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滨湖聚焦

多元化养老温暖最美“夕阳红”

编辑日期:2020/5/29 9:05:38   作者:新闻中心   

“日常生活有人照料,生病了能享受专业的医疗,居住条件越来越适老”,这是很多老人对晚年生活最朴素的梦想。如何让老年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近年来,我区深耕养老服务业发展,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品质,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逐步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唱响包河养老“夕阳红”。

1.png

居家养老服务站定期组织老人开展书法绘画等文娱活动

嵌入式社区照护:让老人不离开“家”

5月5日一早,闫奶奶收拾好随身衣物,跟着女儿离开了居住了4天的包公街道社区老年人托养中心,该中心是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三级中心”之一。“宋护士长,我这几天出差,妈妈麻烦你们了,你们每天记录她的情况拍视频给我,照顾地很用心,我很放心,和妈妈商量了下,十一期间再过来。”84岁的闫奶奶一直和女儿居住,老人上了年纪,女儿每次出远门谁来照顾母亲成了一个难题。

2.png

护工为老人做按摩

2019年,闫奶奶所在的包公街道雨花桥社区探索建立“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引入了居家养老服务站,老社居委600平方米的办公楼改造成居家养老服务站,并引入爱康护养老服务中心,聘请康复师、社工、护士、护工等专业人才,提供长期照料、短期托养等服务,闫奶奶此次所预定的就是“短期托养”项目。

养老不离家,是很多老人的愿望。社区嵌入式的养老服务中心,依托社区辐射周边小区,重点为社区失能失智老年人以及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综合性照料服务。“针对有入住需求的老人,由老人提供3个月内体检报告,我们再入户评估,确定照护等级及收费标准。”托养中心护士长宋瑶介绍,对入住的老人我们会有24小时专业陪护,对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助浴服务,同时指导用药,协助康复理疗等,给予社区户籍老人及高龄老人一定的折扣优惠。目前包公街道社区老年人托养中心所提供的服务可辐射周边社区20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去年托养中心营业后,很多老人到街道了解情况,办理入托。

而在滨湖世纪社区,社区还通过制定出台《滨湖世纪社区康复养老服务差异化补贴政策》,规范社区养老。该社区以辖区内和园居家养老中心为平台,为辖区户籍老年人和非户籍老年人分别提供了两种康复养老服务差异化补贴标准,项目包括中心托养照料、日间照料、专业居家护理、中医理疗、专业康复治疗等五大服务。有需求的老人提出申请,社区通过资格审核、上门开展身体评估、家庭困难等级鉴定确定补贴程度,多种因素将老年人分为三类标准补贴,分别优惠20%至70%;针对辖区户籍地低保“老人”提供所有项目免费服务,大大减轻了辖区居民养老的经济负担,让每位老年人的生活都能有保障、有品质、有温度。

3.png

社区食堂让老人就餐更方便

医养融合:让医养康养一体化

“每天常规两次吸氧,每次吸氧半小时,夜间如出现气压比较低,呼吸困难的情况,增加吸氧次数。”5月20日下午3点,住在位于包河经开区的长江养老护理院的俞奶奶开始她的吸氧时间。今年89岁的俞奶奶是一名慢阻肺患者,之前在家中养老时,吸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家人。“一方面家里买吸氧的机器不便宜,另一方便家用吸氧机的纯度也达不到医院的标准。住进养老院就不一样了,医生就在身边服务,医疗器械也是专业的,孩子们来看我也很方便,说实话,比家里好。”俞奶奶说。

区民政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区户籍人口67.9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0.23万人,占全区户籍总人口数的15%。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困扰老年人的养老和就医难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迫切需要科学便捷的护理服务。实际上长江养老护理院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说法,目前该院有老人近百名,只有约1/3的老人是可以自理的老人。“考虑到这种需要,近年来,我们一直尝试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将医疗资源与养老机构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专业护理人员短缺、专业化服务水平低的问题。”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2018年开始对外运营、2019年9月选址装修开放,长江养老护理院一直以来都是依托合肥长江医院医疗资源,医生24小时值班,所有护士都是持证上岗,护工也会定期培训。”长江养老护理院院长助理陈淑娟介绍,该院还设有中医保健康复、医学检验、彩超室、CT室等一系列专业医疗科室。“可以说,我们可以提供传统养老机构无法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又兼顾了医院不能兼顾的老人日常生活照料。”陈淑娟说。

