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滨湖聚焦

垃圾分类进入法治时代 今天你“分”了吗

编辑日期:2020/12/4 10:07:19   作者:新闻中心   

12月1日,《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这标志着合肥生活垃圾分类步入法治时代,由“倡议分类”变为“强制分类”。2016年垃圾分类试点以来,我区发力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采用“四轮驱动”全面促进全区垃圾分类工作提速升档。截至目前,区城管局已全面启动1200个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建设,居民也逐渐形成垃圾分类好习惯,携手共建和美包河。

“垃圾桶”下岗 集中“投放站”上岗

11月30日早上9点,在方兴社区徽盐世纪广场小区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居民陈建宏正熟练地进行着垃圾的分类投放:鱼骨头放厨余垃圾,牛奶盒洗干净是可回收物,用过的餐巾纸投到其他垃圾箱。“刚开始不太分得清各类垃圾,经过一个月的熟悉,现在都能搞懂了。我家小孙子也跟着学,每次扔垃圾,他还主动帮我分。”陈建宏说。

徽盐世纪广场作为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示范小区,于今年10月31日开始“撤桶并点、定时定点”进行垃圾分类管理。小区内设有一座超A类垃圾分类投放点,每天6:00-9:00、18:00-21:00居民可以定时投放生活垃圾。里面分为投放区、清洗区和宣教区,还配备了空调、电视、洗手池、除臭等设施,一天消毒4次,干干净净没有异味。目前我区已有文一名门湖语、徽盐世纪广场、四季经典园、山水东苑全面实行,其余小区将在12月1日后陆续施行。

市民对分类集中投放点的印象停留在脏乱差、臭味难闻上,垃圾分类投放点项目推进中难免遇到群众反对、投诉。推进投放点建设运营中,在区城管局的指导下,方兴社区开创了“物业主导+居民自治”的新模式,由居民区党组织和物业公司牵头进行投放点选址工作,通过不低于80%的入户宣传、召开楼栋党员见面会等方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并在科学选址的基础上充分征询居民代表的意见,立足小区风格优化投放点设计方案,让生活垃圾分类定时投放点成为了小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试点小区各楼栋前的垃圾桶全部“下岗”了,溢出来的垃圾不见了,天气热时飘散的难闻气味也成为了历史,如今小区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

今年,我区已推进第一批200个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站点建设,覆盖包公、同安、望湖、芜湖路、义城、淝河镇、方兴7个街镇(大社区)约89个小区,其中77处点位完成建设,61处点位完成焊接待吊装。与此同时,第二批约1000个投放点由区城管局制定相关建设规范标准,属地街镇(大社区)参照前期经验自主开展。

塑料打包.jpg

塑料打包

废纸打包 4-叉车、码放.jpg

废纸打包

IMG_20180606_144608.jpg

电动车转运可回收垃圾

垃圾去哪儿了?全链条“闭环”管理

垃圾分类后,如何做好垃圾中转的密闭化和无害化?目前,我区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工程正有序推进。升级改造后的垃圾中转站,将增设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扩容冲洗废水处理能力及水气排放检测系统,同时添置垃圾运转车辆、厨余垃圾收集车等,配备新型压缩设备和垃圾箱。“升级后的中转站,将更好地适应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的需要,实现垃圾收运工作容器化、机械化、密闭化和现代化,为市民创造更加舒心惬意的生活环境。”区城管局环管科科长吴琼介绍。

回收的垃圾都去哪儿了呢?区城管局进一步完善后端处置链条,将垃圾变废为宝。日前记者在福桂苑采访时看到,早晨七点半,环卫分拣员张路广骑着纯电动转运车,将可回收物收集柜内的再生资源放入车内,运输至再生资源暂存点进行初步分拣。

“为了便于居民投递操作,在前端环节简化投放种类,居民只需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分别投入不同的垃圾桶内即可,不需要将每类垃圾分的太细。”张路广介绍说。随后,记者跟随张路广来到位于罍街东侧的再生资源暂存点,张路广熟练的将居民投递的可回收物根据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织物类、电器等大类进行第一次粗分和打包。

“这些粗分后的垃圾还需要进一步细分。”北京环卫企业负责人胡毅熠介绍说:“我们在肥西县建有大型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在这里可回收物还将被进一步细分。”据介绍,回收后的可回收物按照分类标准及品类、品质、规格要求,集中进行专业化分类挑选、储存、拆解、打包等。如纸类会被细分为报纸、书本、铜版纸、黄板纸、废纸等,塑料会被细分为软塑、杂塑、硬塑等,经过一道道精细分拣后,打包好的可回收物就可以运往全国各地的资源化利用基地进行深加工,实现变废为宝。

目前,我区新建了包河区装修建筑垃圾处理厂,该厂位于小仓房大型生活垃圾中转站北侧,占地10亩、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计划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还新建了淝河镇大强路睦邻中心、大圩镇、包河区政府食堂等3座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点。这些垃圾处理点的投入使用,让后端处置链条更加完善,有利于垃圾回收后的集中处理、变废为宝,分类的价值也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收集站点.JPG

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

投放点门口的手工作品.JPG

手工作品宣传分类投放

投放点的洗手台.JPG

投放点内的洗手台

潜移默化 垃圾分类成生活“新常态”

对于习惯了在扔垃圾时“一袋走天下”的大部分居民来说,分类意识的培养引导是普及垃圾分类的最重要前提。

11月22日上午,安徽省首座以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大型科普展示馆——包河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展示馆在我区揭牌,该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号召居民积极加入垃圾分类和减量行动。该馆位于滨湖新区玉龙路与洞庭湖路交口西北角,本身即是一座废弃建筑再利用,原建筑为停用闲置的垃圾中转站,面积约650平方米,通过内部隔层、更新改造、布展设计,蜕变为两层展厅,布展面积近1000平方米。展馆分为“重新认识生活垃圾”、“奇妙的垃圾分类”、“快乐分类魔法乐园”、“垃圾分类?让世界更美好”四大板块,是一座融入科技元素,集科普宣教、趣味互动、环保手工制作展示为一体寓教于乐的科普馆。

我区将依托垃圾分类科普展示馆,持续开展“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美丽包河”系列主题宣教活动,让公众切身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群众牢固树立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环保理念,推动环境保护,共享城市之美。

垃圾分类意识要从娃娃抓起。除了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进工地、进机关等举措,我区垃圾分类宣教物资采购项目已完成招标,其中包含8万本、两大类垃圾分类读物编写,一类是垃圾分类绘本,以图文并茂、寓教于乐的形式向少儿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一类是垃圾分类读本,面向中小学生普及垃圾分类意义。区城管局还与区教体局联合成立垃圾分类教材编写小组,结合垃圾分类专业知识及一线教学经验,量身打造符合少儿及中小学生的垃圾分类教材。

垃圾分类是城市管理中的一件“关键小事”,关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关乎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我区在垃圾分类上动脑筋、多试点,踩上基层“智治”节拍,逐步破解城市的“垃圾困局”,引领了绿色生活新时尚。 (刘环环 毛娴静 代震 程伟/文图)

宣传垃圾分类 走进企业工地.JPG

垃圾分类进企业工地

市民参观科普馆.jpg

市民参观垃圾分类科普展示馆

微信图片_20201202102813.jpg

垃圾分类进小区

QQ图片202012040957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