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滨湖聚焦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国内精品道路案例赏析

编辑日期:2015/5/26   作者:包河区新闻中心   来源:区委部门 > 宣传部 > 包河区新闻中心   
 编者按
    生活在一座城市,总有一个值得你爱的理由,或许就是那么一条道路,成为你的念想之一。其实道路和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样貌和个性,有的道路以颜色为美,有的道路以气氛为佳,有的道路以独特的个性闻名世界。在城市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道路成了展示城市文化、留住城市情感的载体。本报特开专刊,邀您观赏国内精品道路成功案例。

成都

琴台路  是成都市区内有名的一处胜景,之所以是成都胜景,不仅仅在于其鳞次栉比的红砖青瓦,更有琴台二字间浓浓的人文情怀。
    琴台路在20世纪90年代是有名的珠宝一条街,市内较大的珠宝店均在此经营多年,如天和银楼、珍宝阁等高档珠宝店。改造后的琴台路于2002年12月30日正式开街,全长900米,以汉唐仿古建筑群为依托,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汉代礼仪、舞乐、宴饮等风土人情。琴台路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的老戏园,更名为“梨园”,传统气息浓重且富有文化,同时注重特色街区的营造以及同周围环境的结合。
    琴台路处在成都市古建筑比较密集、文化气息比较浓厚的通惠门,周围有杜甫草堂、青羊宫、百花潭、文化宫等古文化遗址及公园。周边建筑即使是现代商业建筑也多以坡屋顶造型、素色着色。琴台路既很好地融入这样一片祥和的古文化氛围中,又充分体现了自身的特点。
    琴台路最富特色的是全长900余米、横贯整条街道的汉画像砖带,这条砖带荟萃了中国目前面世的绝大部分汉画像内容。游人随砖带前行,宴饮、歌舞、弋射、车马出巡等2000多年前汉代人的社会现实图景和理想天堂便复活在游人的视线中,走在琴台路,恍然有人在画中走、画在人中游的时空交错之感。这条砖带由16万块天然青石砖铺筑而成,仿真程度之高,令人叫绝。
    如今的琴台路早以不复卓文君时的青石小巷,而且传说中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旧址,即如今文君楼所在之处也不复彼时竹篱泥墙的旧观,取而代之的是横亘东南,近一公里长的通衢大道和高大敞亮的楼宇,但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传说,却流淌在琴台路的文化脉络里。

人民南路  北起成都核心——天府广场,向南无尽头延伸,是成都城市中轴线的南半部分,也是全国最长的纵向中轴线道路,被称为天府第一路。两旁汇集了众多机关、企事业单位等。
    人民南路始建于1958年,是当时成都市最宽阔的通衢大道。按建成时间可分为三部分:人民南路一至四段,天府大道(人民南路南延线),天府大道南延线。人民南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种“霸气”,在五十多年前它就大胆地把华西坝一分为二。
    人民南路最早的部分,北起市中心的皇城南门(今天府广场),南至现今火车南站区域,全长5.5公里,分一到四段。1998年开始兴建天府大道(人民南路南延线),北起火车南站立交桥,南至华阳麓山大道,全长13.5公里,主道为双向8车道,有中央绿化带和主辅路隔离绿化带。天府大道南延线目前是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双中心的城市中轴线,其道路全长15.2公里,道路红线宽80米,主车道为双向8车道。天府大道南延线是成都最为宽阔的干线道路,这条路上的路灯都比一般道路的高,以保证光线照亮宽阔的路面。
    2013年,成都着手对城市道路景观进行规划提升,人民南路也在其中。如今的人民南路,在每一个节点,景观、树木、鲜花、草坪都交相呼应。作为百里城市中轴“第一段”,人民南路彰显着大气、通透、自然的魅力。

上海

衡山路  始建于1892年,1922年后,一度成了法租界的贝当路,1943年10月才更名为衡山路。在这条2.3公里长的衡山路上,至今仍完整地保存了上世纪上半叶的欧陆风情。
    它南接繁华的商业中心徐家汇,北邻时尚购物街淮海路。众多领馆聚集在此,各种欧式建筑如同万国建筑博览,法国梧桐茂密参天。衡山路已经成为中外时尚人士聚会,海外华侨寻找记忆的地方;成为人们了解上海,感受都市时尚,领略海派文化与欧陆风情融合的窗口之一。
    在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里,花园洋房多达1336幢,占上海市1949年前建造的花园住宅面积的46%。衡山路上的这些花园住宅建筑风格多姿多彩,有西班牙式、英国式、乡村别墅式、仿古典式等等,还有不同的宗教建筑。此外,该风貌区内的上海近代公寓建筑也数量最多且分布相对集中,此外还有成片的新式里弄和旧式里弄。
    今日的衡山路以各国风味餐饮、休闲吧坊、娱乐健身、品牌服装和工艺美术品专卖为主要经营业态,吸引着各国、各地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和旅游者,日渐成为新上海著名的休闲娱乐特色街。欧陆风情与怀旧情调的巧妙融合,是衡山路海派酒吧的显著特色。衡山路在洗尽历史铅华的同时,展现的是前卫、摩登、高雅、华贵的现代都市品质。如果不到衡山路细细品味,你可能无法理解,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会衔接得天衣无缝,在流行的元素中都能时时透出点历史的记忆和怀旧的气息。
淮海中路  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它与“中华第一街”南京路齐名。淮海路表现为一种品位、一种风格。它是全上海公认的最美丽、最摩登、最有“腔调”和情调的一条街。现代化建筑林立,时尚名品荟萃,紧随世界潮流。温馨典雅的购物环境、众多餐饮娱乐名店以及优越的酒店服务为淮海中路商圈增色不少。以高雅浪漫著称的百年淮海路,是一个众人眼中华贵雍容的购物天堂。而它持久的生命力在于自1900年诞生百余年以来,始终与时俱进的步伐与海纳百川的胸怀。
    21世纪初,淮海中路改造“旧貌换新颜”,街区经典建筑保护性开发,又崛起一批现代建筑。如今100万平方米的商务面积,引进了大批世界500强等总部型、领袖级企业,造就15幢税收超亿元楼;50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引进知名品牌2000多个,其中世界品牌1600多种,引领上海时尚,每天吸引10万白领及70到120万人次的海内外消费者光顾。

