏障。

(夏海霞 叶玉庭 邓艳梅)

学好党史“必修课” 践行为民初心

学史力行、以行践知,凝心聚力、笃定实干。大圩镇上下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在这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已经全面“火”起来、“活”起来、“实”起来、“动”起来,其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运行机制在支撑?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镇从“顶层设计”上就确保了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更鲜活、更务实。配齐队伍须建强“主心骨”,突出政治引领,结合镇情实际,制定《大圩镇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确保有章可循。突出组织引领,构建严密组织体系。突出实践引领,建立日常工作定期调度、重要问题集体研讨、难点堵点督办反馈工作机制,制定责任清单,划定责任部门,确定完成时限,每周进行“回头看”,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什么、怎么学,至关重要!领导干部带头学,大圩镇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纳入全镇2021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围绕“永远跟党走”主题作专题党课,成效明显。机关干部系统学,大圩创新实施部门领学制度,利用周一早学习例会,开展党史主题宣讲10次。组织党史学习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户、进企业、进社区“五进”送学活动,不断提升学习教育力度、深度、广度。

夜幕降临,金葡萄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上百名居民围坐一起,共同观看红色电影《打过长江去》;田间地头、村头街巷、企业学校,处处都有大圩镇“圩美实践宣讲团”身影,他们围绕乡村振兴主线,做实做精理论宣讲,让党史学习入脑入心;“红色戏曲进乡村”活动中,一幕幕如痴如醉的红色剧目让党史教育“活起来”……

大圩 (1).jpg

群众在金葡萄文化广场观看红色电影

借助全区首家镇级党校的平台,大圩镇邀请省委、市委党校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专题辅导,纵深推进学习教育活动。截至目前,镇级党校开展专题辅导6次,参训人员达550人次。同步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平台开展现场教学,组织党员干部就近瞻仰参观革命博物馆、纪念场馆、党史教育基地,并抓好“学习强国”、安徽干部教育在线等线上平台的学习使用,利用自有平台推出“红色传家宝、大圩有故事”“两优一先”专栏,开播《东大圩》融媒体红色故事,活学活用老党员、老书记等身边典型“案例教材”,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课堂”,融入到党员干部工作生活。

你有所呼,我有所应,如何汇集群力闭环解决居民“心头难”?该镇不断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金葡萄小学、晓星菜市场周边新建2处停车场,建设完成后将提供机动车停车位547个、非机动车停车位757个,有效解决停车难、乱停放问题。新建一座公办幼儿园,提供学位200个,提标提质智慧养老服务,投入智能服务产品58件,扎实推进14项民生工程项目建设着力破解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系列难题,新建生活垃圾中转站17座,清理整改77家小散乱污企业,摸排拆除违法建设153处,约10096平方米。聚力拆除体院三角地块350平方米活动板房,解决了长达20多年的违建拆除难题。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招双引”工作,走访辖区企业26家,帮助安徽中科有智科技有限公司解决高空抛物设备实景监测等实际问题,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该镇还在辖区各党组织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系列活动,在金葡萄家园小区内建设38处装有智能充电桩的非机动车停车棚;组织党员开展“以史为鉴?为民解忧”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成立安徽省首家镇村融合为民服务大厅,创新实施镇村一体化办公,实现首批25项民生事项“一窗受理,一次办好”,群众办事空间距离由最远7000米缩短至70米。据统计,全镇目前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162件,服务群众4.2万人次。

(王峰 程阳)

倾心解民忧 脚步不停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万年埠街道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学党史”筑牢信仰之基,以“悟思想”校准思想之舵,以“办实事”担起为民之责,以“开新局”常兴成事之举,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凝聚街道建设现代化街区的强大动力。

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万年埠街道创响“一米阳光”党建服务品牌,建立“阳光书记见面会”工作机制,招商吸纳优质资源参与“两级中心”建设,以群众、企业、城市管理、社会治理需求为导向梳理清单,补足短板,提升群众幸福感。

依托“一米阳光”党建服务品牌,万年埠街道建立了“街道、社区、小区(商圈、商务楼宇)”三级组织体系,在小区、商圈、楼宇阵地中设立功能型党支部,实现组织前移、阵地前移、服务前移、治理前移,各级党群服务平台今年共开展群众活动110余场,为群众办实事解决问题63件。同时搭建协商议事平台,收集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一米阳光”党群服务站7处,今年还将建成4处。

mmexport1627562110581.jpg

为居民免费接种疫苗 筑牢免疫屏障

“阳光书记见面会”是万年埠街道的一项特色工作,各级党组织书记走进群众、走进楼宇、走进企业,面对面服务,今年以来,街道共开展阳光书记见面会21场,收集解决问题89件,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荣获“建党百年全国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称号。万年埠还建立“楼小二”进楼“店小二”进店为企服务机制,送政策、送服务、送要素、送金融进楼宇进企业,走访服务企业400余次,开展“四送一服”专题活动5场,联动市场主体共同培育发展辖区楼宇经济,商圈经济,以文化旅游、金融服务、数字科创为主导产业,引导融创文旅城、滨湖银泰城、文一水街、联投书城四大商圈错位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物质文化需求。

在“两级中心”建设上,街道通过招商吸纳引入优质市场化主体,让其自我造血承担装修、水电、人工等运营成本,既引入了专业服务,又减轻了财政负担,实现了“以空间换资源,以资源换服务”。通过市场主体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模式,引入社区养老运营主体,优化配置康养资源,解决居家老人的医、食、住、行、乐等服务供给,目前已开展健康义诊16场,提供服务超万人次,街道获评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向街道商会百余家非公企业推介实施公益微创投项目21个。

累计接种疫苗85390剂次,全街居民接种率位居全区第一;完成40个雨污混接点位整改工作,周密部署巢湖沿线4.4公里蓝藻防控,助力打造巢湖“最美名片”;持续推进徐河治理、丙子老街管理、违建查处三大攻坚战,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万年埠坚持底线思维、创新思维从高处谋划、小处着手,将一项项民生小事做细做实,切实为民办实事,让群众拥有满满的幸福感。

根植红色基因,万年埠街道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带头学、专题学、深入学,以党建为纽带,以服务为载体,以活动为抓手,联动辖区单位、学校、商会、非公企业等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其中,全街上下同频共振,不断掀起学习教育热潮。依托辖区内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等富集的红色资源,街道组建了由机关工作人员、专家教授、辖区老党员、场馆讲解员构成的“渡江精神”宣讲团,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从峥嵘岁月中汲取奋斗力量。街道各级党组织变“请进来”为“走出去”,将党史课堂拓展到革命遗址、历史展馆和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开展“青少年学党史”系列活动,与红色场馆共办“红声万年”青少年志愿宣讲服务项目等,让党员、群众、青少年身临其境,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感悟伟力、提升动力。

高举红色旗帜、追寻红色足迹、致敬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万年埠街道立足实际,推动实施“五红”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街道积极组织党史知识竞赛,招募近百位居民组建“缤纷合唱团”,用歌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多批次组织辖区党员干部群众观看《1921》、《坚守1200秒》等红色电影。而“一针一线绣党旗 一心一意跟党走”、“健笔颂党恩 翰墨传家风”青少年书法比赛等特色活动精彩纷呈,亮点不断。在广大党员群众、青少年儿童的积极参与中,万年埠街道的党史学习教育全面铺开、深入人心。 (刘环环 陆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