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召开
大建设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工作调度会召开
包河元素闪耀“中博会”
日处理30万吨 巢湖再添控藻“黑科技”
图片新闻
这所智慧校园的“聪明”超出你想象
期刊
>>内容

这所智慧校园的“聪明”超出你想象

【 字体: 】  【2021/5/28 11:39:13】  【作者/来源 新闻中心】  【关闭窗口

智慧学校建设是趋势,是方向。2021年,我区将完成52所中小学(校区)“智慧学校”建设,以传统教学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方式,为师生带去全新的智慧课堂体验。

未来的学校究竟会拥有怎样的“智慧基因”?未来的教育形态究竟可以发生怎样的改变?作为首批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合肥师范附属小学,以初步探索成效,似乎提供了新的视角。带着思考,日前,记者走进这座充满“黑科技”的智慧学校一探究竟。

智慧学习——学什么?怎么学?

40多个孩子端坐在课堂上,每个人面前放着一台IPAD,小小屏幕的内容与前方黑板投影屏实时同步,数学老师正在讲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同学们,这道题怎么做?”学生们在平板上写下答案。通过平板传输的答题信息,老师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做题结果以及存在问题,然后针对性地与大家展开讨论、改正。

小小的“电子书包课”,仅是“智慧”附小的冰山一角。

目前,合肥师范附属小学信息化实验班教学已覆盖20个班级。数学、科学、戏剧等各学科教师均自主研发了内涵特色课程、个性作业的信息化资源包,以小平板撬动大课堂。

“这种学习方式很新颖,也很有趣。我们正在进行红军主题作品,契合了建党100周年背景,是党的历史在课下生活的普及,感觉很有意义。”陶艺STEAM课程现场,六年级学生王艺陶告诉记者。

在信息化资源包支持下的陶艺课堂,还是一个连线合肥师范附属小学长丰分校的共享课堂。隔着一块大屏幕,两地的孩子在互动中展示着各自的学习过程和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每个年级36门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合肥师范附属小学创新研发网上自主选课模式。选课平台设置教师简介、课程资料、习题检测等模块,大数据综合研判,将学生与课程进行双向精准匹配,打破了以往“盲选”的状态。借助统计分析,热门选课还会进行扩面增量,“冷遇”课程将动态优化改造。

智慧教研——谁来教?怎么教?

5月25日下午,在合肥师范附属小学科艺馆观课室,围绕数字科学家课程,北师大教授项华通过网络与老师们进行远程教学研讨。

一位教师执教,本校教师现场观摩,同时采用直播的方式分享给行业专家,由专家进行在线指导,而后立足教学实际,集体智慧的成果进行个性化修改。这,就是合肥师范附属小学探索推行的“教师上课—在线直播—网络研磨—个性实施”网研模式。

据了解,自“九五”以来,合肥师范附属小学一直承担现代教育技术国家级重点、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并长期坚持以现代信息技术课题实验研究来统领学校教科研工作。

“我们希望每一节课都是优质课。这背后,上课的人就很关键。”校长冯璐表示。

在合肥师范附属小学,针对年轻教师,开展为期一年的“青蓝工程”,以仪式感的方式进行新老结队“传帮带”;针对骨干教师,鼓励组建自己的工作室,志同道合的老师共同开展课题研究;针对资深教师,邀请其担任督导联盟导师,督促指导青年教师的教案、教学等。

据悉,作为首批加入长三角网络结对校的合肥师范附属小学,还以跨校区、跨区域方式,开展“双师课堂”。借助一根网线、一块屏幕,本校老师、结对校老师“双师”联手,远程教学讲解、现场课堂讲解“双讲”互动,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为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插上“腾飞的翅膀”。目前,该校“双师课堂”还走向了国际。

智慧校园——让“因材施教”成为现实

教育教学迈入现代化的今天,如何促进学生实现符合成长规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合肥师范附属小学,智慧校园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可知可感的变化中,个性化学习、差异化教学成为现实,基于信息技术进行的教学诊断也越来越精细。“因材施教”,从纸面走到了地面。

“以前不喜欢举手发言,现在感觉上课还挺有趣,也愿意主动回答问题了。”

“以前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课堂上能关注到的学生也有限,现在教学方式更多元、教学资源更丰富,学生的薄弱环节变成数据一目了然,教学效果也上来了”……

智慧教学到底怎么样,师生们的感受最直观。

“当然,不是每一堂课、每一门学科都能体现互联网优势。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并不矛盾,二者其实是相互促进的。”在冯璐看来,智慧教学不是将智能与教育简单相加,而是以技术为加持,挖掘到隐含在学习过程背后的深层次内容,借力打造一种开放创新的教育生态,让置身其中的师生共同成长、共同收获。“这也是大趋势,我们愿意去做更多尝试。”

一枚枚小小的数据,打开的是通往教育新时代的大门。

根据计划,接下来,我区将推动实现智慧学校全覆盖,全区52所中小学智慧课堂总数将达355间。同时,统筹推进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文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基础环境建设,构建个性化智慧学校生态体系,以创新赋能教育,擦亮“学在包河”的科技底色。

(王嫣然 韩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