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安徽日报:巢湖新春“渔家乐”

编辑日期:2012/1/24   作者:何雪峰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一场不期而至的瑞雪把除夕的城乡装扮得银装素裹,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记者一家踏雪来到八百里巢湖岸边,邂逅了义城镇塘西村49岁的渔民许云龙。

    “我家出门就是巢湖,世代打鱼为生,渔船是我们水里的家。儿子刚才下湖去给渔船插红旗、贴春联了。走,趁年夜饭还在准备,咱到湖里看看。”在许云龙的提议下,记者一家步行一里地,来到烟波浩渺的巢湖,只见湖面上渔船纵横排列,披红挂彩,杆杆红旗迎风招展,辉映着皑皑白雪、红色斜阳,显得十分喜气。 “除夕插红旗是为了来年一帆风顺。”老许说着,朝船上插红旗的儿子挥挥手,儿子则大声告诉父亲,他还顺便捞了些鱼。

    “过去打鱼条件恶劣,我和妻子在湖里一呆十几天,满身鱼腥,多少个春节都在船上过。 ”老许说,那时,他家驾的是小木船、用的是手工织的鱼网,一次只能打三四十元的鱼;3年前,他花3万多元买了艘荷载40吨的大船,用上高级渔网,下湖一次就有三四百元进账。 “政府每年向我们渔民支付燃油补贴4万元,村里安全员随时预报天气,有关部门还计划建造渔港码头,咱渔民生活越来越有保障。 ”老许说。

    陪老许回家时,一路上只见家家门头悬挂两只大红灯笼,喜气洋洋,老许说:“这几年村里富了,大伙儿都挂上灯笼,希望争个好‘彩头’。我家今年也挂了两只,预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

    一座气派的两层小楼就是老许的新家,倚在门前的小木船和船桨,讲述着这个家庭的风雨历程。屋里液晶电脑、宽屏彩电样样齐全,床上铺着崭新的红色被单。后堂里这时正热气腾腾,老伴许昌华在土灶前烧饭,火苗照得她脸上红彤彤的。 “平时用电饭锅、电磁炉、燃气灶,今年过年用土灶,就图个喜庆、新鲜。等会让您尝尝大锅烧出的饭菜,城里人保证没尝过。 ”这位憨厚的农妇说。

    “迎新春天赐鸿福,贺佳节日进万金。 ”老许捧着一副大红对联从里屋出来,记者则端起备好的米糊,沿门上贴对联的老印子细心地糊着。

“对联上是鲤鱼图案,有啥讲究?”记者问。“咱这个渔村过年就兴贴这个,意思是年年有余。 ”老许说。点烛、上香停当后,当鞭炮响起来时,各式佳肴也开始上桌了,除了鸡、鱼、肉、圆这“四大件”外,糖醋排骨、红烧猪蹄是老许家的新品种。

    “今年除夕,咱家是两家人同吃年夜饭,意义不寻常,来年一定发发发。 ”老许说完,一桌举杯欢庆。 89岁高龄的许母放下酒杯,摸着3岁的重孙女的头,呵呵笑个不停,“往年买上斤把肉,烧个豆腐,炒个青菜什么的,就把年给打发了,如今的日子过去想都不敢想。”老许接过话头说:“几年前,咱还住草房子呢,惠民政策让我们住上两层小楼。现在政府开展塘西湖改造工程,对我村实施搬迁,今年国庆,咱家就能住上全省最大的农民安置小区。我打探了一下,比城里的小区还好。 ”

    酒过三巡,谈兴正浓,老许突然压低声音对记者说:“新年我要办一件大事,至今还没和人说。 ”“哦? ”大家都投去好奇的目光。趁着酒劲,老许兜了底,“巢湖岸边要开发环湖旅游风景区,咱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计划买个游艇,一边打鱼,一边搞旅游,咋样?”“有眼光。我帮你打听一下优惠政策。 ”记者的话让老许乐得合不拢嘴。

    饭后,老许和堂哥一家要去村旁的公祭堂祭祖,“明年除夕你们一定要再来,我在新房恭候。 ”老许发出邀请。 “一言为定。 ”记者紧紧握住老许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