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江淮晨报:6旬鲁伯 小区免费口播新闻3年

编辑日期:2012/8/29   作者:甘琼芳 刘丹丹 张昕怡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我不坐,我就喜欢站着,站着讲课3年多,都习惯了。”26日下午5点多,刚“上完课”的鲁伯仍显得意犹未尽,神采奕奕地跟记者聊了起来。就在几百米之外的滨湖家园小区,鲁伯还有个很“学究”的称谓:鲁老师。他的“学生”多达100多人,都是滨湖家园小区的老人,从68岁到94岁。

    五六条新闻,一两个故事,就是鲁老师每天下午的讲课内容,时间是一到一个半小时。百名老人都是鲁老师的忠实听众,要是有哪天老师没来,准会有人焦急地打听“鲁老师咋没来?”

    为何要讲课: 老年人生活孤寂,“看蚂蚁上树”

    鲁伯今年60岁,满头黑发,中等身材,穿一件黑色T恤,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声音洪亮而有节奏,讲到激动处还有肢体语言,举手投足间颇有“老师”风范。

    “我是从2009年9月20日第一次去讲的。”鲁伯对当时的情况记得很清楚,包括当时“听课”的一二十个老人。

    鲁伯老家在芜湖,之前当过兵,做宣传工作,退伍后在芜湖做汽车销售。这些人生阅历让他锻炼出了不错的口才。因为一双儿女都在合肥工作,2006年,鲁伯和老伴退休后来到合肥定居,2008年底住进了滨湖品阁。不久,孙子出生,老伴便要到儿子家带孙子,只有周末才回来,这样鲁伯便有了大把的闲暇时间。“我自己感觉很孤单,我想这样下去不行,得找事做。”闲不住的老伯开始每天走访周边小区,这一走就发现问题了,“我发现不止我一个,各个小区里都有很多老人找不到事做。”鲁伯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他问一个老大爷平时做什么,“能做什么?就看蚂蚁上树呗!”尤其是滨湖家园,因为是回迁小区,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刚开始从村民变成居民,对于生活方式的转变很不适应,不知道怎样打发时间,“有些老人就打牌,不会打的就闷闷不乐。”

    坚持3年: 从汽车销售员到小区居民的“鲁老师”

    鲁伯开始萌生利用自己口才好的优势,给老人们“讲故事”的想法。他开始默默留心老人们聊些什么话题,“聊什么说明他们关心什么。”细心的他很快就得出了结论:老人们喜欢回忆,喜欢讲他们年轻时的往事。他觉得要吸引“人气”,自己最好先讲历史故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三年时间下来,老人们开始慢慢接受了他,来听他讲故事的老人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人家有亲戚来访时,主人会带着亲戚一起来听鲁伯的课。现在,鲁伯每天下午3点或3点半开讲,全程一个至一个半小时,固定听众有七八十人,最多时达到近百人,听众也从老年人,慢慢过渡到中年人和年轻人。

    冯女士在滨湖家园租房子陪读,第一次发现鲁伯讲课时她觉得很新奇,便在闲暇时候去听听,没想到一听就上瘾了,“高考的时候他就会讲高考的话题,我感觉很有用。”冯女士说。

    对话鲁伯:每天“备课”6个半小时

    鲁伯说,现在自己每天生活里重心就是“备课”和“讲课”。

    因为眼睛不好,他获取信息主要依靠电视和广播。 

    晚上9点半,他要准时打开电视“看”国内、国际新闻一直到11点,第二天早上7点有《朝闻天下》等节目,一直到中午12点半,几乎涵盖了电视和广播里所有的主流新闻节目,然后吃午饭,睡两个小时,起床就要准备下午的讲课。

    所有的信息全靠脑子记,鲁伯说自己记性不错,“我用的是形象化的记忆方法。”他还跟记者举了个很“时髦”的例子,“比如我记‘陈道明’这个名字,我就拆开记成是‘城市光明的道路’。”

    结束采访时,鲁伯告诉记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想一直讲下去。

    讲课内容

    从讲故事到讲新闻

    3点,鲁伯穿着白色衬衫出现在滨湖家园小区门口,老人们立刻聚拢过来。

    现在每天的讲课内容是五到六条新闻,加一两个故事。当天鲁伯选了奥运会金牌等几条新闻,每条新闻讲完后还有他的评论。他告诉记者,这些评论都是自己从电视和广播上听来的,自己进行了归纳总结。

    而故事讲的则是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因为准备充分,鲁伯讲起来轻车熟路,有条不紊。一个半小时的讲课,全程无稿,鲁伯用自己抑扬顿挫的语调,讲得流畅曲折,老人们也听得聚精会神。

    鲁伯告诉记者,刚开始时老人们更喜欢听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对政策类的新闻不感兴趣,他就从关系到老人切身利益的国家政策讲起,“比如80岁以上老人的高龄补助问题,让他们感觉到这些新闻对他们是有用的。”本报记者 甘琼芳/文 实习生 刘丹丹 见习记者 张昕怡/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