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新安晚报:看病实惠 社区医院也热闹

编辑日期:2012/2/6   作者:凌睿 吴碧琦 王天昊 项春雷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省“两会”即将开幕,本报邀请的十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陆续和记者一起走基层,进一步了解老百姓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第一站,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探访了三家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1  社区医院  人气旺

    2月3日上午8点30分,本报记者与三位代表和委员一起,驱车前往位于合肥市包河区的淝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之前,三位代表和委员已对目的地的资料进行了了解:包河区淝河镇地处城乡结合部,过去有许多村落分布在这里,失地农民比较多。随着合肥城市建设的发展,这里逐渐成为人口集中的城镇区域。而此次探访的淝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是由过去的乡镇卫生院转型而来。

    “这里的条件看起来还真不错,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刚到淝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门口,三位代表和委员就迅速进入“调研状态”。“这地方很显眼,相信附近的居民很容易就能找到这里。”省人大代表陈长贵端详了一下卫生服务中心的大门,感慨地说,这里确实比以前的乡镇卫生院好多了。

    走进卫生服务中心,诊疗室里的热闹景象让代表和委员吃了一惊,“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

    在二楼,熙攘的人群让人以为是到了哪个大医院,十几位家长带着孩子正在走廊里排队等候。“这几个科室是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而且基本都是免费的,所以每天都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该中心负责人张洁说,社区医院里的儿童保健包括儿童营养等多个项目,而这些项目都是免费的,因此很受家长欢迎。

    “您住哪啊?到这看病方便吗?”进入卫生服务中心后,代表委员就跟病人们聊了起来。正在药房拿药的周女士说,她就住在包河花园,因为过年得了重感冒,又不想往大医院跑,就在社区医院就近治疗,“近啊,拿药也方便。”

    2   药价便宜  品种少

    看到药房窗口前排了不少居民在拿药,代表委员便问起药价。“在这拿药和在药店买药哪个便宜?”省人大代表陈长贵和张贤中老人聊了起来。

    “药是挺便宜的,但是种类有些少啊!”张贤中说,他患有糖尿病多年,在大医院拿药太贵,就到社区医院治疗,但有些基本的治疗糖尿病的药,这里却买不到。

    “这里的药效不如药店来得快,像我们这种要长期服药的,只能精打细算买便宜药。”旁边的居民也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居民的意见得到了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证实。“确实有很多居民向我们反映,这里药品的种类还是少了。”该中心负责人张洁告诉记者。

    据了解,安徽省实施医改以来,大刀阔斧地对社区医疗卫生进行了改革,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此,安徽省推出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针对这个问题,省政协委员汪洪杰专门为记者“扫盲”:“现在基本药物一般是网上统一招标采购,零差率销售,切断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药品生产、零售企业的利益链条,缓解了群众反映强烈的药价虚高问题。”

    不过,正是由于省内的基本药物采购一般考虑最低价,导致不少基本药物的质量相对下降,“有很多药品价格确实很低,但都是一些小厂生产的药品,疗效相对较差。”张洁说,如果是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的话,基本药物也够用了,但如果是高血压等常见病的话,药品就显得“捉襟见肘”,“比如说现在降血压的药7毛钱就能买一瓶,价格是便宜,但很多患者用起来效果就不太好。”另外,儿童用药和外用药膏也相对缺乏。

    据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是解决附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所以在药品的使用上相对比较保守,“有些居民不清楚,在我们解释之后,大部分居民都能理解,毕竟我们这里的药价便宜。而且对老百姓来说,这样便宜的药价大家都能接受。”

    3  硬件设备   需改善

    “大爷,您身体哪里不舒服呀?”一进南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政协委员汪洪杰就跟80岁的夏安石聊了起来,“现在又降温了,您一定要多注意保暖,怎么没有家人陪着您啊?”汪洪杰是安徽医专的一名老师,对社区医疗卫生一直非常关注,“一看到病人就犯了职业病,想跟他们多聊聊,了解一下情况。”

    汪洪杰告诉记者,走了几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她深切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巨大变化,“不过社区卫生服务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完善,我们一路看过来,虽然感觉到硬件变化很大,但是仍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对此,省人大代表、合肥公交集团驾驶员李祥斌也深有感触。在合肥望江路上的丁香汽修社区卫生服务站,李祥斌很快与病人们“打成一片”。

    “大姐,您常来这边看病么?”看到56岁的孙全营正在吊水,李祥斌悄悄走到旁边跟她聊起天来,“您觉得这边环境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意见跟我说说?”

    孙全营的儿子媳妇都在合肥打工,她帮着照顾孙子,平时身体不舒服就到家门口的卫生服务站看病。“挺好的,就是环境相对差一点,跟以前的小诊所差不多。”孙全营说。

    李祥斌绕着服务站转了一圈,发现连过道里都坐着吊水的病人。“这里还是小了一点,附近居民到这里看病的多不多?”李祥斌向工作人员问道。

    工作人员告诉李祥斌,这里原来是汽修厂的医务室,后来改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硬件相对不是太好,不过附近居民看病还是习惯到这边来。由于卫生服务站主要是自负盈亏,一个月光水电费就得上万,相对负担比较大。

     4   异地医保  不好使

    “只要在社区内居住满三个月,就可以建立健康档案了。”内科病房里,医生正在给69岁的屠会新老人量血压。屠会新和老伴都是金寨人,因为儿子在合肥安了家,他们便来和儿孙一起共享天伦。

    因为感冒,屠会新和老伴便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看。医生找出屠会新的健康档案,先给老人量起血压,“档案里有之前的记录,老人血压高,因此先检查一下。”

    说起看病,屠会新高兴地说,家门口有社区医院,小毛病就近就能治疗,没事还可以来免费量量血压。

    “不过,我们住在合肥,医保却用不了啊。”屠会新说,他在金寨退休后,医保关系都在老家,在合肥治病什么保障都没有,全部费用都需要现金支付,“住院可以拿回老家报销,但也比较麻烦。”

    对医疗卫生颇为关心的汪洪杰听完这一席话,深有感触。“是啊,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离开家乡到外地奋斗,家里的老人会去一起生活,这个群体现在越来越大。”

    “在农村,农民有新农村合作医疗,而且现在已经实现了异地结算,及时结报,对农民来说是很方便的。但还真没注意到,城镇居民的医保还不能异地刷卡结算,这的确是个问题。”从农村出来的陈长贵说,这几年的医改已经让新农合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民看病更加方便。虽然城镇居民在当地看病也很方便,但到了异地有个大病小灾的,就不敢去医院了。

    “今天发现的问题有的虽然不大,但都是挺重要的问题,今年两会的时候要好好提一下。”汪洪杰说,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老百姓忧心的事,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断完善,老百姓的就医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就医方式。“社区卫生服务应该坚持公益性方向,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免疫’为一体,不断完善,才能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凌睿  本报记者  吴碧琦  王天昊/文   项春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