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休闲

何日燕再来

编辑日期:2021/3/26 10:34:35   作者:新闻中心   

萨妙仁

唐人刘希夷感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宋人晏殊却又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人不如花,花不如燕,逝者如斯,如辛晓琪《两两相忘》“今早的容颜老于昨晚”。

虽有辛弃疾“燕子几曾归去,只在翠岩深处”的说法,可小时候还是听说燕子秋分后去了南方小人国,那小人国里,人们用酒盅盛米、灯头煮饭……听来让人无限好奇神往。想来这传说也非毫无依据:盖燕子冬日去的南方诸国,因为天气炎热,人的个头较矮,身材单薄,食量自然也小,到了传说中就夸张地被想象为小人国、酒盅盛米灯头煮饭了。

韦庄《燕来》:“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传说燕子恋旧主,所以春分后燕子再来,还是爱到老屋里做窝。这大约也正是燕子归来总给人“似曾相识”之感的原因。除非原主人家道中落房子破败不堪搭窝,“旧时王谢堂前燕”才会“飞入寻常百姓家”。

要是能跟踪家里的燕子,看它冬日究竟去了哪国哪家,遥想那样远的地方,竟因一对燕子而跟自家的老屋产生瓜葛关联,该多有趣!这是我很小时就有的想法。现在经常看到有动物保护学家给迁徙鸟类和珍稀动物装无线电项圈,追踪其迁徙、生活路线,可就是没有发现有人对燕子作这样的研究,不免心生遗憾。要是能找到自家燕子冬日去的缅甸泰国之类东南亚国家,自己亲自飞去这样的国度,跟其家庭结为“友好家庭”,实在再好不过。

然而转念又想,即便今日有科学家愿意做这样的努力,恐怕也越来越难以实现我的童年梦想了。虽说“何嫌何恨秋须去,无约无期春自归。”可如果留意,我们会发现,至少我所在的合肥,如今已很难见到春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或燕子麇集于电线上的情景。究其原因,估计是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即使是乡村,新建的楼房也多已取代了昔日的平房。这其中最关键的是门的变化:昔日的平房,留着老式大门,即使锁上门,燕子也可以从门缝自由进出,更何况,乡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许多农家日间即使耕作在田,也是门户洞开。

这样看来,如果将大门样式改回从前,就可以重现“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的盛景了吧。然而事实上也未必这么简单。

李白《双燕离》:“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胡玢《巢燕》:“燕来巢我檐,我屋非高大。所贵儿童善,保尔无殃祸。莫巢孀妇家,孀妇怨孤坐。妒尔长双飞,打尔危巢破。”传说,燕子一般都到好人家里去做窝的,被燕子选中了,说明你家非常幸运。燕子垒窝在家,特别是孵雏燕之时,窝下地面常不免落满燕子粪。神奇的是,虽然家人和燕子频频进出房间,却很少听说有燕子粪落在人身上的事发生,就如海南椰子长了眼睛似的,从不会砸在人的头上。可即便人们还艳羡燕子的双宿双飞,稀罕燕子的吉祥祝福,也不担心燕子“佛头着粪”,习惯了现代生活的人们,还能容忍燕子糟蹋豪华居室的卫生环境吗?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儿歌优美的旋律萦绕脑际,我憧憬着燕子年复一年地自由迁徙,秋分后跟着燕子的脚步,也去其南国之家一游——那可真个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