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合肥日报:一个村四位老人志愿捐赠遗体

编辑日期:2012/8/3   作者:周斌 新红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在包河区淝河镇的关镇村,有四位老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先后办理了遗体(器官)捐赠手续,甘愿将自己的遗体(器官)献给医疗事业。他们的奉献义举在当地传为佳话。

    骑车赶到医院办手续

    今年73岁的沈永煌老人家住关镇村沈西村民组。7月30日下午,经过一番周折,记者找到了他的家——一栋被爬山虎掩映着的平房。由于天气太热,老人打开电风扇,坐在椅子上,享受着凉风。老人家的墙壁上贴着一张“志愿捐献遗体(器官)荣誉证书”,格外引人注目。

    “2002年的时候,我在家看电视,有一个节目上面讲到遗体捐献的事,当时看了感觉这个很有意义。可是不知道哪个地方可以办理手续,我就骑着自行车,独自跑到安医大一附院,找到了那边的接受站工作人员。”沈永煌说:“当时想,如果眼角膜等器官能给别人带来希望,感觉自己没白活。”

    3位老人积极响应义举

    作为村里第一个志愿捐献遗体(器官)的人,沈永煌的举动在村民中引起热议,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村民沈春发、沈家荣、沈春安也先后作出志愿捐献遗体(器官)的决定。“头是我起的,但这个全凭自愿。”沈永煌笑着说。

    “沈春发今年已经去世了,践行了自己的捐献承诺,我们都为他高兴。”说起逝者,今年6月17日办理了志愿捐献遗体(器官)手续的沈春安老人,眼里含着泪花。沈春安今年已经70岁高龄了,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家境殷实。儿女们一听老爷子要志愿捐献遗体,当初自然不乐意。

    “儿女们都很孝顺,我们生活很幸福,但我想应该为社会做点什么。与其死后都化成灰,还不如把有用的器官捐给需要的人。” 沈春安说,现在子女们也想通了,都很支持他。

    全省逾2000人登记捐献

    安徽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负责人付杰表示,长期以来,我省医学教学和科研单位一直受遗体缺少的困扰。许多本可以挽回生命的病人因为不能及时得到器官供体而死亡。“目前全省有2000多人办理了捐献遗体登记手续,实际捐献者已有150人。愿意捐献遗体的人还是非常少。”

    加上外来人口,关镇村也只有4000多人,可相继有四位老人志愿捐献遗体(器官),这很少见。对此,付杰表示:“老人们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只是在电视节目上看到科研有需求,便主动捐献,不求名、不求利,这种行为很高尚、很伟大。”

    据悉,为了弘扬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我省捐献者实现捐献后,其名字将被铭刻于大蜀山文化陵园内的省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上,受后人瞻仰、纪念。其骨灰可以统一火化、树葬,也可以尊重捐献者生前的遗愿和家人愿望,日后将遗体通知捐献者家人自行处理。

    ·周斌 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