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滨湖聚焦

深圳大芬油画村:用“艺术名片”敲开世界大门

编辑日期:2016/5/20   作者:包河区新闻中心   来源:区委部门 > 宣传部 > 包河区新闻中心   
核心阅读:深圳大芬油画村,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十年的时间,让这个仅有0.4平方公里的岭南小镇蝶变成为全球重要的油画制造中心。大芬的发展史,伴随着闪耀、荣誉,也经历了阵痛、坎坷,不平凡的路程成就了传奇的大芬。带着“世界油画 中国大芬”的美丽光环,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大芬油画村以开拓者的姿态推陈出新,担当起深圳文化产业的先锋,在世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

(大芬油画村北誉为油画的“好莱坞”)

    大芬油画村原本是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的一个自然村,原著居民仅300余人。改革开放前,村民靠种田为生,一次偶然的机遇让它“上田从艺”。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带着20多位画师从房租高涨的黄贝岭移师大芬村,租用民房做起了油画加工、收购、出口的生意,由此将油画这种特殊的产业带进了大芬。
    黄江的经营模式很快引来大批画商、画师聚集,“大芬油画村”的雏形逐渐形成。从小批量复制到大批量生产,从单纯临摹到艺术创作,大芬的油画成了当时的热门行业,这里临摹复制的油画开始漂洋过海走出国门。在国外旺盛的市场需求下,大芬油画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如今,这个由旧厂房和民居改造而成的油画产业聚集区里汇集了60多家规模相对较大的油画经营公司,1200多家画廊、工作室以及画框、画布、颜料等绘画材料门店,村内产业从业人员8000余人,辐射到周边地区超过20000人,80%的油画产品出口,市场遍及全球各地,2015年产值达42.9亿元。形成了以油画为主,附带书画、刺绣、雕塑艺术品及其它工艺品经营,上下游产业链条完善的国家文化产业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商品油画集散地。

大芬模式:艺术与产业孕育共生

(大芬处处弥漫着浓郁的艺术气息)


    走进大芬油画村,开放的店面像沙龙一样挂满油画,海滩别墅的客厅里常见的海景画跟一堆世界名人的肖像画共处一室。你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一个偌大的画室里,面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有人负责画嘴,有人负责画眼睛,不到二十分钟,一幅名画就以流水线的作业方式下线了。廉价、快速、批量的油画复制,便是大芬最初的生产模式。
    2004年是大芬油画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文化部授予大芬油画村首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金字招牌,也是这一年,大芬油画村成为深圳首届文博会唯一的分会场,并延续至今。其独特的产业模式,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和文博会最大的亮点。一时间,各类书画展览热闹非凡,大宗油画交易纷至沓来,全国各地考察团络绎不绝。
    但是,很快大芬单一的油画加工模式的劣势开始显露出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油画订单锐减,在此背景下,大芬开始谋求转型升级,扩展国内业务,并转向多元化发展。装裱、配框、画材、物流等配套服务以及艺术衍生品开发等各种业态在大芬油画村的产业链上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与此同时,大芬人原创的意识开始觉醒。“要原创还是要复制”的大讨论日益深入和激烈,一场改变生产方式的大变革最终形成共识,大芬开始摸索原创与产业“两条腿”走路,一批高水准的原创画家逐渐成长,成为引领大芬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2010年,500多名大芬画师集体创作的手工油画《大芬丽莎》亮相上海世博会,惊艳世人。大芬也因此从复制、临摹油画为主的1.0时代,跨入复制、原创共生的2.0“产业村”时代。
    “艺术与市场在这里对接,才华与财富在这里转换。”这块大芬村村口矗立着的标语牌被认为是对“大芬模式”最恰如其分的阐释:这是艺术创作基地,也是交易市场。

4.0新时代:打造中国的“伦敦南岸”


