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包河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发展

编辑日期:2012/4/13   作者:新闻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作为安徽“第一城区”和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前沿阵地、核心区域,我区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我区高起点编制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规划,重点抓好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同时大力发展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的乡村旅游,不断调整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业态建设,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争主动、赢先机,以“绿色经济”为发展理念,实现高起点起跳,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升级承接 科学推进跨越赶超
     四月的合肥,春意盎然。在扬州杰信空调包河工业区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0万台汽车空调及年产3万吨发动机铸铝件项目,成为江汽、安凯重要部件供应商,这只是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我区强力推进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坚持“汽车主导、工业入园”发展方针,强力推进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与江汽、安凯等汽车龙头企业展开战略互动和产业对接,吸引杰信空调、巨一自动化、上海科先、华瑞汽车、振兴车轮等一大批汽车产业项目相继入驻,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汽车产业链,孵化出全区首个过百亿产业,“江淮车谷”已初具规模。另一方面,抢抓泛长三角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通过引进、吸收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不断提升原有企业科技水平,先后培育出恒信汽发、华亿农牧科技、安达数控、巨一自动化、川杰机械、江航飞机装备等18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围绕工业区转型升级,突出现代服务业高端业态的集聚,加快形成“车+X园”的发展格局。
    在产业转移的汹涌浪潮中,我区现代服务业一枝独秀。空间布局上,我区主动适应滨湖新区功能拓展,积极参与新区规划建设和业态培育,整体推进滨湖商圈建设,依托万达广场、东方广场、高铁站、合肥综合港码头等项目,建设芜湖路商圈、高铁站商圈、南二环商圈。业态建设上,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高端中介服务业、现代商贸服务业,繁荣休闲文化产业,提升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水平。2011年,我区又成功引进中化石油安徽区域总部、中石油昆仑华强天然气安徽总部、大连百年城、喜来登大酒店、中国城建区域总部、南翔万商国际商贸物流城、宝利丰城市综合体等7个超5亿元现代服务业大项目,推动我区现代服务业初步形成“城市综合体引领、新型业态集聚、楼宇经济繁荣”的产业特色,产业结构发生质的优化。随着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后台服务中心在滨湖新区全面开工,全国重要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我区的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创新承接 畅通转移“绿色通道”

     创新政策。我区坚持先行先试,大胆探索,2010年出台了服务业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着力通过产业引导、资金扶持,加快服务业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区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完善政策体系,调动业主、企业、物业以及商会、协会组织等各个层面积极性。
     创新平台。一方面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创新楼宇经济综合服务体系,积极为楼宇和入驻企业提供招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一站式”服务,营造高效务实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成立由区级领导担任组长的专业招商小组,加大招商力度。通过“走出去”招商、以商招商和中介招商等有效形式,成功引进沃尔玛、范思哲、万宝龙、资生堂等知名品牌企业入驻,吸引屈臣氏、好百年、阿里巴巴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区域性总部落户包河。
     创新服务。在坚持争取上资、扩大融资、招商引资、激活民资“四资”并举上下功夫。亲历亲为跑项目,着力全方位承接先发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抢抓机遇引项目,加快包河商务楼宇网建设,充分发挥其宣传推介、信息服务和招商平台的功能;优化环境争项目,实行“五个一”的跟踪负责制,千方百计为投资者创造一个“服务优、效率高、发展快”的投资发展环境,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等要素制约;提高效能留项目,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开设招商项目服务绿色通道,将备案项目办理时限由10个工作日缩短为24小时,核准项目10—15个工作日缩短为48小时。

绿色承接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依托滨湖临江区位优势和水路、高速、航空汇集等交通优势,在已形成的包公文化、春色滨湖、巢湖风情、田园风光“四大品牌”基础上,不断丰富滨湖新区都市之旅、巢湖水上之旅、乡村田园之旅内涵。加快成为合肥打造“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亮点和品牌,加快环巢湖生态旅游开发,整合沿线、边岸资源,高标准进行节点包装、景点打造和线路设计,不断满足广大游客“四季休闲、特色体验”的多元需求。高标准编制旅游规划,加大节庆、文化、广告等营销推广方式,以政府专项投资为引导,结合市场化运作,通过引进旅游项目、扶持“农家乐”等多种融资模式,形成多元化投入、精细化管理等机制,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将旅游业培育成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特色经济板块。
     环境承载力指标是转移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迁移企业决策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区围绕打造城湖共生“大城靓区”的目标,强化“城湖共生”理念。加快生态立区战略,以“水”为魂、以“绿”为美、构建“滨水生态、沿湖湿地、城市氧吧、中央花园”的水绿交融生态空间,借势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城湖共生、产城互动,统筹生态建设与新农村建设、都市农业发展的最佳结合。
   我区充分发挥襟“五河”而带“一湖”的独特优势,主动融入安徽泛长三角战略和大旅游格局。落实旅游产业促进政策,以品牌为抓手、项目为载体,大力引导开发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自2007年开始举办的“春色滨湖”旅游节,已经成为合肥市旅游发展的代表和典范。春色滨湖旅游节、绿色大圩葡萄旅游节、中国包公文化园、中国最美湖区大圩等特色节庆和拳头品牌人气火爆,引进和扶持旅游企业100多家,大圩、大张圩、牛角大圩正在打造巢湖岸边三颗绿色明珠,促成浙江绿峰、广州棕榈、经典影视文化传媒、香港卫视、华策影视等企业纷纷踏足包河,寻找商机,充分利用生态资源,推进旅游业集群发展。李璐 刘平 李多庆/文图

新闻链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国家级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打造以长江为轴,合肥、芜湖为双核,宣城和滁州为两翼的产业布局。成员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八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8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泛长三角地区。

 

万达广场

江淮重工

“春色滨湖”旅游节

滨湖世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