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协商议事走进直播间
湖州市南浔区政协考察我区乡村振兴工作
医保“掌上办” 我区逾35万人申领电子凭证
金融产业联合会擦亮特色“金”名片
国家宪法日 送法进社区
大考之年,数字解读“第一城区”包河
期刊
>>内容

大考之年,数字解读“第一城区”包河

【 字体: 】  【2020/12/11 11:27:37】  【作者/来源 新闻中心】  【关闭窗口

2020年,“大考之年”,对安徽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作为安徽“第一城区”的包河,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提供了一份怎样的发展“标本”?

“第一个”破千亿

8月29日上午,安徽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暨贯彻“六稳”合肥市包河区长三角一体化项目集中开工入园现场推进会在滨湖金融小镇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出席推进会。当天,由合肥包河、杭州余杭两区共建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项目——合杭梦想小镇正式“启航”。

一个月后,我区交出一份值得点赞的“成绩单”: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1.2亿元,同比增长3%,成为全省首个GDP破千亿元大关的城区,继续保持全省“领头羊”地位。

“一天”开通“绿色通道”

“消杀用品够不够?有没有什么困难?”2020年的春天,让安徽迅达文化投资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葛茂金格外难忘。“疫情很突然。区里主要负责同志很快联系到我们并表示了关怀,非常感动。”葛茂金回忆,当时,看到市场上防疫物资非常缺,身为园区商会会长的他,决定动用一切资源力量带头做些什么。

“毫不夸张,那时小小的一片口罩,不仅是防护工具,更可以讲是能安定人心的东西。买不到,我们就自己生产!”在区直相关部门的全力协调保障下,葛茂金1天之内走完“绿色通道”,成立合肥迅达南山药业有限公司,启动10万级无尘车间作业,上马4条自动化生产线,日产口罩20万只。

这个春天,江淮专用车生产的负压型救护车驰援武汉、伊普诺康自主研发的病毒检测抗体试剂盒投放市场、合肥千麦成为全省首批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生鲜零售实体店铺纷纷追加投资开发线上业务……一场让人措手不及的疫情,包河企业在困难中寻觅新的商机。

作为全市病例最少、“清零”最早的城区,包河,在全市率先完成复产转产、满工满产。

敲响上市“第一锣”

“破局重生”,新一轮消费市场也在悄悄而又大张旗鼓地孕育。

7月16日,“中华老字号”同庆楼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敲响了安徽餐饮主板上市第一锣,成为A股市场合肥10年来登陆主板的首家纯餐饮公司。

疫情袭扰下升腾起的“烟火气”,给这座城市带来久违的热闹:罍街到处可见扶老携幼、人头攒动的景象,甚至吸引了中央调研组一行来这里下馆子,自费品尝小吃。

直播带货、云端赏景、无接触式配送等数字化新消费模式脱颖而出。这也让包河找到了经济反弹的重要增长点。

“包河汽车畅购节”“包河美食畅吃节”“包河夜经济消费月”……我区大手笔策划推出搭载千万元“政策红包”的促消费活动闪动全城,企业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消费者获得了实惠和让利。

前三季度,全区共新登记市场主体2.69万户,实有市场主体累计达17.9万户,同比增长11.8%;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4.9亿元,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69元,同比增长5.4%,稳稳跑赢GDP。

“四季”花开

仲春时节,我区撒下了新一年希望的种子。在2020年招商引资项目集中(云)签约仪式上,借助一块电子大屏,包括北大云中心、百度网讯智能网联等在内的1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112亿元。

“经历特殊时期,让我们更加明确,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产业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未来,这将继续成为我们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区投资促进中心主任江宜表示。

二季度以来,我区月均投资基本超过60亿元。5月份当月,全区完成投资达75.9亿元,创近三年历史新高。

入秋,安徽首条5G无人驾驶示范线顺利开通;2020国际(合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暨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成功举办;中国视界创新体验中心建筑施工冲出地面;合工大智能院研发中心为启动入驻做最后准备……我区重点项目拉动投资加速落地刻下了清晰的轨迹。

10月,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毕马威正式开业。“合肥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资源辐射效应,是吸引毕马威的最大动力。而落子包河,则更是看重这块金融腹地的资源集聚效应。”现场,毕马威中国江苏省及安徽省首席合伙人黄文辉表示。

坐拥国字号银行区域总部和综合基地35个,集聚各类金融机构总数近500家,前三季度,我区金融业亮眼提气,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31.91亿元,同比增长11.13%,金融业增加值占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2.67%和17.47%,发展底色“含金量”十足。

长三角“一体化”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安徽考察调研,并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他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

当月,我区集中开工项目33个,总投资248.22亿元;集中开园项目6个,总投资33.84亿元;集中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21.5亿元。

“这些含‘新’量高的重点项目,都是长三角一体化纵深推进的背景下,资本、人才、科技等要素落地的结果。”区发改委主任李璐介绍。

此前4月,《包河区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发布,聚焦产业、项目、园区、金融、创新、人才等13个方面,正式拉开我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框架和格局。

这一路,创新,是包河高压之下强势进取的关键词。

1—9月,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3.1%。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1.04亿元,同比增长6.0%。96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7.85%。资本市场上,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交易,成为科创板“航空工业第一股”。

巢湖之畔,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悄然散发着科技磁场的魅力。上半年,该平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额518亿元;截至9月,引进知名科技服务机构11家,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活动68场,发布创新成果500多个。

如何让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步子再大些、再快些?眼下,我区谋定了自己的目标和赛道:以安徽创新馆等优势资源为载体,打造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示范区、全省科技成果交易示范区,争创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

争当“7个”领域“排头兵”

11月20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在合肥举办。围绕“长三角的行动与梦想”主题,安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指出,合肥要聚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全国重要的战新产业集聚地、改革开放新高地、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生态高地,努力让科技创新顶天立地、市场主体铺天盖地、生态环境蓝天绿地、百姓生活欢天喜地。

区委四届十四次全会提出,包河将以更高站位向东看、谋跨越,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奋力在“两个坚持”“两个更大”中勇当区域创新、经济发展、一体发展、绿色发展、城市建管、基层治理、党的建设等7个领域“排头兵”,为全市乃至全省发展大局作足更大贡献。

站在“十三五”与“十四五”的交汇点,包河正努力为合肥市“全年过万亿”目标,为实现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全省首个现代化中心城区目标全力前行!

(孙叶 王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