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滨湖聚焦

公益创投激活社会治理一池春水

编辑日期:2016/6/14   作者:包河区新闻中心   来源:区委部门 > 宣传部 > 包河区新闻中心   
 核心阅读:最早源于欧美的公益创投,作为一种新型的公益资助方式,以润物无声的力量慢慢渗透到包河人的生活中。2014年,我区首次尝试公益创投活动,探索利用专项资金资助公益项目的方式,创新“三社联动”机制。2年多来,通过公益创投的方式,我区一批专业性公益化组织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少到多,逐步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之中,激活基层社会治理一池春水。

(社会组织开展活动)

      近年来,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治理的创新也提上日程。在社区服务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伙伴”作用,成为政府转变职能的关键所在。但现实中,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能力不足的问题客观存在。通过科学、高效的扶持模式为社会组织“输血”,是撬动社会力量服务社区居民,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石”。

从零开始,在摸索中砥砺前行

(公益团队的建设)

     2014年5月22日,随着《包河区首届社区公益创投活动实施方案》的下发,我区正式迈出了公益创投的第一步,首期公益创投出资800万元,用于支持公益项目的成长和发展。“过去的公益服务多是由政府部门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而公益创投活动的项目来源于基层,项目的实施人员以专业社工为主,整合了社会资源和公众力量,能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谈及为何要启动公益创投活动,区社区公益项目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彭良浩如是说。
    万事开头难。面对全区草根公益组织力量薄弱、规模较小的现状,在全省都没有公益创投先例的情况下,一切只能从头开始。在我区社区公益项目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相关部门开始探索研究公益创投活动的实施,并先后去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北京等公益创投和公益组织发展较好的地区学习取经,同时结合本区域社区实际,深入考察调研,探讨制定符合全区实际的公益创投活动方案。
    “公益创投,目的是把商业智慧和公益慈善行为结合起来,创新整合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力量以解决社会问题,尤其是帮助一些具有创新性思维、处于成长期的社会组织发展起来,去满足政府行为覆盖不到的需求盲点。”彭良浩说。社会组织由于受自身成长规律和社会认同影响,实力较弱、规模较小,一些社会组织有从事公益的意向,但因缺乏资金、能力和专业指导,项目实施举步维艰,公益创投则可以“点石成金”地把这些社会组织激活。据介绍,首届公益创投活动总计接到56个项目的申报,为了保证公平、公正,活动采用第三方专家评估的方式,分别从项目需求、项目设计、团队能力、财务预算、项目经验等五个方面进行鉴定,最终确定35家省内外社会组织40个社会公益服务项目获选,涉及社区治理、社区营造、专业服务、志愿服务、福利慈善等五大领域。项目周期为一年,相关部门全程跟进,并根据实际进行个性化辅导。

初现成效,多方受益共同发展

     宽阔的空间、淡雅的色彩,书架上一排排崭新的书籍……在望湖街道望湖社区的儿童阅读室,每天都有几十名小读者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作为首届公益创投的项目之一,乐淘淘儿童阅读计划由望湖街道社会工作协会牵头,通过建立儿童阅览室,开展图书漂流、儿童故事会、主题亲子活动等方式推广儿童教育、增进亲子情感互动。“公益创投不仅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难题,更给我们提供了好的经验和方法,让我们少走弯路,更快成长。”乐淘淘儿童阅读项目负责人张欣说。
    2014年,怀揣梦想的张欣开始了她的公益之路,成立了乐淘淘儿童阅读馆,挂靠在街道社会组织的名下。经验和资金的匮乏、人员的不断流失等问题让这条公益路困难重重。“后来,公益创投活动向我们伸出了橄榄枝,借助一系列资金支持、业务扶持等,团队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明确的规划,项目也成功入围首届公益创投。”张欣告诉记者。2015年9月,张欣团队正式注册为“启心儿童成长中心”,带着这个新孵化的身份她们申报了第二届的公益创投。从“寄人篱下”到“独立门户”,张欣和她的团队实现了华丽蜕变,在梦想的道路上也越走越远。
    除了社会组织通过公益创投活动蜕变成长,社区居民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颇多。对于淝南社区的20位空巢老人来说,2015年是温暖舒心的一年。得益于首届公益创投项目——高龄空巢老人社区关怀计划(即“助巢计划”),淝南家园这些年逾八旬的老人享受到了社工访视、上门理发、健康体检、集体生日会等多种服务。“平日里这些社工会来帮我打扫,周末大学生志愿者们还会陪我聊天、给我按摩,生活一点都不孤单。”淝南社区高龄老人张友芳乐呵呵地说。
    在首届公益创投活动中,类似“乐淘淘”、“助巢计划”这样的项目还有很多。“公益创投就是一个聚能环,把散落在民间的社会组织力量凝聚起来,通过项目化的方式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社会服务。”区老龄办主任郑道平说,“而我们的使命就是培育社会组织,营造公益生态,助力社会创新,建设品质社区。”

再度起航,长远发展重在“造血”

(首届公益创投末期评估会)


    “首届公益创投活动在多方努力下落幕,所有获选项目均通过第三方评估并结项,但对于我区公益事业而言仍任重道远。”彭良浩说,“从首批项目的实施情况来看,辖区内社会组织发育不足、社会组织能力有待提升、专业人才队伍不够壮大,以及一些项目运作可持续性不够等问题都是我们需要面对和思考的。”
    目前,第二届公益创投活动已收到来自75家社会组织的96个公益项目申报,经过项目预审、项目优化、实地走访、项目答辩等环节,共有53家社会组织61个公益项目通过专家评审,项目涉及培育孵化、能力建设、社会治理、专业服务、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资助金额达480万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第二届公益创投实施过程中在申报主体、项目范围、整体服务和方案规划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优化升级。在申报主体上,面向全国的公益组织;在项目范围上,重点向空巢老人、特殊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倾斜,围绕家庭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服务等内容开展;在服务方式上,更加注重项目的精品化和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同时建立淘汰机制。
    据了解,为培育更多的社区社会组织,在公益创投活动中,我区还特别引进了上海的一家公益组织孵化器,筹建起区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针对初创期、草根性的社会组织提供全方位的成长支持,协助其获得业务上的可持续发展。去年8月19日,包河区社会组织创新园正式开园,这个原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升级版”,更加凸显了公益组织孵化培育、社会资源链接、公益文化传播、公益项目开发、公益能力建设、党建工作指导等“六大功能”。同时,我区还以区级社会组织创新园为核心,分别在常青街道、包公街道、滨湖世纪社区、方兴社区建立“1+N”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目前已成功孵化出84个社会组织,为我区公益事业增加了有力的后备力量。
    “社会治理创新是一个大课题,而公益创投的实施充分发挥了其竞争性择优扶持、参与主体多元化等优势,建立了服务群众新平台,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培育社会组织,形成多元化服务机制,为社会治理这池春水激发出新活力。”彭良浩说。

(吴静 王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