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聚焦中部城市圈系列报道——皖江城市带

编辑日期:2011/11/3   作者:王苏皖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该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八百里皖江,串起粒粒珍珠
     长江流经安徽400余公里,有“皖江”之称。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浦东对外开放,安徽闻风而动,作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决策并付诸实施,逐步形成以芜湖为突破口、沿江城市全面跟进开发开放新格局。2006年,国家将皖江城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加速了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辐射转移。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推进了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也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点燃了助推器。
 
一轴双核两翼
    《规划》确立了以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大力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真正在承接中调整产业结构,在转移中发挥示范作用。
 
区位优势显著
    皖江城市带乃至安徽全省都是泛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长三角经济互补性强,是其优质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交通物流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和高素质劳动力供应基地。同时,皖江城市带也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不仅可以增强长三角腹地的支撑作用,也能带动沿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在中部地区几大城市群中,皖江城市带不仅紧临长三角,发展基础良好,而且具有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组合优势,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增长极。
 
四大战略定位
    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是皖江城市带的四大战略定位。按照规划,到2015年,示范区经济总量大幅提高,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更加良好,长江、巢湖水质改善。到2020年,示范区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水平居全国前列,生态环境优美,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成为安徽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带。
 
城市带和包河区
    产业转移的浪潮给皖江城市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皖江城市带的高水平建设给包河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十一五”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包河跨越赶超夯实了基础、积蓄了能量。当前,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快速推进,为包河区集聚资本产业、提升综合实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为核心城市的核心城区,包河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机遇,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皖江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和活力源泉,滨湖新区为皖江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核心配套服务。区域性高端服务业和总部经济集聚区的发展定位,也有助于滨湖新区保持和谐的社会生态、绿色的环境生态和国际化的全球视野,并与皖江城市带形成中部崛起的经济生态合力。位处滨湖建设的前沿阵地,包河的机遇悄然降临。
    八百里皖江,如巨龙盘踞,势不可破。崛起的包河,如雄鹰振翅,震聋发聩。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的加快建设,我区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和全市大建设、大发展的主战场,产业集群、人口集聚的示范效应逐步显现,“第一城区”、“魅力城区”、“活力城区”、“和谐城区”的建设步伐必将全面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