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滨湖聚焦

中医药服务进社区 惠及基层老百姓

编辑日期:2012/9/4   作者:项俐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古色古香的社区中医馆内,中医药诊疗设备齐全

中医师为患者抓药

名老中医与年轻医师同堂坐诊

    “现在看中医真方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直接找老中医看病,再也不用跑远路了。来这里看病不用排队挂号,还能刷卡,真是为我们看病解决了大难题。”家住骆岗街道包河花园社区的吴大妈提起现在的中医药服务就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随着社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馆、中医科现身全区各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

                传统中医药香飘包河

    诊室内外张贴着各种人体穴位图以及“中医四时养生”等保健常识,过道、门窗上装饰着精雕细刻的木格花窗,厅堂内弥漫着中草药特有的淡淡香味,营造出古色古香的中医治疗氛围,这是记者日前在望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看到的情景。
    别看这只是一家社区卫生机构,其中医馆内却是中医室、理疗室、针灸室样样俱全,煎药机、理疗床、吸雾器、电针仪等一整套诊疗设备应有尽有。主治医师赵庆兵告诉记者,“不止我们这里,全区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中医科都配备了种类齐全的中医药诊疗设备。”
    区卫生局分管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传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扶持政策向基层倾斜,为基层中医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区委、区政府对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不仅在《中医药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打造社区中医药工作强区的总体目标,还在连续两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强中医药建设的内容和政策支持措施。2010年初,我区提出创建安徽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积极探索中医药在基层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作用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并不断加大对卫生和中医药事业的投入,近3年来,累计对中医药事业投入1370万元,年增幅达20%以上。
    目前,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设立中医馆或中医科,开展中医诊疗和预防保健等服务,8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设立了中医诊室和针灸、推拿、理疗、康复、养生保健室等中医临床科室,形成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辖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中医药社区医疗保健服务。
    因为卓有成效的工作,2011年6月,我区在全省城区中首个荣获“安徽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2011年10月,我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全国9个社区中医药先进城区之一,也成为全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区。

                社区中医“火”起来
    记者来到淝河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时,副主任医师周其明正忙得不亦乐乎:手上正给一名患者号脉,旁边坐着五六位等着看病、做治疗的病人;理疗室里,还有两位患者等待着周大夫给起针、拔罐。
    正在做针灸的张阿姨告诉记者,她因为带孙子,双手得了严重的腱鞘炎,疼痛难忍,“按遥控器都困难”。之前去过多家医院诊治,都要求她动手术,但是张阿姨怕手术后孙子没人带,便选择了到淝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中医科,“第一次针灸、艾熏之后,就感觉轻松了很多。几次治疗下来,双手已经基本痊愈。”张阿姨揉揉手指头,“看,现在双手都能活动了。”
    周其明是一位行医40多年的名老中医,因医术精湛,2010年被淝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新请出山开设社区中医科。他说,中医科刚刚开办时,人气并没有这么旺,随着患者的口口相传,加上各级的宣传,越来越多病人慕名而来。今年截至8月底,已经接诊病人近万名。
    “中医药有治本除根、见效快、价格便宜的优势,社区需要中医药,中医药在社区大有发展前景。”秉承这一理念,区卫生系统以“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构建健康包河”为宣传主题,一方面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宣传车、社区宣传专栏、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向居民宣传中医药知识和相关政策,另一方面通过社居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在日常的社区工作和义诊、健康促进等活动中,向居民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养生保健知识;同时还通过承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宣传活动、在辖区集中开展“中医中药·社区行”宣传月以及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等一系列活动,彰显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为全区中医药发展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与此同时,随着一大批环境温馨、特色鲜明的中医馆、中医科建成和使用,越来越多的名中医、老中医以及省、市级专家进入社区坐诊,中医药技术力量得到显著加强,社区医生中医药技术水平也同步得到提升,群众对社区中医药的认同感、信任度不断增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如今,越来越多患者选择在社区中医馆、中医科就诊,让中医药为自己保健护航。

                多措并举破解人才难题

    “这些药您拿好,每天一包,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30分钟左右再煎煮,分两次服用。服药期间不要吃生冷、辛辣食物……”在烟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医师王春保一边把中药递给患者一边反复叮嘱。送走这位患者,王春保又来到针灸室为另一位患者起针。“我们现在有3名中医医师,但是忙起来的时候还是连轴转,一个人要负责很多患者。”
    社区中医药人才缺乏是一个普遍问题,也成为各级卫生部门亟待破解的难题。烟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周清梅分析,一方面,中医讲究名气,社区引进名老中医有一定难度,而培养一位名中医需要很长的时间;另一方面,中医问诊过程较慢,中医师每接诊一位患者都要望闻问切,如果采取针灸、艾熏、推拿等疗法,需要的时间更长;社区中医药剂师人才缺乏,现在许多社区中医馆都没有专门的药剂师,中药师们既要问诊、治疗,又要抓药。
    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人才不足问题,我区结合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留有一定的中医药专业技术岗位,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招聘中医药高资历、高年资的专家人才。除原有中医药人员外,我区还向社会返聘、公开招聘各类中医药人才12名,其中不乏老中医、名中医,这些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在提升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吸引广大居民到社区接受中医药服务等方面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同时,区卫生局积极利用大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台,积极争取安徽省中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支持,安排了13名中级以上中医类别医师长期到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帮扶支援工作。大医院专家到社区坐诊时,不仅进行中医诊疗,还会提供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帮助更多社区中医师提高业务水平,为社区居民提供“物美价廉”的中医服务。
    此外,卫生系统还积极开展中医药专业知识和适宜技术全员培训,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周清梅告诉记者,烟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的医师队伍,就是在区相关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充实起来的。“现有的3名医师中,一位是返聘的名老中医,还有两位是去年招聘的具有本科学历并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年轻医师。”她表示,相对于居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社区中医药人才依然不足。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许多年轻医师口碑很好,挑起了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大梁。因此,培养更多的年轻医学人才,鼓励他们投身社区卫生工作成为当务之急。同时,让中医药植根社区卫生服务之中,需要从业者观念上的转变,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版文图:宋传梅 项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