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勇立潮头,争当头雁——改革开放40周年之成长记

从南淝河“装卸工”到合肥港“技术咖”

余华友:“老码头”见证合肥通江达海梦渐圆

编辑日期:2018/12/14 11:12:03   作者:新闻中心   

走进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排排集装箱整齐地摆放在堆场上,两台岸桥正在轨道吊上装卸作业,一派繁忙景象。

在30米高的场桥上,今年53岁的港口设备保障部副经理余华友正在指导维修工人对场桥设备进行维修检测。作为一名南淝河“老码头”,三十年来,余华友从一名普通的装卸工,成长为合肥港集装箱码头港机设备保障的“技术指导”,去年还当选为合肥市十六届人大代表。余华友个人的成长经历,也见证了合肥港发展的历史。

爱钻研的装卸工完成“人生逆袭”

1987年5月,22岁的余华友来到巢湖路的二码头,成为一名装卸工,每天肩扛手抬,搬运装卸货品,凭力气干活挣钱。“通过水运,各种咸货、粮食、棉花、橡胶等货物源源不断往来合肥。”余华友回忆。

余华友工作的二码头,既有客运也有货运,客运码头为合肥周边如含山、三河、无为等地的农副产品交易提供船舶运能。当时虽然水运发达,但是运能与如今相比,则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候二码头只有2台8吨吊车,和1台5吨的吊车,船舶以木头船和水泥船为主,铁板船都很少见。”余华友回忆,“南淝河上最大的船才127吨。一个拖头拖10条船,整个船队只能运1000多吨,需要40多个人操作。如今,合肥港的船舶运能已经达到2000吨,只需要三四个人驾驶。”

在二码头当了4年搬运工后,余华友成了一名码头维修工。后来,随着二码头的拆迁,新港码头的建成,余华友又转战新港码头。2010年底,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成立,余华友来到这里,成为合肥港的一名港机维修工,“合肥终于有了自己的集装箱码头!”余华友和工友们掩盖不住地兴奋。

刚到合肥港,由于以前只修理过小港机,对集装箱码头的岸桥、场桥等设备的修理经验为零,为了掌握修理技术,余华友经常与厂家沟通、查阅资料,积极去外地培训学习,每一次设备发生故障,余华友都用心记录,通过刻苦的钻研、学习,当时46岁的余华友用了近3年时间终于熟练掌握了集装箱码头所有港机的维修技术,从一名普通的修理工成为设备保障部的副经理。

见证合肥港成为

最大长江内河集装箱港口

谈起在合肥港工作的第一年,余华友记忆犹新。“当时公司第一年定下的目标是5千标箱,结果当年就完成5万标箱的吞吐量。”

作为长江支流航道上最大的内河集装箱港口,自2010年底开港运营以来,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集装箱吞吐量始终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20万标箱,2017年突破26万标箱,今年有望突破30万标箱。“每年增速都在30%左右,处在全国内河航运的前列。”合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建良介绍。如今,这里以水运物流为基础,不断拓展集装箱装卸及港口理货为主的临港物流业务,已初步形成包括白色家电、车辆、钢材等在内的物流产业供应链。

从当初的咸货、粮食、棉花到如今的江淮汽车、美菱冰箱、佳通轮胎,集装箱里的货源结构也悄然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得益于全省良好的内外贸形势,合肥的汽车和白色家电形成较大外贸集装箱生成量,加上外贸航线带动和成熟的港口物流环境,推动了合肥港吞吐量不断增长。依托合肥港打造的物流园,也在今年10月初成功跻身第二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

如今,中外多家班轮公司、支线驳船公司、货代公司、各类物流公司纷纷进驻合肥港,逐步形成品牌和集聚效应,带动港口产业转型升级,从合肥前往芜湖、南京、上海等港口的航线班轮密度每天有8—10航次,通过中转,航线基本覆盖全球所有海港的基本港,货物可达国内沿海及世界各主要港口,真正实现了通江达海。

(叶玉庭 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