4.png

专业医生指导老人健康生活

记者还了解到,同样位于滨湖新区的安徽省立医院老年医学康复中心项目,则积极探索“医疗机构+养老”的模式。该项目投资40个亿,占地332亩,建成后的康复中心将集老年养护中心、集团医疗中心、老年病慢病康复中心、老年病研究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学院、老年公寓等8大功能板块,内容涵盖医疗、康复、养护、居住、教学、体检、办公、科研等8个领域,对老年人疾病治疗及健康养护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

5.png

6.png

7.png

养老院配备的专业医疗设备和功能齐全的房间

智慧养老:让线上线下服务全覆盖

“李爷爷,这个手环您戴上,有需要按一下,我们收到通知就会过来”。5月15日,方兴社区工作人员宁姝娴来到辖区康园小区孤寡老人家中,送上了有“一键呼救定位”功能的智能手环,随之赠上的还有社区“暖心”工程项目提供的免费助医项目、每月1次的家政服务以及价值200元的养老服务券。“我这肢体有点残疾,平时志愿者会定期上门看我,以后有突发情况我可以用手环呼叫,也免得孩子们总担心我。等疫情过去养老中心开放了,我再去听听课,唱唱歌,再用养老服务券去吃饭、洗澡、理发,生活是越发充实了”。李爷爷不住地感谢。

8.png

“一键求救定位”智能手环

如果说“嵌入式”社区养老和“医养结合”是将养老院搬进社区、将医院搬进养老院,智慧养老则是用科技延伸养老服务的触角。近年来,我区依托社区“两级中心”推动养老综合体建设,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坚持市场化方向,采取“公建民营”的运作方式,鼓励运营商在承担政府基本公共养老服务基础上,开展老年人能力及需求评估,精准定位辖区养老服务需求,运用市场化方式开展有偿服务,充分激发运营活力。培育引进了佰家伴、金玫瑰、爱康护、静安、福康通、烛光妈妈等一批本土养老服务组织,不断提升养老品质,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9.png

使用养老服务券理发

“我们依托智慧社区信息管理平台,在养老模块开发了智慧养老信息系统,建立大数据平台,采购了智能养老类产品10多个门类50多种智能硬件。一方面我们通过养老信息平台对辖区内的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和链接,对老年人服务需求进行转介,通过线下站点和服务商具体承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形式,实现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另一方面将物联网设备终端、人工智能设施设备集成到智慧养老平台,通过智能终端设备链接子女和服务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24小时安全监测和紧急救援、远程监护、远程健康管理服务。实现智慧社区居家养老,让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高端养老服务。此外,为实现‘医养结合’的目的,我们将卫生服务中心与居家养老中心建设在一起,打通绿色通道,实现‘老有所医’”。方兴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凯简单举例,疫情期间各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工作人员就通过智慧化平台提供的数据了解老人需求,为他们提供生活品代购,以及家庭医生互联上门服务购药等服务。为了更好地满足辖区居民健康需求,打造更为便捷地医疗服务,方兴社区还引进了专业化的康复医疗中心,未来将可以为慢性病、老年病以及疾病治疗后恢复期、慢性期康复患者提供医学康复服务。

10.png

社区里的智慧养老平台

2019年我区启动实施特殊困难老人家庭智慧化服务工程,摸排认定了80户智慧化服务老年人家庭。通过公开招标,采购智慧化养老服务机构,采取“智慧服务平台+智慧养老设备+服务团队+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打造“技术精度+人文精度”相结合的智慧居家养老床位。为80户符合条件的老人家庭安装了智能监测主机、生命体征监测床垫、红外智能传感设备等16项智慧产品,提供健康监测、生活照料、情感陪护、紧急救援等智慧化服务。

政府兜底,同时盘活资源、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目前我区已建成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个,在芜湖路街道、大圩镇、烟墩街道、滨湖世纪社区、方兴社区、万年埠街道6个街镇,10个社区试点推进智慧养老,初步形成了“1+6+10”综合试点格局。

文/徐汐颜 包育晓 王修虎

图/谢文君 徐汐颜

版面设计/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