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 红色故事会

走进静谧包公园 感悟浓浓“廉文化”

编辑日期:2021/7/16 10:28:14   作者:新闻中心   

千余年来,有关包公的传说故事世代相传、家喻户晓。近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85项,合肥市《包公故事》上榜。今天,我们走进包公园,在包公成长和归葬的地方,去感受他的清正在德、廉洁在志和仁孝在心。

全国首批廉政教育基地

历经千年风霜的包公园,像是低头不语的老人。合肥的街头巷尾,世代相传着许多与北宋名臣包拯有关的故事与传说,诉说着千古流芳的孝肃家风。

包公园前身为包河公园,占地34.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5公顷,总体布局为开放式。“当年,包公园管理部门还比较分散,包公祠、浮庄和清风阁隶属于环城公园管理,包公墓归口于合肥市园林局管理。”包公园管理处党支部副书记傅刘回忆道,为方便市民来此了解历史、进行廉政教育,2005年四个景点重新组建为全新的“包公园”。

2010年4月,全国第一批50个廉政教育基地公布,中共一大会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等一批著名场馆入选。合肥的包公园和宣城的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作为安徽仅有的两个基地上榜。2013年,包公园成为海军设立的第二批10个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之一。如今,包公园每年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考察的干部群众数十万人次,已成为合肥市反腐倡廉建设一张的靓丽名片。

傅刘介绍,1999年,为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修建了清风阁,这座大型仿宋建筑群,占地2.2公顷,主体建筑高42米,阁内有六个展厅,以真实的历史、多样的表现手法,讲述包公侍亲以孝、莅政以勤、修身以清、立朝以正的一生,展示包公孝亲、勤政、清廉、刚正的精神品质和官德修养,形成了“包公故里 清风热土”的文化内涵,构筑了具有合肥特色的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新平台。

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的“包青天”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电视剧《包青天》轰动一时,这首妇孺皆知的主题曲让包公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也给了大部分人一种错觉——包拯是开封人。

“其实不然,包公是咱们地地道道的合肥老乡,他在这里生活了41年,去世后葬在合肥东乡。” 在包公祠流芳亭内,傅刘向记者娓娓道来。

包拯字希仁,世人尊称为“包公”,公元999年出生于安徽庐州即现在的合肥,1062年去世于河南开封。享年64岁,死后谥号“孝肃”。

何谓“孝肃”?据介绍,公元1027年3月,29岁的包拯为照顾父母,辞官回家,侍奉双亲,这一辞就是十年。包拯辞官侍奉双亲的故事,让世人钦佩不已,连一代文豪欧阳修也肃然起敬,赞美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

包公祠的西面是历史文化长廊,长廊里集瓯塑、碑刻、书画、刺绣、彩绘木雕等多种工艺为一体,也再现了包公真实的一生。

“包家祠堂李家修”流传至今

史料记载,在包公去世后的第四年,家乡人民就在老城区内的兴化寺建了一座祠堂,这也是包公祠的最早雏形,因此合肥的包公祠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其实包公一生多处为官,如今许多包公曾任过职的地方都建有包公祠。如河南开封、广东肇庆、安徽合肥等地,但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久的,当数我们合肥的包公祠。”傅刘介绍。

太平天国时期,包公祠曾一度毁于战火。清光绪八年(1882年),晚清重臣李鸿章独自捐资2800两白银,对包公祠加以重修,规模依旧,只增添了东西两厢房。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祠堂主体建筑,就是由李鸿章修建的,因此在合肥流传了这么一句佳话:“包家祠堂,李家修”。

包公祠内包拯坐像的西侧有一块古碑,为李鸿章所写的《重修包孝肃祠记》。整篇文章中,李鸿章两次写到自己的名字时,都有意地缩小字体,或许正是表现出自己的谦虚和对包公的敬仰。

(丁沫 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