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草鞋银行”的根如何扎

编辑日期:2012/3/26   作者:北方网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一家村镇银行,4年为971户农户和228户农企发放贷款

  “咱们的草莓在今年的世界草莓大会上,拿了好几块奖牌!”3月12日,望着路两旁整齐划一的白色大棚,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水家湖镇农民李殿金笑得格外灿烂。

  38岁的李殿金跟土地打了20多年的交道,可直到3年前,才尝到种地的甜头。2008年,他在自家的两亩地上开始尝试种植草莓,到信用社借钱,找了三家人联保才贷到3000元。草莓长势不错,不料一场大雪压垮了竹制的大棚,一年辛苦打了对折。2009年李殿金考虑建钢构大棚,一打听,一个棚要5000多元,资金不够,只能去借,“3000元太少了。”李殿金说什么也不想去信用社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李殿金加入了丰杨草莓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可以为他担保向银行贷款,李殿金提供了身份证、户口本,足不出户便贷到了3万元。他更新了大棚设备,扩大了种植面积,这一年,李殿金挣了4万多元,还本付息之后,他又贷了5万元。犹如滚雪球一般,现在他的草莓已种了20多亩,年收入30余万元。“要说感谢,第一要感谢科源银行。”李殿金笑道。

  李殿金说的科源银行,是成立于2008年2月的首家村镇银行――长丰科源村镇银行。在长丰县宏立奶牛养殖场,生产场长汤雷泉说:“我们现在的存栏量是730余头,别看现在小有规模了,以前日子可不好过。”4年前,宏立从杭州搬到长丰,当时只有300多头奶牛,为了扩大规模,汤雷泉和董事长四处找贷款,但是因为资产抵押问题,很多商业银行都拒绝了贷款。最后通过担保公司联系到了科源村镇银行,贷到了100万元。

  “4年来,我们累计为971户农户和228户农企发放涉农贷款,占到了贷款额的95%左右。”科源村镇银行行长刘向华说。

  鼓励信贷员到田间地头去放款,为农户提供贴心服务

  在刘向华看来,科源的起步不错,1亿元的股本金创了当时的全国之最。更重要的是,科源最大的股东――合肥农村科技银行,是由原合肥市农村信用联社改制而成,他们对于支持“三农”发展,情有独钟,又有丰富的经验。

  针对农户、农业企业迫切的贷款需求,科源推出了几个产品: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基础上,建立农户贷款由公司担保的新型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推动小企业组成贷款联合体,目前向21家小企业累计发放贷款2380万元;在全市率先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为林业企业、林农提供了林权抵押贷款1141万元;设计了“银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保小组+联保户+农户”五位一体模式,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资金急需。

  在硕丰合作社会议室墙壁上,挂着农户与科源村镇银行签第一笔贷款的照片。“当时银行找上门时,我们不相信,那个时候贷钱都贷怕了,科源的客户经理四次登门拜访,我们才相信真有这样的好事。”长丰县硕丰草莓联合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杨笑道:“如今,我们长丰草莓已经在全国打出了名堂,可以说,90%的大户都得到过科源的帮助。”

  科源还为草莓种植户打造了“贷款+保险”的保贷通业务,通过与国元农险合作,在向农民发放贷款的同时,提供责任保险,有效转移农民风险。“不遇天灾,我们草莓肯定丰产增收,即便遇到了天灾,有保险公司帮我们赔付,能规避风险。”李杨说。

  “我们要做草鞋银行,鼓励信贷员到田间地头去放款,走村串户去了解贷前农户的情况和贷后农户的发展和需求,让鞋子上沾满泥巴。”为了给农户提供好小额贷款,科源采用了“逆向”奖励的办法,农户贷款10万元以上,每单奖励信贷员50元,10万元以下奖励100元;农户联保贷款,10万元以上奖励信贷员120元,10万元以下奖励150元。

  科源村镇银行一位负责人说:“这也优化了信贷结构,降低了信贷风险,目前我们涉农贷款不良率是零。”

  科源村镇银行利润一直稳步增长,2011年利润达到3000万元。如今,科源的营业网点已从1个发展到4个,服务范围覆盖了长丰县14个乡镇1个开发区。“扎根农村,灵活的机制,贴心的产品与服务是科源盈利的保障。”刘向华说。

  资金实力单薄、品牌影响力有限、吸储压力较大,支持村镇银行服务“三农”还需加力

  据了解,截至2011年末,全国已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786家,其中村镇银行726家,贷款公司10家,农村资金互助社50家,各项贷款余额1316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435.5亿元。

  发展村镇银行最初目的就是开通资金留在农村的渠道,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安徽农业大学金融系主任冯庆水介绍说,商业性金融机构大量撤并农村经营网点,导致了我国农业建设资金保障的弱化。而随着国家的政策推动,村镇银行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对支持“三农”是件好事。

  “但是,金融资本与农业生产之间,却有着天生的矛盾。要想让村镇银行在农村扎好根,还有不少难题待解。”冯庆水认为:“金融资本本身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天性,而我国的农业生产存在着抵押物不足、不确定风险较大、生产周期过长、回报利润较低等弱点,因而隐含着还贷风险。”

  科源村镇银行的部分数据很说明问题,2011年,科源贷款客户的前十名中,除了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外,其他的都不是农业企业,“农户的利润回报最多只占到了我们利润的20%左右。”刘向华坦言:“我们采取的是以工补农、以强补弱、以大补小、以丰补歉的策略。”

  记者了解到,村镇银行成立时间短,面临资金实力单薄、网点覆盖率不足、品牌影响力有限等原因,普遍面临着吸储压力较大的难题。在冯庆水看来,村镇银行的出现让民营资本有了投资金融的渠道,未来的村镇银行会发展得更快,但民营资本进入村镇银行以后,能不能有效支持“三农”,还是一个问号。

  “利润的主要供给者如果逐渐减少,那么村镇银行还能不能一如既往地支持‘三农’?”冯庆水建议,村镇银行实现风险可控及商业可持续运作,需要有关部门提供进一步支持,比如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及财政支持等。

  刘向华建议,针对“三农”贷款中存在的风险性,国家能否考虑建立贷款损失补偿基金,给予村镇银行一定比例的贷款损失补偿,以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去关注农业。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