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故事会

走进《毛选》的张夹衖

编辑日期:2021/6/15 10:40:44   作者:新闻中心   

初夏时节,走进常青街道沿河社区广福花园小区,去寻找这个绝大多数当地年轻人不知晓、却曾闻名全国的一个居民组——张夹衖。

60多年前,这里曾因先进生产经验被毛主席亲自圈阅、评点,并被编入《毛选》;60多年后,这里又以敢为人先的“张夹衖”精神,实现了短短一个月内完成12万平方米房屋全部拆迁的奇迹!今天,让我们走进张夹衖,去聆听她背后的动人故事,去感悟那难以忘怀的艰难岁月……

三人合计 搞出个全国闻名的合作社

说到“张夹衖”,估计年轻人知道的并不多,但时间往前推个几十年,“张夹衖”可谓大名鼎鼎,因为她曾入选《毛选》。为了找回历史记忆,记者来到了当年沿河村团支部书记张友凤的家中。

“当时确实也没想到动静搞那么大,但咱们安徽人就是有这么一股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精气神!”尽管时间过去了60多年,但每每想到当年的情景,85岁的张友凤老人记忆犹新、倍感荣耀。

张老回忆道,1953年,张夹衖成立了两个互助组。农活忙不过来的时候,大家相互帮忙,不计工分,也不讲吃喝。1954年春,各地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纷纷成立,村里当时的夜校老师张庆玉和另外两名群众牵头,成立了张夹衖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

每年开春,张庆玉就召集所有社员聚在一起,商量安排种多少水稻、杂粮、油料作物,制定生产管理制度,安排劳动力分配和年终分红等事宜。“一般来说,男的10工分,女的8工分,按劳计酬、多劳多得,年终算工分。”对于合作社的生产分配规划,张友凤记忆深刻。

编入《毛选》  张夹衖享誉全国

“按劳计酬,多劳多得,年终算工分”,这一先进经验,很快在全省推广开来,相关部门还以《张夹衖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年生产计划》为题报到了中央。没想到的是,这份材料经过毛主席亲自圈阅、评点后,还被编入了《毛泽东选集》。

张友凤给记者认真地读着主席的点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一文中的第三十节提到,“这是一篇好文章,值得大家读,可供各地合作社做长期计划的参考。本文作者说得很对:制订生产计划的整个过程,就是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斗争的过程。为了克服这种保守思想,使生产力和生产向前发展一大步,一切地方、一切合作社都要做出自己的长期计划来。”尽管已八十有余,尽管无法做到口齿伶俐,但张友凤老人依旧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话语铿锵有力、充满了自豪感。

据介绍,这个批语让张夹衖名声大振,前来取经的人络绎不绝。而张夹衖生产队农户发展生产的激情也很高涨,大家干劲十足,靠肩挑手扛把瘦田垦肥,每年庄稼的收成都很好,大家收入增加了,生活也改善了。

或成历史名词 张夹衖成永恒记忆

“论吃苦耐劳,咱安徽人绝不含糊。那时候,我们每天到小东门挑两趟粪,凭的都是体力,走的是七弯八绕的泥巴路。”张友凤回忆道。

档案记载,1955年冬,初级合作社转入江淮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8月,江淮人民公社从肥西划转到了郊区。

上世纪90年代,张夹衖村民组90户村民以土地作股,共同开挖了8口鱼塘,取直了河道,农户们也变传统种植为蔬菜、瓜果、食用菌种植,养鸡、养犬、养猪的人家渐渐多起来。自来水、水泥路、电话、有线电视开始通到每家每户,越来越多的居民住上了楼房。2000年以后,前来办厂的小企业越来越多,老居民们大多选择将家中多余的房子出租。房租成为了后来张夹衖老居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夹衖由当初那个仅有三四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发展到如今的308户,人口近800人。2009年7月,包河区十五里河中段片区改造项目启动,张夹衖这个渐渐老去的村庄也被划入拆迁范围。“时代在变迁,但张夹衖老一辈人的精神原封不动地传承下来。”作为土生土长的常青人,沿河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勇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别样的感情,他告诉记者,老居民们虽然多靠房租生活,但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12万平方米房屋全部交拆完毕,他们用实际行动支持了合肥的大建设。

任时光匆匆流去,留住的是不变的模样。“张夹衖”或将成为历史名词,但这样一个有着光辉历史、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老地方,却长在了当地人的心里,抹不去、也消不散。

(王峰 姜曼 时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