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动态

张健:让“彩虹”音乐走向国际

编辑日期:2018/5/25 10:10:11   作者:新闻中心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生命活力、也最美丽的语言。

每周二到周五,76岁的张健老人都会准时出现在包公街道包河社区睦邻中心。作为该社区“彩虹合唱团”的老师,她不仅教会了很多“音盲”老人识谱唱乐,丰富了大家晚年生活,更是带着合唱团把中国老人的精气神唱出了国门。

张健1959年进入安徽师范学院艺术系就读(后并入安徽艺术学院音乐系音师专业),在那个热血奋斗的年代,短短2年时间,她学习了基本乐科、声乐、钢琴、二胡、合唱指挥、素描等十几门学科。“时间有限,很多专业只能蜻蜓点水,略知一二。”说起过往,老人略感遗憾。

2002年,在音乐教育岗位上工作了41年的张健老人退休了。回归家庭的她本想去老年大学“充充电”,没想到却开启了新的教学生涯,只不过这一次的教学对象从孩子变成了老年人。16年里,她先后担任了38所、43所、江汽厂、省电力、省建行等多所老年大学的合唱教师,仅在省妇儿中心老年艺术学院就从教14年。前几年,年龄渐长的她卸下其他教学工作,来到了家门口的包河社区,组建起社区老年合唱团——“彩虹合唱团”,和热爱歌唱的朋友们继续歌唱。

“‘彩虹’的名字源于一次比赛。”团里的老人们告诉记者,2009年,团队成立不久就应邀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中老年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文艺会演,演唱曲目中正巧就有一首《雨后彩虹》。大家当即提议,“团队就叫‘彩虹合唱团’吧,既体现出大家经历了人生的磨练,也展示我们雨后彩虹般开始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那次比赛,合唱团在40多个参赛团体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张老师负责任又严格,年轻时我们读书少,内心很渴望汲取更多知识,她在课堂上不仅教我们识谱,还会讲述歌曲创作背景、年代,深层次的文化意义等,拓展我们视野,让我受益匪浅。”从“音盲”到如今合唱团女中音,女中音声部部长蔡昌平阿姨笑称自己一路过关斩将。至今,在这个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集体里,每个人都坚持预习、学习、复习的良好习惯。队员们用最真挚地态度歌唱,也收获了许多荣誉。从2010年开始,彩虹合唱团先后出访韩国、俄罗斯、西欧、英国、瑞典等十几个国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歌唱,也登上过诺贝尔颁奖舞台,曾用瑞典语和各国朋友一起唱《欢乐颂》、用英语演唱《You Raise Me Up》。老人最记忆犹新的是,在俄罗斯用俄语唱起前苏联歌曲《祖国进行曲》时,全场振奋一起合唱,演出后外国友人拉着团员的手真诚地说:“你们的歌,唱到我们心坎里了”。

“张老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奉献让人感动,而她乐观负责的态度更让人为之动容。”包河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老人的儿子遭遇车祸截肢,那时距离半年前就定好的维也纳演出仅有1个月时间。为了不耽误排练,老人课后送饭去医院,并积极为儿子找好康复医院,按时和全团一起飞抵维也纳完成演出任务。乐观已然融入了这个家庭的血液中,2017年,意外骨折的张老石膏撤掉两个月就带着轮椅和拐杖飞去了瑞典,完成了比赛。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古稀之年,张老说:“只要身体可以,我会义无反顾带大家一直唱下去。”

(包育晓 高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