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包河

瓜果飘香富农家 梦幻田园“醉”游人

编辑日期:2013/10/22   作者:包河区新闻中心   来源:区委部门 > 宣传部 > 包河区新闻中心   
    从靠天收,到科技化、产业化,包河农业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农业向城郊农业、进而向现代农业跨越转型的新路子,在改善农业面源污染、净化巢湖水质的同时,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瓜果飘香田园美

    走进巢湖之滨的牛角大圩农业生态园,举目苍翠欲滴,颔首花香扑鼻。而在6年前,这里还是种植“一油一稻”的传统农耕区,地势低洼易涝,生产效益低下,农业资源严重浪费。
    为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植模式,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有序调整、科学发展”的整体思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农业大户,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出大圩金葡萄园、牛头葡萄基地、滨湖蓝莓基地等20多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有了专门的种植基地,克服了传统种植中作物面积狭窄、先进科技无法大规模推广的弊端。”区农林水务局副局长吴玉银介绍说。
    吴玉银告诉记者,目前,全区传统农作物已经退出农业种植领域,基本形成了以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经果林、生态林为主的农业种植新格局,现代农业发展初具规模。

结构调整污染少

    “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巢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吴玉银介绍,其主要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和过量使用,以及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任意排放而造成的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得面源污染逐渐消减。
    去年,位于牛角大圩生态农业园内的徽王蓝莓生产基地成为全市首个国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基地。基地将周边农户的油菜秸秆、小麦秸秆以及蓝莓枝条落叶制成生物有机肥,充当蓝莓生长肥料,同时铺设滴灌系统,提高水、肥的使用效率,达到节水、节药、节肥和节能的效果,“为了不让农田里的污水流入巢湖,我们还建立了生态沟渠,在河沟两侧铺设空心砖,种植水芹、菖蒲等植物净化水质,进而实现蓝莓鲜果生产的绿色化、有机化和生态化。”该基地负责人表示。
    据悉,自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开展以来,我区共采集土样和植物样5150个,样品化验完成数87550项,不仅制定了完善的作物施肥配方和指标体系,还促进了农民节本增收,仅此一项全区每年节本增效达到1250万元以上。

现代田园富农家

    东大圩、大张圩、牛角大圩是“生态立区”战略的点睛之笔,根据“整体推进、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发展思路,我区先后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将其打造成环巢湖岸线的三颗“明珠”,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绝佳去处。
    品尝农家土菜,体验田园之乐。日益红火的乡村旅游吸引上百万中外游客来包河参观、采摘、垂钓,并带动了农产品产销两旺,越来越多的群众办起农家饭庄、休闲茶社和垂钓中心,实现了农业一产与旅游三产的有效结合。据统计,2012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09元,同比增长15.5%。
    如今,包河的乡村田园之旅、农业体验之旅常年不“断档”。据区商务(旅游)局统计数字显示,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全区主要景区、景点和农家乐共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10万元。·李璐 李多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