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董城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编辑日期:2011/11/4   作者:黄鹤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秋日的阳光在水泥石阶上留下点点斑斓,村口的柿子树被橘红色的果实坠弯了腰,一排红灯笼隐藏在整齐的徽派屋檐下,碧玉般的池塘边懒洋洋地躺着几只还在做梦的小黑狗……这里是董城。
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
走近“全国生态文化村”——义城董城村
  2011年9月,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申报工作,在“第四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上,义城街道董城村书记方帆最终从组委会手中接过了“全国生态文化村”的牌匾。此次获此殊荣的行政村在安徽仅有两个,在合肥则只有董城。
  自2002年开展植树造林以来,董城村结合大张圩生态林建设,先后栽种生态林2172亩;2010年,该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岗区大范围开展植树造林,植树1203亩。同时,利用新农村建设、清洁家园·绿化乡村等契机,董城村大力开展道路、村庄、塘坝、河堤绿化等配套工作,最终形成了“背依巢湖,腰缠十五里河,坐拥万亩生态林”的绿色格局。截至目前,该村造林总面积3375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8.6%,森林的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人文滋润土壤 绿荫遮掩人家
  清朝嘉庆六年,巢湖北岸王侯镇董城府辖区内有一座小有名气的朝城寺。寺内有两座威严的石狮,被当地人供奉为能辨灾难的神兽。一日清晨,村里一对母子前来拜奉,忽然发现石狮双目发红,面相狰狞。母子俩大惊,觉察将有大难,便急忙在村里奔走相告,催促大家抓紧离开。果不其然,滔天洪水爆发,瞬间淹没朝城寺。由于预警及时,大多百姓幸免于难,但母子二人却因逃避不及,命丧洪水。
  “正月初一划旱船,家家户户来拜年;正月十五玩花灯,小小元宵庆团圆;正二月里搭戏台,庐剧唱地心里甜……”。几百年以后的今天,朝城寺的故事早已堙没在历史的车轮中,然而临湖而居的董城人依旧在水天一色中延续着自己的风俗传统。在这份传统之上,董城村大力培育村民生态意识,多形式宣传生态产业、绿色消费、生态人居环境等知识,将生态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打造人人重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良好氛围。一个人湖共生、水景交融、村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大生态”格局在这个鱼米之乡铺展开来。
 融生活于生态 筑经济于绿色
  结合渔民文化传统,近年来,董城村在巢湖岸边大力实施湖滩清淤,利用淤泥开展莲藕种植,同时在圩内地势低洼处开挖塘口,发展水产养殖,实现了湖滩治理、湿地保护、农民增收一举多得。除了传统的湖区经济外,作为首批“安徽旅游乡村”之一的董城村围绕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做了不少文章。2002年,该村种植杨树2172亩,并通过修剪枝桠材和间伐林木,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2010年以来,该村又在岗区大量栽植香樟、垂柳、栾树等风景树种,既产生了生态效益,又为发展苗木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董城村的生态旅游经济、庭院经济也走上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良性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巢湖特产、风土人情、农家土菜等特色优势,董城村大力开发巢湖水上游乐、休闲垂钓等娱乐项目,农家乐生态旅游快速兴起。在庭院经济上,该村大力发展大蒜、苋菜等蔬菜和桃、柿等传统庭院种植业,积极申报大蒜、苋菜等无公害产品,全力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不断扩大鸡、鸭、鹅和鱼、牛蛙等庭院养殖业。目前,林木、蔬菜、养殖已成为董城村的特色产业,每年都能吸引不少消费者和采购商。
  在经济发展中,该村始终坚持走生态路线。按照生态农业建设要求,董城村全面加强生态林管护,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推广清洁能源和秸秆还田技术,开展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加快改路、改电、改水、改厕等工作,努力打造出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
 把家安在“桃花源”
  中午11点半,从生态农庄B区11户飘来一股诱人的饭菜香。站在门外,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光可鉴人的地板砖和一辆崭新的红色摩托车。汪永梅一家3口住在这里。爱好手工的她能绣一手漂亮的十字绣,墙上的卡通挂钟,“荷塘月色”和“美羊羊”都出自她手。生于斯,长于斯,让她感触最深的还是村里的路。“以往村里以砂石路为主,路况差。自从2005年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村里的路都改扩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她表示,路修好了,致富就方便多了。“老人在家做家务。年轻人则出去打工。我现在就在市里上班,早出晚归,非常方便。”
  近天命之年的赵滨曾经在浪潮IT集团担任高管,由于机缘巧合,他放弃了那份让人艳羡的职业,“隐退”董城,悠然做起了一个闲云野鹤般的“南山人”。4年前,他在董城投资建设了“滨荷生态农庄”。500亩的农庄仿佛是另一个世界:成群的野鸭、大雁、火鸡,躺在草地上打盹的山羊,躲在洞里羞于见人的野兔……此时正值金秋,橙黄的树叶从枝头脱落,厚厚地铺在地上,构成一片梭梭作响的海洋。
  “这个农庄是赔钱买卖,可是我不为盈利,只为兴趣。我喜欢董城原生态的环境,这样的生活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赵滨晚上回市里,白天则待在农场,给草木修枝,浇水、施肥,给动物投食、清扫,还自己研发了新型的塑料大棚,研究出用羊和兔子治理“一枝黄花”的新办法。他告诉记者,这个农场所有的东西都努力贴近自然,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绝不使用人工干扰素。不久之前,他的农场加入了WWOOF(世界有机农场机会组织),并逐步为全世界的旅游者所认识。“前一段时间,两个法国的旅人在我这里住了三个月。下个月,还有一个英国人要过来。”他笑着说,“来到董城这个世外桃源,这些外国人就再也不想走了。”
刘强 方欣红 王苏皖 黄鹤/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