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安徽日报:社区管理探新路

编辑日期:2012/2/29   作者:张鸣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转轨,合肥市包河区从 “离群众最近的地方”——社区入手,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基层管理带动全区管理之路。

精细服务获认可

    “三点半快乐学堂”、“读书郎俱乐部”、“‘爱心屋’虚拟养老院”、“城市生活驿站”、“警民联调工作室”……这一个个别致的品牌名称,凝聚了包河区各个社区管理服务的创新。

    “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特点,社区建设不能搞‘一刀切’,应该立足本社区发挥集体智慧,各创新招。”包河区维稳办副主任宋莉说,“不论哪种形式的管理,真心做好服务是关键。只有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 ”

    据介绍,近年来,包河区从实际出发,推出一系列精细服务,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其中,滨湖家园开设“三点半快乐学堂”,为回迁居民的孩子免费提供课外辅导,开办两年多来,学堂的孩子由最初的10余人发展到近200人。明珠社区根据居民需求,开设“陪读沙龙”,定期邀请知名专家为家长授课,每场报告会都有上百位家长参加。 “社区是个大家庭,和谐的‘家庭’才能把每一个人凝聚在一起。 ”宋莉说。

网络架起连心桥

    “将信息化引入社区管理,用科技缩短沟通的距离,这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命题。”望湖社区负责人说,为了更好地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做好便民工作,望湖社区精心制作了社区门户网站。在社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上,不同的用户可以获取各自所需的生活信息,随时了解社区服务动态,提合理化建议等。利用这一网站,社区建立了“同檐望湖”QQ群、共建和谐社区QQ群,调动群众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

    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的同时,望湖社区还倾力打造“一刻钟便民圈”,将以辖区内各生活小区为中心,步行十五分钟即可到达的各单位、超市、餐馆、卫生医疗等便民服务网点统一采集信息,整理分类后挂在网站上,居民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能和各服务网点交流互动,此举既便民利民,又营造了浓厚的商业氛围。

重点人群受关爱

    沁心湖社区的武忠玉老人年逾古稀,儿女在外地工作。她告诉记者:“自从社区建起养老院,我生活得很幸福。”

    包河区沁心湖社区将一些高龄居民、行动不便居民及其他需要特殊服务的居民,登记造册,然后再分给各个驻点管理人员,由他们不定期地入户探望,帮助解决老人们遇到的各种困难。辖区内老年人通过这一“养老院”,便可得到细致入微的照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心在社区、依托在社区、根基在社区。目前,包河区有10多个试点社区,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成为包河区社会管理创新的第一方阵,有效带动了全区社会管理创新。 ”宋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