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安徽日报:“城湖共生”展新姿

编辑日期:2009/12/21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   

    冬日的暖阳,洒向庐州大地。

  极目远望,从肥东到肥西,从长丰到滨湖,7000余平方公里的“三国故地”,云蒸霞蔚;俯瞰脚下,高楼林立,高架如虹,水系环绕,绿意满城,巢湖如画……已步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合肥,生机涌动。

  再造新城

  数据表明,在合肥老城区5平方公里范围内,人口密度已超过东京,每平方公里高达3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合肥每年还净增17万人。

  人口的“高密度”,直接制约着人们衣、食、住、行和城市管理的改善,最终影响到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欠发达的中等城市,无论是居住空间,还是发展空间;无论是辐射力、还是影响力,合肥都急需“扩张”和“涅槃”。

  如何“扩张”?关键是选择路线。合肥现实的版图,决定着惟有进军巢湖北岸。这里,因濒临八百里巢湖,河湖水道密织,淡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开阔,湿润的东南风可滋润整个庐州大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当然成了“扩张”的首选。

  如何“涅槃”?关键是再造新城。从60年前的小邑,到后期的环城造城,省会合肥的核心区域不过5平方公里。“环城时代”的城市功能,明显滞后于时代的现实需求。因此,再造新城,就是实现“城湖共生”。

  2006年,省委、省政府正式宣布:把合肥建设成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同年11月15日,滨湖新区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整建制搬迁合肥一中、四十六中和师范附小,招生规模已达2万人;拥有3000床位、居华东之首的三甲滨湖医院,已正式开诊;入住的商业、文化、办公、金融服务等单位,已逾33家……3年来,滨湖新区各类项目总投资已逾300亿元。

  魅力初现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如今的合肥人已找到了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基本规律: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严格按照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内在要求,推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四位一体”的进步。

  2006年,1个老城区、4个城市副中心、1个滨湖新区的“141”战略规划,横空出世。合肥人以务实性与前瞻性,开始实践着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科学定位与功能区分。

  作为直接濒临巢湖的滨湖新区,在3年来的建设实践中,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的要求,坚持“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拆迁安置、聚集人气”的“四个优先”原则,已实现建成区面积8.23平方公里,建成道路73公里……“城湖共生”初展英姿。

  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3年多来已投入60亿元,通过做“水”文章,阻隔污染,改善水系;投入40亿元,通过做“绿”文章,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如今,水系环绕、绿意满城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已显现魅力。

  随着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诸多方面,得到空前重视。仅2006年以来,合肥市实施的民生工程,便由最初的12项增至36项,尤其随着“大建设”的推进,“大民生”已投入300亿元。

  加速发展

  虽然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机、微型电子计算机、激光大气污染监测雷达,世界第一台VCD、仿生洗衣机、变容式冰箱均诞生于合肥,但发展不足,一直是最大的问题。

  加速发展,成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最迫切“要事”。

  随着“141”战略的确立,尤其是从“大拆违、大接访、大招商”到“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全力推进,京东方、熔安动力、大陆轮胎等商业巨子陆续抢滩合肥。 2005年至2008年,全市累计引进省外资金1376亿元,年均增长62.5%。截至2008年,全市拥有企业达18858家,是60年前的3700多倍。2006年至2008年两年时间,工业经济连跨1000亿元和2000亿元台阶。从目前统计信息判断,至2009年底,合肥GDP突破2000亿元,已成定局。

  加速发展,不断夯实着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基石。

  京东方的破土动工,引来多家“世界500强”入住新站区;滨湖新区的顺利推进,中国工行全国后台中心开建……如今,尤其是随着科技创新示范区和产业承接带的推进,家电、化工、汽车、电子等一大批产业已迅速集聚。今年前三季度,合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028.8亿元,同比增长34.1%。低能耗、排放少、污染少的高科技产业,已占据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还多。

  因为发展,合肥人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和稳健的步伐,向崭新的“滨湖时代”冲刺!(许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