南京

中山路  是中国最早的中山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而建,并由此而得名。
    1928年,国民政府就开始筹备将孙中山先生遗体由北平移至南京,首都建设委员会计划修筑一条迎陵大道,并将朝阳门改名为中山门。中山门西至长江边的中山码头,称为中山路。1933年,以鼓楼、新街口为节点,中山路又分为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三段,全长近13公里,是南京第一条柏油马路。
    中山路是一道亮丽的民国建筑风景线,当时国家重要机关坐落在旁。1949年后,新街口以南的中正路改名为中山南路,中山路构成南京道路的基本框架,亦有人戏称中山路为“民国子午线”。全路宽广笔直,两旁各有两排高大的悬铃木(法国梧桐),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中山东路的西段是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商圈的一部分,沿线特别是东段北侧集中分布一批优秀民国建筑,是南京市重点打造的景观道路。
中央路  是南京市鼓楼区和南京市玄武区的区界道路,也是南京一条南北走向的交通干道,北起中央门,南至鼓楼广场,全长3324米,与本初子午线完全平行。
    中央路是1930年代国民政府首都计划的一部分,在鼓楼以北的空旷地带开辟这条笔直的南北道路,沙石路面,宽8米,最初名为子午线路。1945年改称中央路。1950年代以后,南京中央门以北地区得到建设,又设置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和南京火车站,于是中央路成为连接南京老城区与城北地区的交通主干道。南京中央路绿化层次丰富,在关键节点形成园林式绿岛小景观,移步换景,极具观赏性。

 苏州

干将路  是苏州市东西向横贯市中心区的一条干道,全长7.5公里(其中穿越古城段为3.5 公里)。东起东环路,西至西环路,中间与凤凰街-临顿路、人民路、阊胥路等多条道路交汇。
    干将路兴于1935年,苏嘉铁路通车时,城东开辟相门,从相门内向西到宫巷的旧式街巷狮子口、旧学前、濂溪坊和松鹤板场、被拓宽成马路,弹石路面,宽约10米。1993年,随着苏州市东西两侧分别兴建工业园区和新区,于是将位于苏州古城中轴线上的干将路拓宽为苏州市的东西向交通干道。扩建的干将路中间,采用苏州古城中传统的“两路夹一河”格局,保留了宽6-10米的干将河,河岸设计了3-5 米宽的绿化地带,两侧为10米左右宽的单行车道,成为苏州城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干将路的中部穿越古城的路段两侧,迅速形成高档商业、金融、娱乐区。
狮山路  位于苏州市高新区,东起京杭大运河,西至长江路,东西向长约2.9公里。狮山路是连接苏州高新区与苏州市区的主要交通干线,是苏州高新区的主要商业和金融集聚地。
    狮山路是高新区乃至苏州市的都市形象之一。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有轨电车1号线的规划建设以及马路沿线工业用地的陆续搬迁,为形成狮山路核心立体大商圈提供了契机。根据规划,苏州高新区致力于打狮山路成为高新区首个现代化商贸立体空间。目前狮山街道已经形成几条靓丽“带”:竹园路沿线的高科技科研、创业产业带,绿宝广场至狮山广场沿线的商贸集聚带,狮山路沿线的金融产业带,永利广场周边的商贸服务配套产业带,滨河路南段的专业化电子信息交易带。
    苏州历来是集吴越遗迹、江南田园山水风光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代表。近年来,苏州市围绕“真山真水真园林”推进道路绿化提升,狮山路也成为苏州具有代表性的景观道路。

天津

解放北路  又名大法国路,被称为天津的“华尔街”。起点在天津火车站的解放桥,终点为徐州道,长度不超过2.5公里。这是一条不算宽阔的马路,沿路的法国梧桐树枝叶茂密,绿荫遮盖着路面。两旁一幢幢建筑物造型独特,哥特式、罗马式、罗曼式、日尔曼式、俄罗斯古典式等异国风情浓厚。这条路的历史已逾百年, 1882年英国汇丰银行率先在这里破土兴建,法、德、意、日、俄紧随其后进驻,一幢幢豪华的洋楼象征着外国金融资本在天津的增长。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这里曾是外国银行集中地,现今仍为天津金融机构的集聚地之一。这里文物建筑荟萃,现存风貌建筑数十幢,大部分都有百年历史。

福州

八一七路  是福州市的一条重要街道,其名得于1950年,但规模形制早在唐末王审知时期就奠定了基础。八一七路北起鼓楼前,南至解放大桥,全长5115米,纵贯福州市的鼓楼区和台江区。它是福州市区南北交通主干道之一,也是福州城市传统的历史文化中轴线。
    八一七路是福州最早的马路,它的道路建设工程几乎贯穿了福州城的全部历史足迹。目前八一七路两侧的主要建筑是现代商业建筑,也有古老的冶城和三坊七巷等明清历史文化建筑。八一七路全路段以商业区为主,沿线由北至南贯穿东街口商业圈、南门兜、茶亭街、横街、中亭街商业圈等多个商业集散地,尤其是八一七北路南段(俗称南街)是福州最大的传统商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