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滨湖聚焦

深圳国际低碳城:“慢车”变“特快” 低碳引领高端崛起

编辑日期:2016/8/19   作者:包河区新闻中心   来源:区委部门 > 宣传部 > 包河区新闻中心   

    核心阅读:坪地,位于深圳东北部,素有“龙岗后花园”之称。由于位置较为偏远、产业相对低端落后,一直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2012年8月,深圳国际低碳城在这里落地开建,坪地由此从“慢车”变成了“特快”,成为深圳跨越发展的典型代表。
    2015年,深圳国际低碳城成为首批国家低碳城(镇)试点8席中的首位。在碳排放目标的约束指引下,低碳城综合开展顶层设计,以微气候优化、低碳市政交通、绿色建筑等策略实现增长与减排同步的跨越式发展,建设思路和建设成果领先全国。

 

(深圳龙岗低碳城)


    深圳国际低碳城,坐落于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与惠州、东莞接壤,这里曾经是深圳最落后、最高碳的区域,单位面积GDP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5,但能耗和碳排放强度约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倍。自2012年8月规划建设以来,国际低碳城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中欧城镇化合作伙伴关系项目和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奖励项目,获得了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与保尔森基金会2014年“可持续发展规划项目奖”,入选首批国家低碳城(镇)试点,并作为深圳市十五个重点发展区域之一,逐渐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示范窗口。
    为避免出现园区“配套到了产业未到、园区洋气没有人气”甚至“空城”、“睡城”频现等问题,深圳国际低碳城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路径。即以核心区域约1平方公里范围为启动区,打造低碳发展试验田和示范区;以高桥园区及周边共5平方公里范围为拓展区,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城区转型升级;以坪地街道53平方公里作为全面建成目标区,形成低碳发展的深圳模式,总建筑面积约18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周期7年。


产业之变:坚持“低碳绿色
创新驱动” 实现逆袭


    低碳发展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低碳促进经济社会有质量的发展。即在保证经济活力的前提下,控制碳排放增长,降低碳排放强度。经过多年来探索创新,深圳国际低碳城明确了发展思路,提出从规划协同、能源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国际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共建共享六个方面进行先行先试,突出创新示范作用,在探索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引导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努力提升智慧型低碳城市管理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数据显示,2012—2015年间,坪地街道共淘汰低端企业457家,超额完成区下达的淘汰任务。2012年以来,该街道通过旧工业区、旧厂房的改造整治,改善软硬环境,腾笼换鸟,造林引凤,淘汰低端产业,积极推进产业置换。其中2012年引进的深圳国显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盘活旧厂房发展新业态的典型例子。
    一个日趋成熟的低碳产业集群在这里形成,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初步显现,深圳国际低碳城以节能环保、新能源、生命健康、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低碳服务业等产业为准入标准,布局和引进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目前,园区内共引进规模以上高新企业42家,总产值达154亿元,其中2015年以来引进21家企业,产值为134亿元。围绕推进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与产业化发展,以启动区和拓展区为重点、以启动区为抓手,成功引进了太空科技南方中心“三位一体”项目(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太空科技学院、航天科普公园)、中物院产业化平台-中物功能材料研究院中试基地、中美低碳建筑与社区创新实验中心、德国小镇等高端研发机构和优质产业项目。
    实际上,国际低碳城项目实施以来,坪地街道不仅没有因为低碳城建设和产业转型而导致经济下滑,反而实现了稳定增长。几年来,坪地街道地区生产总值从2013年65.45亿元增加到2015年80.49亿元,年均增长11%;工业总产值从2013年182.37亿元增加到2015年227.03亿元,年均增长12%;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了4%。得益于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2015年,全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居龙岗区第一。
    除了产业跨越提升,国际低碳城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让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据统计,园区已完成立项的基础设施服务项目共计30个,总投资约136亿元,主要包括河道整治、绿色创新型产业园区再造、市政道路和地铁路网加密等。随着道路交通和城市配套的日趋完善,国际低碳城对周边居民的吸引力显著增强。除了通过土地、物业等资源再平衡和优化,让原住民参与低碳城建设,国际低碳城还通过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方式,有效提升了周边居民的低碳文明意识。 
    低碳深深改变了坪地,让这个过去被称为“牛皮镇”的街道告别了低端落后的面貌。

