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休闲

宁静之美

编辑日期:2019/12/30 9:39:42   作者:新闻中心   

路边两只鸟静静地蹲在那里,头不时扭动,似乎在窃窃私语。我去邮局要经过它们面前,怕打扰它们,便远远绕开。走过十几米后,回头看它们还在那儿,我很高兴。鸟是生活在树上的动物,能在路边的马路牙上站一会儿,必是有什么事儿,同时也是出于对人的信任,无谓地惊动它们是不应该的。

一次去杭州灵隐寺,一棵树下的草地上有一只松鼠在津津有味地吃东西,样子憨态可掬,我们和另一伙游人都怕惊动它,停下来欣赏了一会儿,带着微笑尽量离它远一点悄悄地走了过去。

动物需要宁静,人更如此,有多少人在闹市中走过后,为寻求一片心灵的栖息地选择了隐居。最著名的是陶渊明,他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充分表现了他喜欢宁静,不爱热闹的性情。宋代的林和靖也如此,隐居杭州孤山,不婚不仕,终日种梅养鹤,被称为“梅妻鹤子”,死后被谥为“和靖先生。”王维购买了宋之问的蓝田别墅,经常住在那儿,为的也是求得一份宁静,他的《鸟鸣涧》就写出了这份难得的静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外国人也喜欢宁静,梭罗就在瓦尔登湖独居了两年,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生活得更简单,独自住在一只桶里,当国王亚历山大去看望他,问他需要什么时,他说:“请站开一点,不要挡住我的阳光。”亚历山大的随从们嘲笑第欧根尼的傲慢和迂腐,亚历山大却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一定做第欧根尼。”这是因为第欧根尼可以选择自己自在宁静的生活。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和一位长者去找一个人,到她住的地方后,院门开着,我们直接进了院子,她正静静地坐在窗后的桌旁,样子恬静怡然。长者立即止住脚步,看了一会儿说:“我们回吧。”声音很轻,似乎怕惊动她。我当时十分不解,后来在一次静思被打搅后,突然想到这一幕,知道了长者的用心,很是感动和敬佩。

观棋不语,看垂钓也如此,唐代胡令能有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哲学认为,万事万物无不处在时刻的运动中,静止只是相对和表面的。但正是这表面和相对的静止才让世界变得美丽祥和、可以触摸。让人能仔细地观察世界、观照内心,倾听万籁之声,欣赏万物之美,在和谐与宁静中感受到宽松和愉悦、幸福和诗意。

雨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