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生活

“花样”梦想绽放芬芳

编辑日期:2016/1/19   作者:包河区新闻中心   来源:区委部门 > 宣传部 > 包河区新闻中心   

  说起牛角大圩的花海,很多市民都记忆犹新。每当波斯菊、硫华菊、虞美人和醉蝶花竞相绽放,市民穿梭其中,流连忘返。其实,惊艳亮相的花海中,很多种苗都是来自我区本土企业合肥华绿种苗有限公司。
  记者见到合肥华绿种苗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传取时,他正在大棚里记录种苗的生长数据。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曹传取就去了上海,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始终有个信念,要回到安徽老家发展现代苗木业。2011年,凭着一腔热血,曹传取从朋友处借来的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创办合肥华绿种苗有限公司。

“坚持和放弃就在那一瞬间”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创办种苗公司,寻找适合的苗木基地是发展的第一步。“苗木花卉基地对周边种植环境要求特别高,离市区的距离不能太远,不然折损成本太高;同时,道路、水等基础配套设施还要相对完善。当初在合肥周边选择一块地建基地,由于设施简陋,种苗质量很不稳定,新跑下来的订单就在这样丢了。”曹传取告诉记者,但是当时启动资金一半都已经投入进去,“坚持和放弃就在那一瞬间。”
  或许,正是曹传取身上的这种坚毅不拔的品质让他选择坚持下来。2012年,曹传取在牛角大圩建立新基地。同时,按照工厂化育苗要求建设1千平方的联动温室大棚,配备先进的设施设备。由于资金不足,他亲自带领团队做苗床,涂油漆,改造冬季加温用锅炉。“当时现代化工厂育苗,没有成型的数据,严重影响种苗的成长。”曹传取说,我们坚持通宵观察种苗的变化,往往需要1-2个周期才能掌握基础数据。如今,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串红、矮牵牛等品种的基础数据。

“只有诚信才能赢市场”
   

  说起牛角大圩首届花卉节,曹传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其实当时也是无心插柳,因为我们2012年拿到地的时候,由于资金不足,只建设了两个大棚,空地太多,就拿了50亩种波斯菊,没想到2013年春天开花时一下成为市里的明星景点。”曹传取笑道,随着市民的持续关注,当年国庆节的花海景观应运而生,于是华绿用300万盆矮牵牛、海棠等草花,打造了7个色系的综合景观,再次引起市民的热捧。
  不过,在首届花卉节过后,曹传取还是把重心转回了种苗上,建设了专业的光谱催芽室,并引进了自动浇水机等设备。曹传取表示,种苗业务才是华绿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今,公司已经建有3万多平方米的高档温控温室,配有自动播种流水线、光谱催芽室、移动苗床、水肥一体化等设施设备,种苗年生产量达5000多万株。
  “只有诚信才能赢市场。” 曹传取坚定的告诉记者,对于企业产出的不合格种苗全部报废,重新播种,提货期来不及的,不惜代价从外地调货,做到发到客户手里的都是高质量的种苗。同时与安徽省农科院合作,制定多个品种种苗地方标准,开始新品种种苗的研发。给客户做技术跟踪服务,客户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或是第一时间给出解决方案。

“打造中部现代化种苗培育基地”
   

  随着种苗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公司开始将目光放得更远,曹传取想在整个中部六省享有草花种苗市场的一定话语权。为何仅仅定位在中部地区?曹传取表示,草花种苗其实有一定的运输半径,即汽车运输能够夕发朝至的距离,超过这个距离,风险就会上升,特别是夏季白天运输时,种苗损耗会迅速增加。“恰恰种苗从合肥出发经过一夜的运输,基本能覆盖到中部其他五省的客户,我们要尊重这个有效距离,才能提供高质量的种苗。”他说道,我们要打造中部现代化种苗培育基地。
  回望一路的创业路,曹传取感慨道,创业最难的还是资金难题。“我们现在都是将每年挣的钱作为本金,用于购买设备等,投入到企业发展中。”曹传取说。目前,公司已经在考虑上新三板,拓宽融资渠道。(吴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