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小使者向小行为说“不”
钜惠享不停 葡萄吃出“爱心味”
图片新闻
复绿复植 派河大堤重披“绿衣”
科研老兵致力宣讲 赤阑桥畔传播正能量
期刊
>>内容

科研老兵致力宣讲 赤阑桥畔传播正能量

【 字体: 】  【2020/8/21 10:07:00】  【作者/来源 新闻中心】  【关闭窗口

位于宿松路上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49号楼里,住着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他是我军第一代从事核武器试验和检验的知识分子,也曾是某导弹部队的总工程师。老人名叫汪瀚,军队转业干部,残疾军人退役,1960年8月入伍、1986年11月退役,196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虽已年过八旬,头发花白,略有驼背,但是汪老如今仍站在理论宣讲最前线,用自己的故事传播爱国正能量。

萌芽:一颗科研的种子

汪瀚的祖父是满清举人,曾与外祖父一同求学于民国时期法政学堂。父亲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母亲曾任职于国民政府考试院,三位舅舅就读清华大学,他的家庭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书香世家”。

因战乱,汪瀚的祖父将家人从北京送到了舒城,汪瀚也出生于这座小城。此后,随着战事的激烈,年幼的汪瀚随着父母背井离乡,一路辗转,躲避战乱。

生活颠沛,但家人并未忽视给孩子的教育。“祖母每天会给我们讲岳母刺字、孟母三迁、木兰从军等故事,祖父还会给我们读报纸,说新闻,让我们了解战事。”当听到美国在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时,年仅8岁的汪瀚深受触动:如果我们也有原子弹,是不是就再不会被欺负!

家人给了汪瀚最好的言传身教。三位舅舅毕业后从昆明徒步奔赴延安,小姑姑更是在读书时代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革命。

志愿:就是搞核武器

1955年,汪瀚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1960年,凭借过硬的功底和坚定的信念,汪瀚成为我军核基地的第一批大学生。

“我的志愿就是到部队去,去搞核武器。”汪老说。西北的生活是艰苦的,6月开始下大雪,一年有十个月要穿棉衣,还要忍受高原缺氧的痛苦。晚上住在帐篷里,冷的像冰窖。野外的午餐,一碗大米饭,一盘圆白菜,但是汪瀚和战友们谁也没有喊一声苦。

除了身体意志的磨砺,汪瀚和战友们还要攻克一个又一个的科研难题。

读书时代的汪瀚主攻电子物理,到达基地后,汪瀚受命转攻爆轰物理,并着手从事脉冲X射线爆轰照相实验工作。“当时真的难啊!连研究原子弹的设备,都要从零开始。”但汪瀚和战友们的心中憋着一团火:要早日把原子弹研制出来,填补空白,加强国防!

1963年5月,汪瀚成为了试验工作骨干,还当上了“放炮司令”。一次例行试验检查中,汪瀚险些遇到意外,遭到了高伏特的高压电击,万幸捡回了一条命。

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腾空的蘑菇云里凝聚了我们多少人的心血啊,当时恨不得高呼,我们中国人也能造原子弹了!”汪老回忆说。

不悔:赤阑桥畔新舞台

80年代初期,由于核辐射的影响,汪老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领导和医生的强烈建议下,离开了心爱的核事业。1987年,转业到地方的汪瀚来到中国科大,先后从事实验室管理、思想政治等工作。前两年,芜湖路街道街道筹备并组建了“赤阑桥讲师团”,挖掘汪老成为讲师成员。

“人活着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还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芜湖路街道赤阑桥党群服务中心的党群议事厅里,汪瀚正在向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年轻党员们讲述自己上世纪从事核武器试验的经历。

如今83岁的他,作为“赤阑桥”讲师,奋斗在赤阑桥畔,在机关单位、校园等场所,用朴素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传播爱国正能量,为时代新人立心铸魂。“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在宣讲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汪瀚说。

(徐汐颜 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