    创新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穿梭在时代潮流的前端者之一,大芬紧随大势将眼光瞄准了大数据与互联网领域。以启动大芬国际艺术社区的规划为标志,大步迈入3.0创意新时代,主动迎接大芬“艺术+互联网”模式,推动“大芬制造”向“大芬智造”转型。大芬借助谷歌强大的技术优势,为企业和商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推动商贸和艺术品牌飞速前进。开展“大芬创意总动员”、“大芬创意市集”等活动,关注日常生活的艺术性、娱乐性、体验性、互动性,让更多的小微企业、草根艺术家参与其中,让创意艺术品成为大众消费得起的“艺术”。 
    现如今的大芬,早已不局限于“油画村”的狭窄概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龙岗区提前谋篇布局,创立了全国首个文化创客园,将生产、创意、展示、交易、旅游、休闲集于一体,大芬随之走向了4.0新时代。未来的大芬会是怎样的?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陈可石建议,大芬艺术社区的更新应该向国际化标准看齐,向世界上最具艺术氛围的城市文化产业片区“伦敦南岸艺术社区”看齐,借鉴其产业功能、物质空间等层面建设,将大芬建设成为中国的“伦敦南岸艺术社区”。
    纵观大芬油画村的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从临摹起家,逐步发展为集生产、创作、展示、交易于一体的国际知名艺术产业基地,它创造了“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多种产业模式。大芬人在转型过程中实现了个人价值,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一座村,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亮丽缩影,更为全国文化产业树立了典范。
    “大芬油画村是我国美术产业发展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它为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地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城市更新诸多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作为大芬油画村十多年发展的有力见证者,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在各种场合均对大芬不吝美词。同时他还预言,“大芬新十年一定会成为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领头羊’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先锋。”

政府助力:内外兼修描绘大芬蓝图


    从传统村落到翰墨飘香的艺术小镇,大芬在开拓中不断升华。它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和务实高效的特区精神。从画商自发聚集伊始,龙岗区政府就意识到油画对大芬甚至整个深圳的意义,顺势而为、大力推动。以街道为主、市区为辅,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龙岗区加大对大芬油画村环境改造力度,在园区成立管理办公室,对油画市场进行规范引导,将大芬油画村作为独特的文化产业品牌进行打造。
    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龙岗区开始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引导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作品,培育原创画展品牌,举办各种规模的美术展览。中国(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博览交易会填补了深圳专业展会的空白,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推动了“大芬原创”的加速前行,“创意大芬”设计竞赛系列活动是大芬走向国际艺术街区的新尝试。同时通过成立大芬美术产业协会、推出美术作品版权保护、美术工作者积分入户及在深参保等举措,进一步净化和规范行业环境,保障美术作者的权益,激发从业人员创作激情,提升了整个产业的创造力。
    在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努力下,大芬整体环境得到巨大提升。政府斥巨资修建步行街、广场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和1.69万平方米的大芬美术馆等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为推动大芬油画村整体发展,龙岗区针对大芬油画村专门编制了《大芬油画产业基地综合发展规划》,重新规划大芬油画村的发展蓝图。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大芬油画产业基地,将为大芬打造集展示交易、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国际文化艺术小镇奠定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龙岗区政府积极组织和鼓励大芬企业“走出去,引进来”,通过参加展会、展览,强化与国内外市场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打响大芬品牌。从最初高喊“世界的大芬”开始,大芬这个名字和从这里创造制造出的油画产品走的一直都是“国际路线”。有统计显示,大芬油画村的巅峰时刻曾经占据了欧美商品油画市场60%左右的份额。此外,大芬积极加强了与内地各大城市之间的合作交流,比如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合作,举办双鸭山市摄影作品展,促进两地文化交流。而大芬本土画家更是走遍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采风写生,这些深入生活的采风积淀了丰厚的创作素材,也给市民带来一阵来自大芬本土的画风。
    “油画产业带给大芬的不仅是商业价值,还有精神价值。”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延奎表示。发展大芬油画产业,要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吸引人才聚集,打造有别于深圳其他商业区的特色文化艺术小镇,让当地百姓都能享受到艺术的熏陶。


(综合《南方日报》、深圳新闻网、《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