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休闲

走进包河之风土人情

编辑日期:2011/11/4   作者:蒋主任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春节

   俗称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日。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据史载,春节风俗源于远古社会的“腊祭”。“腊祭 ”原是神农氏时代的“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的“岁终出祭”,古时称正月初一为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始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春节风俗丰富多采,旧时除送神、接神、谢年、行香、祭祖等内容外,其他如挂年画、贴春联、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放鞭炮等,都已演变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在民间广泛流传。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灯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源于西汉,东汉开始出现燃灯观赏,隋、唐时期规定正式的观灯习俗,伴以杂耍技艺。宋代以后元宵节更加热闹。观灯由一夜扩延为三夜,增添了猜灯谜的活动,此后历代不衰,成为春节期间娱乐的高潮。明代又增设了戏曲表演。元宵节间,人们制作各种精美的花灯,如龙灯、凤灯、鱼灯、走马灯、神话传说灯、历史故事灯等,张挂街头院落。另有猜灯谜、踩高跷、赏冰灯、舞龙灯、耍狮子、打腰鼓、扭秧歌、跑旱船等各种娱乐活动。元宵节吃元宵,也是流行全国各地的饮食习俗。元宵,又称汤圆、汤团,含有阖家“团圆”的吉祥寓意。


寒食节

  又称“禁烟节”、“冷节”,为冬至后105天,即清明前一天或两天。这一天禁止烟火,只吃冷食,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与介子推流亡列国,介割股肉供重耳充饥,重耳回国为晋文公,介不求利禄,与其母隐居绵山,文公焚山以求其归,介与母共亡,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把其殉难的这天定为寒食节。是日多以甜饧(麦芽糖)和冷粥干饼一起食用。唐代开始盛行寒食节扫墓,悼念故去的先辈。后来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禁火冷食不传,而扫墓的习俗却一直保存至今。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汉族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约始于春秋战国之际。有四种起源说,一为纪念楚国诗人屈原投江日,一为食物粽子发源日,一为龙的节日,一为起源于恶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躲午、赛龙舟、插艾蒿、戴香包、驱五毒、饮雄黄酒、做布老虎等习俗。今白、苗、哈尼、纳西、瑶、蒙古、布依等少数民族,也流行这一节日。


中元节

  又称“鬼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传说这一天,地官来到凡世,考核人间善恶,因此各地道士都举行“普度”祭仪,超脱鬼魂。佛教传说,释迦弟子目连见其母在地狱受苦,如处倒悬,求佛超度,释迦要其在七月十五日僧众安居终了之日,备百味果食,供养十方僧众,可使其母解脱,故兴起盂兰盆会,意为“解救倒悬”。因此,中元节既是道教节日,又是佛教节日。中元节与清明节相似,内容为祭祀祖先,唐宋时代已成为民间节日。人们把麻、谷、秫缚在一起,挂在大门及中堂的天地祖先两旁,或设果品牲礼及麻谷之类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中元节也含有庆丰收的意思,人们在这天夜晚有放“河灯”的活动,含有预报秋成之意。今白、苗、纳西等少数民族也流行这一节日。


中秋节

  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时期已开始中秋赏月,唐代有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今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节日。在傣、苗、白、哈尼、纳西、蒙古、瑶、布依等少数民族,也很流行中秋节。皖北地区的中秋节晚上,青少年们到田里摸点瓜果之类生吃,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不管丢了多少,也不叫骂。此风相传始于元代。皖南一带,“摸秋”却另有深意。在中秋佳节,盼望生儿育女的少妇,便设香为供,携手拜月,然后闭着眼睛在篱笆瓜架下摸索。摸到南瓜,因南与男同音,便预兆生男孩;摸到峨眉豆(扁豆),因峨眉古来是美女的代称,便预兆生女孩。“摸秋 ”之余,妇女们还摘南瓜与峨眉豆,分赠想生儿女的女伴;长辈们还指使孩童,捏起泥人,放在南瓜上,几人抬着,一路灯笼火把,敲锣打鼓,送到新媳妇家里,以示预祝,谓之“送子”。


