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生活

大圩镇: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走新路

编辑日期:2015/12/22   作者:包河区新闻中心   来源:区委部门 > 宣传部 > 包河区新闻中心   

  初冬时节,走在大圩镇学塘村的乡村道路上,只见道路整洁干净,村中每户门前和村道上,整齐摆放着垃圾分类桶,在绿树和阳光的映衬下,俨然形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幸福画卷离不开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治理。今年以来,大圩镇学塘村率先试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让每个农户都参与其中。这不仅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而且改善了人居环境,获得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

试点垃圾分类处理见成效
   

  “扔垃圾之前会想一想,会烂的、可以堆肥的,像剩饭剩菜、菜叶果皮这些倒进绿色桶里,不会烂的、不能堆肥的倒进蓝色桶里,废弃的电池放在单独的回收桶里。给垃圾分分类已经养成习惯了,分起来一点不难,按照垃圾桶上的漫画来‘对号入座’就行了。”大圩镇学塘村村民吴文斌指着家门口摆着的垃圾桶说。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农民生活垃圾如何减量资源化处理?大圩镇围绕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在传统的“组保洁—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的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开始在学塘村试点探索垃圾分类管理。
  学塘村借鉴国内一些正在推广城市垃圾分类的经验,采取农户一级分类+村二级分类的模式,农户一级分类非常简单,就是根据垃圾桶上的漫画,将不可分解、可回收垃圾和可堆积肥垃圾“对号入座”。村二级分类,解决农户一次分类不到位的问题,保洁员、垃圾分类指导员对集中回收的垃圾,按可沤肥、可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其它等标准划分。
  “农村生活垃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机垃圾,如果经过垃圾减量化处理,送到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将大大减少。”学塘村主任张承友介绍说,村里所有生活垃圾均按“组保洁—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的模式处理,有毒有害垃圾交由环保部门无害化处理,可堆积肥垃圾由村民自行沤肥肥田,可回收垃圾由有资质的废品回收企业定期上门回收。此外,学塘村还特别设立垃圾处理工作专干以及垃圾分类指导员,督促垃圾分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垃圾如何分类看漫画就懂
  

  “和农民讲垃圾分类,要用农民的话。”张承友说。不少人觉得垃圾分类好是好,可怎么分类是门技术活,担心在农村推广不了。如果光是讲可回收、不可回收,农民不一定马上能搞懂。大圩镇就在每个垃圾桶上将常见的垃圾画成漫画,易于记忆、便于操作,农民很容易接受。
  学塘村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陆忠卓,每天都拿着铁夹挨家挨户跑一遍,确保垃圾正确分拣。他还常常给村民示范操作,顺便讲讲垃圾分类常识。“村里还将垃圾分类纳入到十星文明户、三美家园等评比中,做的好就能上光荣榜,做得差可能就要脸红了,下次就会努力改进。”
  学塘村一直以来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走在前列。张承友觉得,垃圾分类的做法要服农村水土,只要宣传到位了,激励措施完善了,农村垃圾分类不仅能做,而且能做成。

因地制宜创新探索垃圾分类
  

  “虽然短期内村里投入会增加,但从长远来看肯定划算,而且镇上还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资金支持。”大圩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大圩镇以学塘村作为先行示范村,向岗区9个村全面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我们要求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探索。”该负责人表示。
  通过实行垃圾分类减量,撬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促进农村文明新风形成,这笔“大账”算起来效益就更可观了。(陆冠文 吴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