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动态

跟着“片儿医”去巡诊 “健康卫士”妙手仁心

编辑日期:2011/10/28   作者:吴方俊 汪其玲 徐汐颜 刘会春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全区100多名全科医生逐渐走进了百姓的视野。在门诊的的角色———他们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使居民的疾病得到最有效的处理,从而大大方便了下一步的住院治疗;在家庭中的角色———他们常以家访的形式上门处理家庭的病人,并根据病人的各自不同的情况建立各自的家庭病床和各自的医疗档案,以此提高患者在治疗上的准确度,同时还能起到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在社区人群中的角色———他们对社区人群组织专家培训,协调转诊,组织健康体检等工作,也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加强对体弱多病的群体的护理等工作,这些工作都极大地加强了社区群众的健康防范意识。】

      家住包河的慢性病友和残疾人士,自从有了全科医生,不但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而且还多了一个“家人”。根据病患级别,全科医生们定期上门一次,病友们该吃什么药、什么时候换药、体检时间……他们都了如指掌。
     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卫人员以及医技人员组成的“拍档”是全科医生团队的灵魂。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们都要定时随访,居民健康、满意是他们最大的欣慰。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全科医生是如何开展工作的?近日,记者跟随包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朱成梅和她的团队,一同到社区巡访。
     这是9月里平常的一天。家住宁国路59号一幢居民楼的张国宏大爷一大早就起床了。他算好了今天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们上门随访出诊的日子。上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军区社居委随访出诊的第四团队来到了老人的家中。老人迎上去,直说:“你们又来了。每次都这么辛苦你们,还要跑这么远上门给我看病。”
     今年上半年,72岁的张大爷在包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了免费体检。发现张大爷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后,服务中心便给他建立了健康档案,并根据老人的情况,向他提供了定期一次的全科医生上门面对面随访出诊服务。今天已经是全科医生第三次来到张大爷的家中了。团队里的夏芬医生主要负责片区高血压病患的护理,只见她熟练的摆出器械,给张大爷做了基本体检,并向老人的家人详细询问了老人日常饮食状况和平日锻炼情况、心理状况等。“大爷,您这次体检,心率56,血压130/82,高血压还是有些高,但相比上次已经好很多了。您还是按我们给您开的药方继续吃药,要注意饮食,每天吃盐不要超过6克,要多吃一些蔬菜、豆制品、杂粮。平时要适量运动,最好坚持每天散步半小时。”张大爷连连点头,家里人也笑眯眯的站在旁边搭话说:“医生啊,这老头可固执了,除了你们的话,他可是谁的话都不听哟。”与张大爷预约好过两天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空腹血糖体检,又细细叮嘱了一些日常护理知识,夏医生和朱医生便离开张大爷家,匆匆往下一个随访病人家里赶。
     第二站来到了60岁的马秀芳老人家里。马奶奶患有脑梗塞,肢体活动能力出现障碍,并在认知、记忆、智力、言语等方面出现了问题。朱成梅医生一直负责马奶奶的康复工作,她说,在全科医生随访之前,马奶奶的家人因为不懂怎么给她进行智力方面的康复练习,造成她的状况每况愈下,经常卧床不起,偶尔能走动了,又发生出了门就找不到家的状况,有一次甚至差点走丢了。家人也很无奈,不知所措,甚至失去了照顾老人的信心和耐心。团队的全科医生们在详细了解了老人的情况之后,制定了一些日常在家中切实可行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老人的家人给老人进行智力和肢体的康复训练。比如,让老人穿扣子、穿珠子,训练手眼协调能力;通过教老人认识卡片、记忆卡片,训练认知和记忆能力;反复在同样的时间让老人自己练习穿衣、刷牙,给老人养成一种生活习惯,恢复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这样的康复训练,能够保证老人的病情不恶化,有进步之后,家人也会更有耐心和信心。这次,朱医生在给老人进行了基本体检之后,也详细询问了马奶奶的现状。马奶奶的家人说,现在马奶奶已经可以比较清楚的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可以自己穿衣服刷牙吃饭。见到医生的马奶奶很高兴,虽然仍旧记不住她们的名字,但却一直抓着朱医生的手不放,不停地说谢谢。细心的随访医生还给她家人提出了一些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建议,建议他们将家中的门槛放平,并要在卫生间里安置把手,“老人摔倒了也是很危险的。”
     行进的路上,朱成梅医生介绍了现阶段包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社区服务内容和团队组成情况。“中心拥有全科医生资格证的医生10名。考虑到病人病重、行动不便以及家住的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较远等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自己的卫生服务团队,集中了全部的全科医生,分成了5个团队,分别负责5个社居委,每个团队都有五六个人,定期进社区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体检、保健、康复等服务。”她告诉记者,像今天这样的外出随访接触病人的上门服务,主要针对重型精神病、残疾人和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
     24岁的熊健先天性肢体残疾,右手三级残废,手腕一直无法活动,年轻人一直苦无对策,心灰意冷。朱成梅在了解到他的情况之后,首先对他进行了心理方面的疏导工作,告诉他即便通过治疗和复健不能够完全的康复,能够比过去好就是一种进步。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一切都还有希望。朱医生长期关注他的状况,经常打电话给他,鼓励他多来服务中心利用专业器械做康复训练,同时督促他在家中进行复健,练习抓握小木块、矿泉水瓶,坚持做背伸运动。此次随访朱医生也特意来到他家里,给他进行了手部的检查,看看有没有好转。
     半天的时间,第四团队行程很紧张。跟随他们的脚步,记者看到了社区全科医生在专业的医学知识之外,更有颗美丽的医者仁心。他们不但为病人治疗了病症,更亲切的照顾了病人的人格和内心,给了病人力量和信心。
·吴方俊 汪其玲 徐汐颜 刘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