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故事会

抗日名将罗炳辉将军的包河往事

编辑日期:2021/3/19 10:07:28   作者:新闻中心   

“一名褴褛的汉子拖着锁链,在黑暗中行走,目之所及,是看不见尽头的黑暗……”这是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发行的经典电影《从奴隶到将军》中的一个片段,片中主人公、奴隶出身的罗霄逐步认识到反动军队的黑暗本质,接受革命思想,从一无所有的贫苦奴隶,一步步成长为新四军高级将领。主人公罗霄,正是以罗炳辉将军为原型的。

上世纪80年代,在合肥郊区的卫岗(现包公街道炳辉社区),矗立起一座罗炳辉将军的纪念铜像。这位华中敌后家喻户晓的抗日名将与安徽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张照片、一尊铜像和一个社区来了解这位传奇英雄吧。

临别相赠照片,竟是一场生离死别

1897年,罗炳辉出生于云南彝良,1946年病逝于山东临沂。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抗日战争中,罗炳辉率部挺进皖东,开创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英勇征战,抗击日、伪、顽,成为华中敌后家喻户晓的抗日名将和传奇英雄。在罗将军短暂的一生中,有近七分之一的时间是战斗、生活在安徽的。

“我家中至今珍藏着一张罗将军的老照片,照片是黑白的,是当年将军与我父亲分别前赠与的。尽管父亲已去世多年,但我们始终不敢忘记的他的嘱托,好好保留将军照片,牢记将军对安徽的情谊!”今年65岁的袁少国每每回忆至此,总是忍不住对父辈的思念。

近日,记者在位于我区广电小区袁少国的家中看到了这张已经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中罗炳辉将军一身戎装,昂首而立,目光坚毅,手握军刀,腰佩手枪,尽管年代久远,但将帅风范跃然纸上。照片的反面,是将军亲笔书写的一行小字:“罗炳辉赠与袁俊,1946年3月5日摄于泰山极顶。”照片所赠与的对象,就是袁少国的父亲袁俊。

袁老告诉记者,父亲袁俊于1942年—1946年期间,在罗炳辉将军身边任警卫员、警卫排长。先后跟随罗炳辉将军走南闯北,参加过半塔、藕塘保卫战,来安相官集、马厂歼灭战等。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袁俊始终追随将军左右,与将军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46年内战爆发部队大调整,袁俊和其他战士一起被派遣到前线部队。出发前,袁俊到将军处辞别,将军依依不舍,谆谆教导,并赠其照片一张。“没想到此一别,几个月后将军就因病逝世,这张照片也成为将军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时过70余载,照片依旧在,斯人却已逝。

罗炳辉将军 (2).jpeg

罗炳辉将军

全身骑马铜像,纪念在皖八年戎马岁月

1938年,罗炳辉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参谋长、新四军一支队副司令员,与陈毅一起活动于南京、镇江一带。新四军北上时任副总指挥、第五支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二师副师长,面对日伪军的频繁“扫荡”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罗将军根据多年从事游击战争实践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包括伏击、纠缠、阻击、迟滞、扰敌等内容的“梅花战术”,与日军进行了数十次战斗,充分显示了游击战的巨大威力。

1941年至1945年,罗炳辉任淮南军区司令员、淮南军区党委代理书记,为创建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立下不朽功勋。日本投降后任安徽省主席,华中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

DSC_1143.JPG

罗炳辉将军铜像

罗炳辉往后的战役,几乎都是在病痛中完成的。早年的悲惨,连年的苦战,早已给罗炳辉的身体留下了疾病与伤痛。更不用说他本身就足够拼命,轻易不肯离开一线。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同时,国民党部队蠢蠢欲动,意欲进攻解放区。罗炳辉不仅要应对日军,还要警惕国民党军队。在受降的关键时期,他的肠胃出血发作了。战友劝他远离战场疗养,罗炳辉仍然坚持抱病指挥,带病处理电报、文件。

1946年5月,罗炳辉已经是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他奉命率新四军第二师——整编后为二纵,从淮南军区出发,向徐州集中。此时的他更为忙碌,一度晕倒在车里。在协助指挥徐州周围的战役的过程中,罗炳辉的病情又加重了。

1946年6月,罗炳辉指挥军队解放枣庄后,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49岁。

为了纪念罗炳辉将军在皖抗战八年的卓越贡献,1987年8月1日,罗炳辉将军铜像在合肥市郊区卫岗、合巢路与美菱大道(现徽州大道)交口(现包公街道炳辉社区辖区)落成。将军像高约五米,似作跨马跃居于碑座上端。碑座高6米,呈四方体,上面刻着周恩来总理先前的手迹——“人民的功臣罗炳辉同志永垂不朽”。

2005年,原位于合巢路和美菱大道交口的罗炳辉铜像因所处位置人流、车流量大,不便于开展纪念活动,故“乔迁”至杏花公园。围绕“罗炳辉铜像”,公园建设一个125平方米的小广场,同时为该铜像新建一座4米高的大理石底座,底座上重新恢复当年周恩来总理的题词以及有关罗炳辉事迹的介绍,供人们瞻仰、怀念。

“将军为民精神,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

如今的徽州大道和太湖路交口东北有一块群众休闲场所,名曰“小花园”,这也是社区居民重要的休闲场所。

“当年,小花园南面就是罗炳辉将军的雕塑,除了我们年轻人,一些颇具‘文艺范’的老人也常在这里参加活动,唱歌跳舞,自娱自乐。”在小花园广场,包公街道炳辉社区主任陈广辉告诉记者,1996年成立社区时,由于罗炳辉将军比较有影响和代表性意义,故取名“炳辉社居委”,当时属于宁国路街道(后2007年4月,原宁国路街道和巢湖路街道合并为包公街道,现属于包公街道)。

罗炳辉将军与战友1.jpg

罗炳辉将军和战友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炳辉社区的“当家人”之一,陈广辉表示,未来,炳辉社区将建强社区党组织,围绕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担负起抓好社区治理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完善社区治理提供坚强领导和组织保证。

此外,围绕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社区还将研究完善工作机制和实现途径,形成完整的治理工作体系。

“罗将军虽然故去,雕像也搬离了包河,但他誓为劳苦大众的解放和利益,以真理、正义、公道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炳辉社区同仁不断前行!”作为土生土长的包河人,陈广辉对曾经“家门口”的这位英雄充满了膜拜和尊敬之情,他表示,炳辉社区将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结合社区实际,对标任务清单,扎实落实好各项工作,为服务辖区人民继续努力!  (王峰 姜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