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滨湖聚焦

我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创新路

编辑日期:2014/6/13   作者:包河区新闻中心   来源:区委部门 > 宣传部 > 包河区新闻中心   
 

核心阅读

    无论是在小区广场、旅游景点、特色街区,还是在企业、学校,处处都涌动着志愿者的身影。在全区各地,多元化的志愿服务队伍发展迅猛。近年来,我区坚持把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制度化建设,积极探索“社工+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有效方式,搭建志愿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接的平台,取得了良好成效。

滨湖世纪社区“绿娃娃”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刘莉/摄

包公街道“爱心小屋”志愿者为游客提供便民服务
李文琦/摄

芜湖路街道外教参与青少年教育志愿服务活动
邓艳梅/摄

大圩镇志愿者深入辖区各学校宣传环保理念
程阳/摄

沁心湖社区志愿者陪“失独”母亲过母亲节
李有建/摄


义城街道康园社区发放邻里守望卡
刘风云 李多庆/摄

   
 “社工+志愿者”模式提升服务品质


    在滨湖世纪社区,提起“滨湖帮客”,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滨湖帮客”创设于2013年10月,是由滨湖世纪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社会服务站与合肥晚报“滨湖新闻”共同打造的一个志愿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共招募注册“五色帮客”志愿者3000多人,常态化参加服务的志愿者1000余人——他们中,有以红色为代表的党员志愿者,有以蓝色为代表的蓝领技术人员志愿者,有以绿色为代表的环保和健康守护志愿者,有以橙色为代表的社工志愿者,也有以金色为代表的少年志愿者。这些不拿工资的热心志愿者,活跃在邻里守望、居民自治、文明创建、治水护绿、文化体育、助老助残、健康守护等领域,成为社区不可或缺的工作依托,传递着浓浓的正能量。
    “滨湖帮客”是我区志愿服务的一个品牌和缩影,也体现了我区“社工+志愿者”模式的成效。据介绍,我区创新举措,探索“两站合一、双工联动”模式,整合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和社会服务站资源,推进“社工引领志愿者(义工)、志愿者(义工)协助社工”服务,着力提供更加专业的志愿服务。
    “通过整合‘两站’资源,统一组织开展服务项目征集和发布,指导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活动。在社区设置相关志愿服务岗位,招募志愿者,由社工带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构建‘社工+志愿者’互动服务格局,逐步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发展机制。”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


公益创投资金助力志愿服务


    5月下旬,我区在全省率先启动首届公益创投活动,首届公益创投资金500万元,用于购买公益服务,扶持公益人才以及公益组织的发展,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需求。
    去年底,我区在执行合肥市社会服务1+4政策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出台了《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投入800万元作为2014年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资金,其中500万元作为首届公益创投资金。设立社区发展公益金专户,通过公益创投、公益招投标、服务补贴、服务奖励等形式,向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企业购买服务。
    “公益创投资金将重点资助社会治理、社区营造、专业服务、志愿服务、福利慈善五大类项目。”区民政部门负责人介绍。
    记者从区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我区启动首届社区公益创投项目申报以来,通过定向邀请、媒体发布、新媒体推广等方式广开渠道,目前已经有58个申报主体有意向申报项目,其中社会组织38家,不乏安徽益和、合肥爱邻、合肥春芽等优秀社会组织代表。
    在推进志愿服务公益创投项目中,我区将根据居民需求,广泛开发征集特色服务项目,逐步建立健全由社区开发项目、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负责实施的运行模式。“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作为服务重点,围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服务等内容,精心培育植根群众的服务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社会组织牵头实施。按照计划,到今年底,全区50%以上社区有社会公益组织牵头开展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区文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星级志愿者可享嘉许回报


    望湖街道沁心湖社区的李树梓老人经常为望湖小学和社区的孩子们义务上课,讲述历史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社区“爱心银行”积攒了几百个积分。不久前,他用积分兑换了社区志愿者上门清理门窗服务。在“爱心银行”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加入志愿者队伍。去年,我区推进星级志愿服务创建工作,在社区普遍成立“爱心银行”,建立“爱心档案”,提供“爱心兑换”服务。
    今年,我区制定出台《包河区志愿者管理办法》、《包河区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办法》、《包河区志愿服务记录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规范志愿者注册、管理和激励,并建立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给予相应的星级认定。
    对于星级志愿者,一方面进行荣誉激励,积极开展各类评选活动,选树道德模范,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另一方面采取政策激励,设立社区建设“爱心银行”,实行爱心积分兑换。我区还试点志愿服务记录全区通用制度,实现服务在社区间流动、共享。
    “我们还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评先评优、人员招聘以及学校招生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录取有良好志愿服务表现的志愿者。鼓励博物馆、公共图书馆、体育馆、公园、旅游景点等对优秀志愿者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星级志愿者将享受优先优质服务。
    近年来,我区不断健全志愿服务规范运行机制。除建立嘉许回报制度外,还致力于规范招募整合制度,发挥“全国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地区”优势,依托全国志愿者队伍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打破文明办、民政部门系统界限,畅通志愿者招募渠道,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并鼓励在职党团员注册成为志愿者;规范培训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合肥市志愿服务滨湖世纪社区培训基地,实施“专业志愿队伍倍增计划”和“志愿者领头人工程”,开展校地、企地、义工组织和基地多种共建形式,提供专业培训。
    今后,我区的社区志愿服务参与面将更加广泛。到2014年底,全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60%以上的党(团)员将注册成为志愿者,社区注册志愿者达到社区常住人口的10%以上,每人每年提供不少于10小时的志愿服务。届时,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将全部实现规范化,星级志愿服务社区达到60%以上,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覆盖80%以上的社区志愿者。
                                                                                                                   李瑞鹤 彭良浩 夏明静 项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