重阳节

  又称“重九节”、“茱萸节”,在农历九月九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两阳相重为“重阳”。重阳节在战国时代已形成风俗,屈原《远游》中即有“集重阳入帝宫兮”句,到汉代逐渐盛行。重阳节有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腊八节

  在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日,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 “腊日”,南北朝时改为十二月初八日,谓之“腊八节”。人们在这天进行祭祀,并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粥的原料,有红小豆、胡桃、松子、柿、栗、黄米、糯米、小米、菱角米、去皮枣泥等,用它们合水煮熟,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及白糖、红糖等。腊八这天,也是佛教节日,称为“成道节”。相传释迦牟尼在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被牧女所救,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此后,佛门弟子便于腊八节举行诵经活动,并用干果、杂粮煮成“腊八粥”。后民间争相效仿,合家聚食,馈送亲邻。今北京、东北、山东、江浙、西北、皖中等地区,仍保留着过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小年夜

  又称“小年节”、“祭灶节”、“交年”,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旧有“祭灶神”的习俗。传说,灶王爷是玉帝派到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上天向玉帝回报,民间为其设祭送行,谓之“祭灶”。汉以前祀灶是在夏天,相传汉代阴子方在腊日晨见灶神,以黄羊祭之,因而大富,后遂以腊日为祀灶日。是日,家家在灶前贴一两只灶君升天时骑的 “纸马”,用酒果、糕饼、纸帛作祭,并敬以麦芽糖,意为粘牢灶神嘴巴,不使其乱说。或将酒糟抹于灶门,以醉灶神。祭毕,将灶君旧像揭下烧掉,换上灶君新像,贴“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等条幅。这一天,还要清洗家具,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春节大年。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祭灶词》中写道:“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除夕

  俗称“年三十夜”、“大年夜”,在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 “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除夕中最重要的习俗是吃年夜饭和守岁。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北方多吃饺子,寓意“更岁交子”;长江中下游地区吃鱼、肉、萝卜、菠菜、粉条、长生果等,取意“年年有余”;台湾省吃鱼圆、肉圆、发菜等,意为“团圆吉祥”;南方人家是夜淘米蒸煮,叫做“万年粮米”,并将猪头煮熟切片叫做“年汤”。守岁相传始于南北朝。近几十年来,除夕之夜,全家人围炉团坐,酌酒唱歌,或看电视,终夜不眠地守岁,等待春节来临后燃放鞭炮,电话相互拜年祝福。



  民间七十二行,行行都有自己的祖师或保护神,过去,各行业都要举行各种祭祀本行业神的活动,表示尊酬和祈福。其祭祀会期不同,仪式不一,或香供礼拜,或唱戏喜筵。

医神

  一般包括药神,俗称医王或药王。因伏羲教人们熟食,神农尝百草知药性,黄帝召集臣下研究药性,故民间最早最普遍祀奉伏羲、神农、黄帝为医神。同时,民间又把战国时期的杰出医药家扁鹊、唐代杰出医学家孙思邈和唐初医术高明者韦慈藏祀为三药王。此外,还有称佛菩萨、药师琉璃光王佛为药王者。


金银匠祖师 

  金银匠祀太上老君为本行业保护神,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和开业之前必焚香祭祀。因制金银器的炉子又称八卦炉,而太上老君曾用八卦炉炼长生不死丹,故附会老君为祖师。


铁匠祖师 

  铁匠行业祀唐初骁勇善战的大将尉迟恭为祖师,因其曾做过铁匠。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和开工前,均燃香敬奉。


木匠保护神 

  即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能工巧匠、土木建筑工程专家鲁班。本姓公输,名般(又写作“班”),因是鲁国人,又称为“鲁班”。鲁班一生发明创造很多,民间有关他的神话故事也很多,各地较有名气的大型建筑几乎都传说是他率领建造的。逢年过节和工程开工,木匠都要向鲁班神进香,祈求保佑。