 


低碳之变:绿色创新模式可复制可推广

 

    (低碳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坪地街道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是龙岗全区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尤其是近两年来,龙岗区明确了清晰的发展脉络:一方面坚持创新驱动,大力聚集高端创新要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坚持共享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民生和公共服务投入,让龙岗一改原特区外低端落后局面,迈向高端创新发展之路。
    国际低碳城为何会在龙岗出现?这不是偶然。从客观条件上来看,深圳国际低碳城所处的坪地街道具有一定的土地资源,整个龙岗地区的生态条件在深圳市也属前列。不过,深圳国际低碳城在龙岗出现,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龙岗区发展理念的转变和更新。
    “如果复制深圳此前30年来的成功经验,凭借坪地所具备的土地资源优势,坪地的经济不难搞上去,但只不过是重新走上以往深圳其他区域曾经走过的老路。”龙岗区低碳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龙岗选择摒弃以往“大建厂房、高楼、烟囱”的旧有模式,瞄准世界产业发展趋势,转变发展观念,讲述一个属于自己的产业升级的精彩故事。深圳国际低碳城在建设中始终坚持“三先”:理念先进,战略先导,规划先行。
    近年来,龙岗区以深圳国际低碳城为支点,撬动产业大区低碳跨越发展。自2013年开始,龙岗借助国际低碳城的示范效应,致力于全区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了国际低碳城的规划体系。《深圳国际低碳城53平方公里空间规划总体研究》、《深圳国际低碳城产业规划、准入与政策研究》等上位指导性规划已编制完成,同时完成了交通、市政、能源、碳指标体系、启动区控规、土地整备等多个专项规划,形成了“1+N”的体系。国际低碳城构建起“一轴一带、一核三心、十字拓展、组团布局”的空间结构,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等不同功能的有机融合;按照创新引领、高端低碳、重点跨越的发展方向,构建以节能环保、新能源、生命健康、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和低碳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格局,形成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深圳国际低碳城的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它为中国其他城市,甚至是发达国家的城市走向低碳化提供了独特的、有价值的经验。”美国保尔森基金会主席戴利·保尔森如此评价。

 


未来之变:统筹国家、省、市战略 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中美低碳建筑与创新实验室)

    近年来,深圳国际低碳城创新、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其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契合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站在全区的视野,龙岗主要明确了低碳发展目标、策略和路径,让低碳高端发展梦想不断照进龙岗现实。”龙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龙岗区将以深圳国际低碳城建设国家低碳城(镇)试点为契机,打造山环水润的“山水龙岗”新形象,推动全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倡导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和城区建设管理有机融合,力争成为绿色低碳发展引领区。
    根据规划,未来五年要将龙岗区建设成为社会经济繁荣而有活力、城市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生活生产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保持较低水平、低碳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国内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以低碳促进有质量发展的示范城区。到2020年,低碳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龙岗要基本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低碳发展体系。实现生态保护用地占国土面积比例维持在46.9%;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达到瑞典哈默比湖城水平;新建建筑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与深圳市持平;建立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以降低碳排放为目标的智慧龙岗;形成全民践行低碳生活的龙岗低碳生活氛围。
    当下及未来,坪地要继续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振兴粤东西北地区和深圳东进战略,以大战略构建坪地发展大格局,以大项目赢得大发展,把低碳、绿色、创新落到实处,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有机结合之路,成为共享经济发展模式示范地区,成为“五大发展理念”试点区域,统筹考虑国家战略和省、市战略,以更大的视角谋划未来。


   (综合《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市人民政府网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