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中国教育报头版:努力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编辑日期:2012/7/14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地处淮河之南,长江之北,承东启西、贯通南北,历来是南北方必争的战略要地,素称“江南之首,中原之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

     也许正是因为兼得南北方的特点,全国教育改革的试点多选于此。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合肥市继承了徽人敢于改革创新的精神,摸爬滚打,边改边试,在改革中创造教育新气象。

            大动作 均衡配置公共资源

     在合肥城区,集中了合肥师范附小、长江路二小、合肥四十六中、合肥一中等名校。如此密集的优质校点分布,不仅造成老城区的交通压力,也是教育“挂户”、“择校”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前些年,一些热点学校择校生比例高达50%。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成为合肥市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走的第一步。

     名校迁址办学,哪有那么容易。尤其是整建制的搬迁,在合肥历史上尚未有过。

     第一个迁址的是合肥师范附小。据合肥市教育局副局长姜昌根回忆,该校距省政府及很多省直部门很近,是附近最好的小学,要迁址的话,家长接送孩子不方便,其阻力可想而知。

     但是,合肥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在综合考虑了旧城改造、新区发展、流动人口分布等因素后,编制并实施《合肥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名校迁址是重大动作。

      经过大量的工作,比如,合肥师范附小现有在校生在原校址上课直至毕业,教师到新区买房给予优惠等,合肥师范附小在2007年当年顺利完成整建制迁址。不到一个月,合肥四十六中、舒城路小学、长江路二小也搬迁了。

     2007年,市政府投入近20亿元将合肥一中、四十六中、师范附小等3所老城区名校整建制迁入滨湖新区,3所新校总占地798亩,招生规模是以前的3倍。3年来,合肥累计撤并整合中小学130所,仅2010年撤并整合中小学数就达36所。

     “名校迁址扩大规模,薄弱学校撤并整合,有效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的矛盾,带动了新城区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形成了新老城区并驾齐驱、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合肥市教育局局长方东玲说。

     除了名校迁址,合肥市还接连通过几个“大动作”——强力推进小区配套学校建设、加强农村校标准化建设等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新建配套学校87所,这比合肥前10年所建学校的总和还多20所。
 
             实打实 城乡捆绑共同发展

      合肥百年名校南门小学校长费广海,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南门小学和古城小学共同体的第一校长。第一校长绝非虚职,全面管理两校事务,财政、人事统一调配,两个学校,一个法人。

      古城小学坐落在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陈龙村,是该区最远离城区的地方,费广海坐在古城小学的办公室里,跟记者回忆起刚被“捆绑”到此校时的情景:与老师交流时,他们头低低的,生怕被叫到发言。老师们大都停留在基本技能的传授上,教学思想跟不上。学校制度管理松散,甚至因为没有运动员和裁判员,学校从未开过运动会。

     “这里远离市区,安静,其实是做教育的好地方。”费广海做的第一件事是送教,把南门小学的7位老师直接派到古城小学,同时把古城小学的所有老师拉到南门小学,分组参加教研活动。古城小学的老师在给南门小学学生讲课时出现了有趣的现象:原来准备40分钟的课不到20分钟就讲完了,因为这里的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很强,不像古城小学的学生,教一步学一步。

     这种差异深深刺激了古城小学的老师,专业成长成为他们的迫切需求。教师交流是两校融为一家的关键,也是城乡捆绑的实质性一步。但是,由于担忧优质教育资源被稀释,本校教学质量下滑,家长不理解,给自身管理带来不便等原因,校长们普遍选择了尽可能不动教师,代之以送教、互相听课、师徒结对等。

     这种权宜之计肯定会导致捆绑的效果打折扣。据庐阳区教育局局长殷硕景介绍,区里派驻城区的“执行校长”来破解“两校一体”难题。“执行校长”接受第一校长领导,一般任期2年,享受小学校级正职待遇。

     南门古城小学是合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缩影。“城乡共同体学校实行‘两个法人单位,第一校长负责,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办法,强化城区学校的连带责任,增强乡镇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城乡学校整体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提升。”方东玲说。

     2011年,合肥市又将这种结对合作扩大到区和县之间,同时政府拿出200万元,以奖代补。据统计,全市12个结对区县开展教育合作达480次,共有174所结对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达2万人次。

              闯新路 搞活教育体制机制

     潘红燕,合肥八中物理教师。2008年她从上海大学研究生毕业时,看到合肥招聘教师的信息去除了必须是师范类毕业生的门槛,于是她欣喜地报名了。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鼓励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应聘,是合肥的一个突破。也就是让非师范类毕业生先进来,试用半年或一年,再组织他们考教师资格证。“教师多元化,主要目的就是教给学生多元化知识。”方东玲说。

      不仅如此,合肥市还打破编制瓶颈,新招聘教师实行合同制管理。为破解“进口旺、出口不畅”的难题,合肥对新增教师探索建立无编制管理模式,同时取消事业单位级别,并扩大学校的绩效管理权。2009年,市属学校新招聘教师开始实行合同管理,不占编聘用,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与在编人员同等待遇。2010年,市区中小学新进教师全部实行合同制管理。

      方东玲解释说,义务教育发展是否均衡,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的建设根本上要靠体制和机制创新。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文件,编制部门、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每年都核定用人计划,面向社会招聘,很好地解决了教师能进不能出的难题,也优化了师资结构。

      体制机制一旦搞活,会激发无穷的活力。比如,近两年合肥市先后将合肥师范附小等14所市属涉及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学校下划到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区,此举不但理顺了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而且有效地促进区域间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带动了区一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活力。

    “这些年,我们有个很深的体会,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既要避免走弯路,又要勇于走新路。合肥这几年教育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说。

               同起点 随迁子女市民化

      合肥二十九中原校长朱维同告诉记者,由于生源萎缩和领导更换频繁,上世纪90年代,二十九中曾经走到了办不下去的窘境,光老师就走了二三十人,老百姓甚至都怀疑它是不是公办校。如何走出低谷?学校的领导班子发现,随着合肥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新农村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人数逐年增加,学校决定从农民工子女教育入手,走出学校发展的困境。

     这一想法得到了合肥市的大力支持,合肥市先后投入近3000万元,二十九中也成为安徽第一所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从只有36名
生,发展到现在每年600人的招生规模,二十九中成就了很多农民工子女融入这座城市的梦想。

     据统计,合肥城区328万人口中有110万外来务工人员。在合肥,像二十九中这样的农民工定点学校有175所,数量占安徽省的1/5,4万多名农民工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占市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总数15.26%。

     2010年,合肥创造性地提出五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有学上,百分之百上公办学校,百分之百享受“同城待遇”,百分之百与本市户籍考生录取省市示范高中“同等标准同等收费”,百分之百可录取到高中就读。

      方东玲介绍,眼下,合肥正在积极推进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建设,对于城市的流动人口,全市将建立“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养人”的服务管理模式,外来人口享受“市民待遇”,这将进一步加速随迁子女市民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