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滨湖聚焦

“老漂族”的忧伤与幸福

编辑日期:2012/12/7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照顾下一代


陪伴孙女成长

减轻子女负担

操持家务

参加文体活动,融入新社交圈


    含辛茹苦将儿女拉扯大,本该在熟悉的故土安度晚年,他们却为了孩子漂泊异乡,成了“老漂族”。他们起早带晚,悉心照顾新生的婴儿;他们往返奔波,接送孙子孙女上学;他们做好饭菜,等待着儿女回家;他们一面享受着天伦之乐,一面承受着外人难以理解的孤独与烦恼……
              孩子在外闯明天 父母跟着“漂”余年
    张登家、张有芳老两口来到包公街道美湖小区已经5年了,是名副其实的“老漂族”。
    2007年,为了照顾小孙女,减轻小儿子和儿媳的负担,60多岁的张登家老两口先后从老家六安寿县来到合肥。“那时候孙女刚刚六个月大,儿媳妇要上班,我们就过来帮忙带孩子。”张有芳说。
    一开始,老两口和小儿子一家挤在48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居住环境十分局促。美湖社居委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请他们来小区看车库、做保洁,这样一来,老两口可以住在车库里,而且每个月有了固定收入。
    5年过去,小孙女已经上小学了,老两口也习惯了在美湖小区的“漂”生活。“天气好的时候,好多人在车库门前晒太阳,大家拉拉呱、打打牌,关系都非常好。”今年的社区邻里节上,工作认真负责的张登家还被居民们评为“环保之星”。
    谈到未来,张登家夫妻俩还是准备叶落归根,“这里没有住所,以后还是要回老家的。”至于归期,他们说:“至少等小孙女再大一些,上学不需要接送。”
    同样“投奔”儿子的周贤富、杜学华老两口也是美湖小区里的“老漂族”。
    几年前,周师傅在老家霍邱摔坏了右腿,再也不能干农活了。小儿子便在美湖小区买了套房子,把父母接过来住,让他们享享清福,顺便照顾孩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漂族”的出现与中国传统家庭组建方式以及当前社会快节奏发展密不可分。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很多年轻人选择在外地工作,而年迈的父母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家庭观念,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孩子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希望与孩子团聚,生活在一起。因此,很多老人甘愿背井离乡,来到孩子工作、生活的城市,于是就出现了孩子在外闯明天,父母跟着“漂”余年的现象。
    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85亿,占总人口的13.7%。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大、城市化的加快,“老漂族”在老年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漂”在异乡的欢乐与忧伤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发展的今天, 父母能“漂”到儿女身边,应该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儿女可以尽孝道,老人可以享天伦。然而,许多“老漂族”却一边享受着合家团聚的欢乐,一边承受着孤独和忧伤。
    68岁的夏能秀在无为县黑沙洲上生活了大半辈子,要不是为了女儿,也许她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家乡。
    在义城街道滨湖康园小区,记者见到了正带着重外孙玩耍的夏能秀老人。她告诉记者,这里条件比老家好,城市漂亮,道路宽敞,房子舒适,一家老小也很和睦,但她和老伴总觉得住着不太习惯。
    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来到合肥,寂寞和孤独时不时地涌上老人的心头。“在家里干活干惯了,到这里没有事情做,急得慌。”老人说,在老家,左邻右舍都非常熟悉,平时还可以串串门,聊聊天,到这里以后,大家把门一关,连隔壁住着谁都不知道。“女儿家住在十几层,老头子怕头晕,不敢坐电梯,每次都是爬楼梯。”生活环境的改变显然让老人有点无所适从。
    趁着暖阳当头,住在包公街道军区社区的黄阿姨抱着孙子在合工大校园里散步、晒太阳。
