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滨湖聚焦

改革创新大社区 扬帆起航新世纪

编辑日期:2014/1/17   作者:包河区新闻中心   来源:区委部门 > 宣传部 > 包河区新闻中心   

——写在滨湖世纪社区成立一周年之际

内容摘要

    巢湖之滨,塘西河畔。一座现代化滨湖新城雄姿英发,掩映在湖光倒影之中。1月14日,滨湖世纪社区,这个6平方公里、10万人口的新型社区,迎来了一岁生日。
    这是全市首个街道级大社区,也是全省第一个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的新型社区!
    这里,是一方活力迸发的创新高地。在全国创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合肥模式”,大社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这里,是一方海纳百川的总部领地。商务、会展、金融、文化等高端业态聚集涌流,大平台融智聚商,创赢未来;
    这里,是一方高端时尚的购物天地。吃、住、行、游、购、娱包罗万象,生活惬意,大商圈流光溢彩,繁荣鼎盛;
    这里,是一方上风上水的宜居福地。公园湿地、绿水绕城、名校名医、现代社区,大环境优美宜人,自然和谐。

社区党委公推直选开全省先河

社区食堂成为“惠民厨房”

网友民意恳谈会谈出“心”天地

网格化管理深入推进

创新体制设计 扁平精简高效

    滨湖世纪社区在体制设计上,突出“扁平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刀阔斧,删繁就简,辟出蹊径。
    在管理层级上,以新型“社区”制取代传统 “街居”制,变“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为“区—社区”两级。实现区直管社区,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服务效能,引导居民自治,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社会组织、自治组织、业主组织、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格局。
    在体制设计上,实行“一核多元、社区共治、居政分离”,建立了“一委一会一中心”的组织体系。
    一委,即社区党委,为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承担统揽协调、牵头抓总的职能。
    一会,即社区共治理事会,为社区内单位和居民共驻共建的社会组织,由驻区单位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士、居民代表等组成,设秘书长、常任理事和理事。社区共治理事会被人民日报誉为“社区里的小联合国”。
    一中心,即社区服务中心,为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是政府在社区实施服务和管理的平台,履行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职责。
    推行“居政分离、居民自治”,居委会回归自治属性,开展自治活动,不承担行政管理性事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协助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并承接公益性服务项目。
    “三驾马车”既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又统筹协调、互为一体,确保加强党的领导、创新社会治理、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机统一,推动实现由传统街居管理模式向现代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变。

创新服务模式 一切为了居民

    服务是社区建设之魂。推行“零距离”服务,营造“比家更温馨”的幸福空间,是滨湖世纪社区的不懈追求。
    打造六大服务平台。集中配套建设了占地60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分设六大中心:
    社会事务受理中心涵盖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中介服务和便民服务四大领域,民需我应,规范高效。
    群众工作中心设立了一台(群众接待服务台)、一线(便民热线)、五室(舆情信息室、综合联调室、网友会客室、社会援助室、心理咨询室),纾解民怨,营造和谐。
    文化生活中心,有社区剧场、社区图书馆、舞蹈室、健身房、科普综合体验中心、书画院等,一应俱全,动静结合,康体怡情。
    卫生服务中心,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开展社区家庭医生计划、慢病综合防治、免费健康咨询等,贴心守护居民健康。
    就业创业中心,人力资源市场坚持每周开市,岗位招聘、就业培训、创业指导、求职咨询、失业援助五位一体,全国首家。
    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政策支持、资金扶持、项目运作、公益创投为手段,培育孵化多家社会组织。

创新管理方式 打造样板社区

    滨湖世纪社区紧紧扭住影响社会管理的体制性积弊顽疾,在四大基础领域推进管理创新。
    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按照“以路为界、综合管理、统筹联动”的原则,将辖区6平方公里范围划分为9个网格责任片区、178个网格管理单元。大社区三分之二人员变“坐班制”为“入户制”,实行“责任到人,包干到楼、覆盖到户、巡查到点、考评到天、奖惩到位”管理机制。合肥市社区建设暨网格化管理现场会在滨湖世纪社区召开,“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持、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外包”模式在全市推广。
    探索“五队联动”的大城管机制。推行综合执法、联动联勤模式,以城管网格中队为主体,整合公安、消防、卫生、工商等执法力量,条块结合,凝聚合力。
    加强物业管理。建立了物业管理联席会议、物业投诉联调、信息采集外包和5+X物业考核等制度,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同频共振、融为一体。“六个一”的运作模式,被市房产局和省住建厅推广。
    加强出租房和流动人口管理。组建了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实现了网格管理长效化、房屋监管常态化、综合服务便民化、联合整治专业化、资源共享信息化。

创新治理机制 释放社会活力

    在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上,滨湖世纪社区变党委、服务中心唱“独角戏”为社会各方“大合唱”,致力做好“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
    在培育社会组织上做好加法。设立了社会组织孵化园,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支撑的新型三社联动模式。
    在推进社会领域简政放权上做好减法。凡是社会能办的,尽量通过政府采购、服务外包等方式,交由社会组织承办。社区负责制定规则,搭建平台,抓好协调,加强考核。组建社区共治理事会,这是大社区推进从以往政府一元管理到现今社会多元共治的关键一步。共治理事会成立至今,入会企业30多家,个人会员40多人,启动了25个公益项目。
    在制定激励扶持政策上做好乘法。设立“三个100万”的政策体系,激发了20多个社会组织、40多家驻区单位、上百名居民骨干、1500多名物管人员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小区居民,发挥了四两拔千斤的放大效应。
    在剥除居委会行政管理职能上做好除法。新组建的居委会不再承担社会管理任务,而是通过民意征集、领办项目、协调议事、组织活动等方式,服务居民,凝聚群众。

 创新党建模式 凝聚服务居民

    抓班子,强队伍。建立班子成员“五领”制度,即:提高学习力,领学分管业务和专业知识;提高服务力,领办公益服务项目;提高凝聚力,领包居民网格;提高创新力,领受分管领域研究课题;提高执行力,领头开展每月工作落实状况述职。实行并坚持了每周工作分解落实责任报表制,在全体干部中推行了“工作日志”制度。
    抓载体,强服务。针对社区特点,启动了党组织“进网格、进商圈、进楼栋、进企业”的“党建四进”工作,新成立楼栋党支部12家,楼栋党小组15个。
    抓机制,强效能。强化制度创新,落实制度保障,先后推行了全员聘用制、绩效考核制、末位淘汰制、岗位薪酬制、竞争上岗制等多项制度,打破工作人员身份壁垒,不拘一格选拔使用,干部队伍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抓学习,强素质。启动实施学习型社区行动计划,创设世纪讲坛,开办社区夜校,引智合工大、安大等高校优质资源,开发社区人力资本、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培养一支规范化、标准化社区专业管理团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得到大大提升。

 后记

    滨湖世纪社区是一株含苞待放的美丽之花,凝聚着各级领导的关怀呵护,饱含着社会各界雨露恩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纷纷聚焦,记录下社区成长中一点一滴的进步。
    滨湖世纪社区是一艘扬帆远航的幸福之舟,乘着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东风,抢抓包河建设“全国一流省会城市标志区”的机遇,开启了创建全国“改革创新先行社区、社会治理示范社区、城市管理样板社区、信息共享智慧社区和生态宜居和谐社区”的新征程!
    中国梦圆,滨湖潮涌。自信豪迈的滨湖世纪社区人正在放飞追求卓越、扬帆远航的世纪梦想!

 (李瑞鹤 李多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