文字神 

  相传文字是仓颉发明的,故他被祀为文字神。仓颉是伏羲时大臣(另说与黄帝同时),他根据奎星圆曲、龟背花纹、鸟雀羽毛文彩和山川起伏曲折,发明创造了文字。宋以前学校皆祀祭仓颉神,皇都还举行大规模的仓颉迎神赛会。


梨园神 

  即戏剧界所奉之神。梨园神的传说不一,有的传为相公,有的传为老郎,还有的传为孟田苟留、仲田洪义、季田智彪三兄弟,但近当代以唐玄宗为梨园神的说法比较流行。因唐玄宗曾大兴梨园,选坐部伎子弟300人和宫女数百人于梨园学歌舞,有时亲加教正。过去各地均设梨园庙,每逢节日戏曲艺人前往祀拜。


棉布业神 

  即对棉纺织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农家妇女黄道婆。她生活在宋末元初之际,系松江乌泥泾镇人,出身贫苦,流落海南,向黎家妇女潜心学习纺织,后返回故乡传授乡人纺织技术,并改革纺织工具,使松江成为当时江南棉织业中心。她死后,上海和海南岛一带立黄道婆庙,祀奉为棉布业之神。




   “合肥老母鸡”闻名全国。这并非是合肥产的老母鸡品种优良,受人赞赏。而是因为合肥的方言把“老母鸡”念成“老抹资”,被外地人引为笑谈。 

  合肥方言不仅“鸡”、“资”不分,连“地”和“自”、“题”和“瓷”、“洗”和“死”也读音相似。由于语音不清,往往会发生误会。以前有一则笑话,说的是两位合肥人出差外地,住进一家旅社的同一房间。晚间在洗脸时相互谦让:“老兄先洗”, “阁下先洗”,“你先洗,你洗了我才洗”,几句话中“洗”字都说成“死”字。恰被茶房在屋外听见,以为他俩在寻短见,慌得破门而入,方才发现是听错了话音。因此,过去每逢春节,合肥人为了忌讳,便改称“洗脸”为“净面”,或叫“抹脸”。否则,大年期间,全家老少“ 你死”、“我死”地叫个不休,实在太不吉利。 

  在合肥方言中,还有许多词汇的含义与众不同。例如,指人“说谎”叫“ 屁磨”,说人“胡闹”称“搞脏”,赞人“能干”为“停当”,讥人“肮脏”曰“拾弄”;以及称“有趣”为“得味”,谓“闲谈”为“呱淡 ”,说“接吻”为“疼嘴”,讲“稀罕”为“缺井”,“开玩笑”为“逗猴”,“脾气怪”为“精味”,“是谁”为“哈个”,“什么东西” 为“哄东西”,不在乎、无所谓、大包大揽多种意思都说成“好大事”,等等。至于口称“乖乖”则表示惊讶之词,“小捣姊姊”、“弄妈的 ”皆为民间的口头禅,并无骂人之意。 

  由于清末民初,李鸿章率领的淮军将士,多半来自合肥;段祺瑞组建的皖系军阀,其各级骨干也多为合肥人氏。合肥的乡音、俚语也因之而影响全国。 

  段祺瑞两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合肥那些沾亲带故的人,闻风而至,涌入京城,找他求官谋职。段祺瑞和李鸿章一样,只要来人能讲标准合肥方言,不论亲疏,不问生熟,大小都给安个官儿。以后,官位满了,就分配去当兵,或当警察,连国务院的公役,段公馆的门房,也都用的是合肥人。当时,曾有民谣讽刺说:“会讲合肥话,就把洋刀挂”、“总理哄东西,小兵老抹资”。 

  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人才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使合肥方言受到南腔北调的影响,出现新的词汇;有些合肥方言则因时代不同而自然淘汰;有些合肥方言和读音也由于普通话的逐步推广而日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