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滨湖聚焦

大湖名城新时代 正是大圩扬帆时

编辑日期:2012/11/9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村院陈设有序

草莓产业鼓起农户腰包

葡萄节吸引游客前来采摘观光


村卫生服务站解决村民就医问题

农家书屋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志愿服务广泛深入

    作为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和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近年来,大圩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率先启动新农村建设,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村庄面貌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完善基础设施 助推现代农业腾飞
    近年来,大圩镇先后完成了国家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世行加灌等重要项目,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4万余亩的东大圩形成了“田地成方、路林成网、沟渠相通、旱涝保收”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全镇现有“村村通”道路上百公里,重庆路、花园大道、繁华大道等三条市政道路与现代化城区相通,交通基础条件优越。
    “十一五”期间,全镇累计投入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3亿元。2011年,市政府投入近十亿元,正式启动了南淝河下游大堤综合整治工程,将使大圩永绝水患。工程涉及大圩镇6个村2600多户近万人拆迁安置,拆迁面积37万多平方米。目前,拆迁复建点——金葡萄家园正在积极筹备建设,即将全面启动。南淝河大堤拆迁和“金葡萄家园”复建点启动建设,实现了大圩岗区城市建设的“破题”,也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及水、电、气、环保等市政配套设施的引入提供了条件,并将进一步促进现代服务业等新型业态的发展。
    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全镇共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面积4万多亩。规模以上土地流转面积达到70%,引进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圩区基本形成了万亩无公害蔬菜、万亩葡萄瓜果、万亩水生作物和万亩苗木花卉四大产业基地。大圩葡萄、草莓、莲藕等10个农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认证。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日趋提高,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2个,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
              改善村容镇貌 提速新农村建设步伐
    作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几年来,大圩镇整合资金资源,按照“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田园、都市农庄”的定位,先后完成了新民、磨滩、新河、沈福等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任务,对农房进行了“穿靴戴帽、涂脂抹粉”式的改造,对道路进行硬化、亮化,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全面推行“市容环卫城乡一体化管理”,实现生活垃圾全收集,村庄环境得到较大改变。
    同时,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村村建有“农家书屋”和农民健身活动场所,群众性业余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大力挖掘传统文化,建起了多处中华传统文化廊和民俗风情文化长廊,组建了16支各类民间文艺队伍。大力弘扬现代文明,开展“十星文明户”、“身边好人”评选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以及志愿服务等道德实践活动。
              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和谐社会
    2007年5月,大圩镇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建立了干部包联、矛盾隐患排查化解、领导公开接访、专业矛盾调解等工作机制,并大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建立了全镇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形成了组、村、片、镇四级网络管理体系。几年来,全镇社会治安良好,群众安居乐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合肥市“平安乡镇”。
    坚持优先发展民生事业,在全面实施省、市、区确定的各项民生工程以外,镇政府克服困难,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民生事业。配套数百万元,实现了自来水全覆盖;投入500多万元,建成了拥有200个标间的大圩示范敬老院;同时,还建起了8个村级卫生服务站。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5%。计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连续五年荣获市级先进。在全市率先建成了“乡村少年宫”和首所镇级公办幼儿园,并建起了镇老年大学和敬老院分校,做到“幼有所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乐”。
              提升生态环境 促进乡村旅游新发展
    大圩镇作为滨湖新区的“后花园”,始终坚持“以绿为魂、生态立镇”的理念,积极稳妥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绿化水平不断提升。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合理布局、增添绿量的同时,大圩镇注重将生态与生产相结合,解决好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的矛盾。截至目前,全镇共营造3万多亩林木,形成了近200公里的农田林网,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53%。
    旅游搭台、节庆促销、市民休闲、百姓受益。自2003年起,该镇依托优美的生态田园景观,积极打造大圩镇乡村旅游带。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绿色大圩”植树节、菜花节和葡萄节,新建了一大批上规模、高档次的游客接待点,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约50万人次。“绿色大圩”成为合肥乃至全省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各种农产品产销两旺,一产与三产有效结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显著。10月19日下午,国家旅游局验收组一行对大圩镇创建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进行了全面验收。
    下一步,大圩镇将大力实施“绿地”、“碧水”、“美景”三大工程。全力打造好南淝河风景景观带,推进下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提升生态水平;以点带面,加快中心河景观带绿化补植工作,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提升圩西河一线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水平,打造圩西河景观长廊;重点建设好金葡萄科技示范园,发挥科技引领、加强科技示范作用。努力用五年时间将大圩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生态农业的“辐射源”、城乡统筹的“示范镇”、乡村旅游的“首选地”。
              扩展党群户联 开创基层党建新局面
    为进一步夯实农村党组织基础,大圩镇在“党群户联网”的基础上,创新载体,扩展内涵,组织实施了“党群联动五相助”活动,构建“多户联合、共同发展”的户联网。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大圩镇在全镇15个村级党组织中开展“1+2”结对共建活动,将15个村级党支部组成5个联合党组织,构建村级联动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村级党支部联建按照“组织共建、强化功能、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以先进带后进的方式,通过合作开发、产业带动、参与共建、引导帮扶、互惠双赢等多种形式,重点在基层组织共建、科学发展共赢、资源共享、公共事业共建、困难群众共帮、文明创建等六个方面搭建基层党组织互动平台。
    结对共建的村级党组织运用经济发展先进村的成功经验、理念和优势,帮助结对村理清发展思路,先进村发挥其在市场信息、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帮助结对村壮大主导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和特色经济,增加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在帮扶上,重在“帮智”,提高其致富本领,争取项目,促进增收致富;对有发展潜能的,重在挖掘潜力,最大限度地帮其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对缺乏劳动能力的帮扶对象,从帮扶资金上着手解决,确保生产、生活正常。截至目前,全镇参与活动的机关党员共走访联帮对象600多人次,结成帮扶对子62个,为联建对象提供帮扶资金7万多元,新培植产业大户32户,开展农业技术指导117次。
              建设美好乡村 打造田园都市
    继全区美好乡村田园都市建设动员大会之后,连日来,大圩镇党委政府围绕区委提出的“田园都市特色”要求,积极谋划美好乡村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以率先打造都市城郊型美好乡村典范为目标,坚持“以规划引领建设,以生态提升环境,以旅游兴业富民,以服务促进文明”,组织全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美好乡村建设要求,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大圩镇将重点建设圩西、磨滩、沈福、新河、晓南等五个中心村,因地制宜治理改造自然村,进一步完善群众安置点各项基础设施,努力把大圩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美好乡村建设的样板,努力打造城乡共存、功能互补、独具特色的都市美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下一步,大圩镇将在规划、环境、旅游上做文章,推进生态大圩、旅游大圩、人居大圩、文化大圩建设,把大圩打造成环巢湖旅游的一颗明珠。
    大湖名城新时代,正是大圩扬帆时。展望未来,大圩镇将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田园都市特色”要求,进一步巩固成果、扩大优势,加快推进大圩美好乡村建设,全面深化、全面发展,努力开创大圩镇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新局面,建设美好乡村,打造都市田园,共享美好生活。

姜小飞 强昌胜 乔昌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