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新安晚报:十年!“第一城区”破茧成蝶

编辑日期:2012/2/27   作者:李梅、郁宗菊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编者按

  一座城市急速变化时,总会给人带来新的梦想。2002年3月6日,合肥大手笔推进区划调整,包河区由郊到城。十年间,尤其是合肥启动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以来,包河区的社会肌理、产业结构、城市功能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安徽“第一城区”,被誉为安徽崛起的“先行者”和“试验田”。从今日起将推出《大美滨湖崛起包河》系列报道,分析包河路径,解读包河发展模式。

打开省会合肥的新地图,你未必会注意到这样一个地名——包河区义城街道大陈村。但最近,这个地名却成为一个热词。没错,刚刚推出的数字合肥地理信息系统显示,这里就是区划调整后的新合肥的地理坐标中心。

  “真没有想到啊,10年前我们这边还是地地道道的合肥郊区,像样的路都没有几条,现在却已经成为合肥的最中心了。”大陈村的一位陈师傅这样感慨。而让陈师傅没有想到的事情还有不少。

 或许统计数据有些枯燥,但这样的“成绩单”却令人瞩目:据统计,2011年包河区财政收入25.3亿元,是2002年的10.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9.8亿元,是2002年的30.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7亿元,是2002年的6.3倍;规模工业总产值440.4亿元,是2002年的6倍;规模工业增加值101.8亿元,比2002年翻了两番还多。换句话说,从2002年成立至今,包河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几倍、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增长,综合实力在中部省会同类城区中由第6位上升到第4位。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丰收喜悦。全省‘第一城区’从概念意义到实至名归,从东南一隅嬗变成城市新地标、合肥新核心、安徽新中心。”包河区委书记胡启生在年初的会议上这样表示。而更为可喜的是,华丽转身后的包河区,“唯进步,不止步”,牢牢把握住合肥跨越式崛起的脚步,正昂首阔步迈入“滨湖新时代、高铁新时代、地铁新时代、临港新时代”,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

  毫无疑问,包河十年发展,首在滨湖,功在滨湖。2006年11月15日,滨湖新区建设打下第一根桩基。经过五年多的高强度建设,如今的滨湖新区建成区已拓展到近19平方公里,路网围合面积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36万,一座现代时尚、业态高端、功能完善、和谐宜居的滨湖新城英姿焕发,成为合肥的主城区、全省的新核心。

  “安徽新中心”的酵母,正在飞速发酵。“三级特等”医院航母驻守、合肥一中等名校云集、双向12车道徽州大道直通、世纪金源等五星级大饭店高耸云霄、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盛装迎客……若是一个离开合肥超过5年的人,现在把他带到滨湖新区,他肯定难以置信会是在合肥。但正如去年金鸡百花电影节那首主题曲所唱,“我真的到了合肥了”。

  是的,如果你今天从外地来合肥,也许第一脚就会迈进包河区。飞机场、高速公路出入口、合肥港综合码头以及即将建成的高铁站、轨道交通站台,都位于包河区,说“海陆空天上地下”云集于此并不是夸张。

  世界从这里了解安徽,安徽从这里走向世界。包河区,正成为安徽新的窗口、新的名片。(李梅、郁宗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