    黄阿姨是浙江海宁人,小儿子在合工大读完博士后留校工作。儿子和媳妇工作比较忙,请保姆又不放心,黄阿姨便过来帮忙照顾孙子。黄阿姨说,看着孙子一天天长高,学会走路、说话,她觉得很快乐,然而遗憾的是,她现在和老伴分居两地。
    “大儿子在杭州工作,老伴留在老家带孙女,没有一起来。”黄阿姨说,自从结婚后,老两口一起过了几十年,以前从来没有分开过这么长时间,想不到老了还要分居两地。“儿子媳妇都很好,经常跟我聊天。我带着孩子在外面玩的时候,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就是老伴在老家,我这心里老挂念着,担心他吃不好睡不好。”
    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漂”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夫妻分居两地、担心“看病难”等种种问题都会给老人造成困扰。同时,远离了熟悉的生活圈,没有了常来常往的亲朋好友,老人们难免孤独失落。更重要的是,他们以前是家中的权威,到儿女家居住后,这种价值感便会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很多“老漂族”因此陷入精神困境之中。
    采访中,不少“老漂族”都表示想回家去,但看着孩子们辛苦,他们又不忍心,只好一次次将回家的期限延后。
                     让老人“漂”得幸福些
    57岁的余蕾住在望湖城福桂苑小区。她精神饱满,看上去很年轻。
    余阿姨也是“老漂族”中的一员,她老家在阜阳,两年前和老伴一起来到合肥带外孙女。
    余阿姨说,外孙女上幼儿园后,她在家里无事可做,每天都出去散散步,去望湖社居委转转,“去社区阅览室里看书、上网,还参加一些老年活动。”
    余阿姨的左脚曾经因为粉碎性骨折动过手术。今年夏天,望湖社区开展大学生健身按摩活动,余蕾开始接受恢复治疗,有位社工每个星期免费上门帮她按摩推拿,已经持续四五个月了。
    余阿姨还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易筋经”健康晨练。“易筋经”比太极拳简单易学,学会以后可以在家里练,活动量不大,对于脚部不便的余阿姨来说正合适。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按摩,余阿姨的脚已经好了很多。“活动活动,活着就要动,这两个字不能拆开。”余阿姨笑眯眯地说。
    每逢周末,女儿女婿经常开车带着一家人到周边玩玩,去大圩摘葡萄,去公园拍拍照,余阿姨和老伴都可以放松心情。
    余阿姨还是一位社区志愿者,每次社居委组织各类宣传活动,只要打个电话,她就去帮忙散发材料。“我觉得我还怪忙的。”余阿姨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
    如何让“老漂族”像余阿姨这样,“漂”得幸福些?有心理学人士认为,“老漂族”普遍存在“精神空巢”的心理状况,因此,从子女到社会都应当担负起“精神赡养”的责任,尽力帮助“老漂族”尽快“入乡随俗”。
    首先,老人需要子女的陪伴。除了经常陪老人旅游、购物外,子女还应该与老人进行倾心深入的交谈,了解和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给老人一个倾诉的出口,尽量按照老人的心愿去帮助完成。对于分居两地的“老漂族”,子女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父母生活在一起,至少可以定期把一方接来或把一方送回老家探亲。
    其次,子女应该帮助父母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走出封闭的小天地。可以介绍父母与社区里的其他老人相识,请一些热心开朗的邻家父母来家里做客,或者把父母引入社区文体团队,让他们在老年活动中融入新的社交圈,进而融入城市。
    社区文体团队可以加大宣传力度,邀请“老漂族”们参与。据了解,我区滨湖和园社区老树根乐乐团、滨湖明珠社区棠溪书画社等多个文化团体内均有“老漂族”的身影。社区还可以尝试建立“老漂族联谊会”,为老人们提供认识交流的平台,以排除他们的寂寞感。
    此外,社会应该更关心这一群体,在医疗、社会保障方面尽快建立相关体制机制,在社区工作、公共服务、社会救助和医疗卫生方面为他们提供更多方便。
    “老漂族”是一个等待关爱的群体。子女的陪伴和关心、政策的调整和落实、周围人群的善意和接纳,会让这些老人“漂”得幸福些。加强对“老漂族”的精神关爱,让他们幸福地安度晚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本期文图:
王栋 陈美珠 房磊 张传福 李文琦 项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