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贯彻区委三届九次全会和区“两会”精神 加快打造东向发展先行区、国际化都市样板区、全国一流省会城市标志

滨湖世纪社区:改革再发力 创新求提升

编辑日期:2015/3/3   作者:包河区新闻中心   来源:区委部门 > 宣传部 > 包河区新闻中心   
    2015年2月28日,注定会成为一个被载入滨湖世纪社区发展史册的日子。当天,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在北京召开,挂牌成立仅仅两年的滨湖世纪社区,成功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为我区乃至合肥市争得了荣誉;社区党委书记郜志华作为全国唯一的社区类代表,现场参会并接受了中央文明委的表彰。
    “一年打基础,两年树形象,三年大提升。可以说,我们前两年的目标任务已经基本实现。”在接受采访时,郜志华告诉记者,“2015年是滨湖世纪社区提升工作内涵、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关键之年,我们的主基调是‘改革再发力,创新求提升’。具体来说,就是以党建为统揽,致力打造熟人社区、智慧社区、商圈社区、公益社区、法治社区、品质社区、无传销社区、和谐社区等八大主题社区。”
    回顾流光溢彩的2014,作为全省首个街道级大社区,滨湖世纪社区内练机制,外树形象,斩获了包括全国和谐示范社区、首届中国社区发展创新奖、中国社会创新奖等在内的6项国家级奖项和12项省市级荣誉,探索社会治理和社区体制改革的各项创举得到了有力回音。
    “社区建设不能停留在硬件条件的堆砌,更重要的是构建居民的精神文化家园,老百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更重要。”在郜志华看来,目前集聚了11万人口、其中80%都是外来移民的年轻大社区,肩负着重塑邻里亲情、重构乡愁记忆的使命。2014年,社区启动实施了为期三年的“小区亲情重拾计划”,今年将继续通过专业社工、社会组织和公益项目“三方介入”,以活动联络、亲情问候、敲门拜访、社区漫步等方式,全力推进熟人社区建设。此外,社区还将以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依托,结合网格化、城市管理和物业管理,打造智慧社区;运营“社会组织公益坊”,吸纳社会资本进入公益领域,为辖区42家社会组织、4600多名志愿者提供孵化交流后援服务,让公益精神蔚然成风。
    地处省级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滨湖世纪社区辖区内商业资源富集,商圈成为经济发展的“牛鼻子”。2015年,社区将依托滨湖门户、配套完善的区位优势,精心布局两轴(徽州大道轴线、锦绣大道轴线)、两街(天山路滨湖第一街、中山路酒吧风情街)、九中心(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国购中心、新地城市中心、合肥金融港、滨湖CBD、金源购物中心、中翔广场、建业易中心、滨湖国购广场),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要素经济服务的商圈格局。
    此外,城市管理也是2015年滨湖世纪社区中心工作的关键词。社区将持续推进群众性创建工作,并以此为主抓手,整合城管、物业、交警等多方力量,探索社区“小综管”统筹联动机制,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城市管理品质社区。(李瑞鹤 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