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生活

新开局——朝着转型升级“跑”起来

首季经济“成绩表”出炉 高质量发展成主线

编辑日期:2018/5/18 10:16:16   作者:新闻中心   

一系列统计数据尽显我区经济新开局“稳”字当头、开篇向好——一季度,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3.58亿元,增速与全国基本持平。财政收入25.5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19.63%;规上工业增加值25.15亿元,同比增长15.1%;战新产值19.62亿元,招商引资总量71.5亿元……

质态好、结构优、活力强。“成绩单”显示,一季度,我区产业升级特征明显,先进制造业水平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主的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我区产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一季度,全区“大新专”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2.21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占比高达68.13%;创新创业、城市建设等六大专项工程中,幸福城市工程完成投资达11.58亿元。与此同时,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5%,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4.9%,经济新气质显现。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今年以来,在包河经开区,安凯、巨一、聚能新能源等大中企业满负荷生产、零库存销售、市场产销两旺。这背后,折射出我区产业转型初见成效。

一季度,全区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5.15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超全市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城区第1;完成工业总产值116.59亿元,同比增长16.99%。其中,区统工业完成产值62.81亿元,同比增长17.02%。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6.53亿元,同比增长5%。

顺应智能制造发展趋势,我区力推重点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一季度,数字创意企业首次进入战新企业库。目前,全区35家战新企业中,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产业占比近1/3,高端装备和生物产业占比近1/4。在年度新增的9家战新企业中,麦稻之星、宏实光机电、润杰数控等3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和中建材粉体、迈特机械等2家节能环保企业,势头尤为抢眼。

不可否认,平台是确保新常态下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的“硬通货”,其数量和质量在未来区域竞争中至关重要。新起点上,我区全面推动“五大平台”建设,产业平台蓬勃兴起、创新平台迸发活力、金融平台厚积薄发、政策平台精准发力、社区治理和生活服务平台有口皆碑,“产城一体”最大优势更加突出,“宜居宜业”品牌效应加速释放。

伴随深入开展“机器换人”计划、开发智能生产线、建设数字车间,我区同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当前,在合工大智能院等平台建设的支撑下,企业智能技术转化应用和产品创新速度大大加快,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高端制造渐成“气候”。

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我区主导科技、金融、文化融合发展,积极引进建设复旦大学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合肥基地等协同创新平台,勇当合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先锋,加速滨湖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由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利润中心升级。

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我区一并建立了“技术改造、技术中心、品牌质量”培育项目库,跟踪服务入库企业,围绕“8+X”重点产业,紧盯投资额度高、产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产业管理度高的项目,精准发力,“组合拳”出击。

新时代,新获得。我区创新驱动效应明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综合来看,全区经济呈现出平稳运行和质量效益提升互促并进的局面,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包容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区发改局相关相关负责人介绍。

聚焦“头雁工程”,聚力“千亿城区”,抢抓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窗口期、机遇期,我区还加大政策引导,强化培育扶持,着力推进质量、动力、效率“三大变革”,探索服务业优先战略和制造业升级战略,逐步建立起现代产业体系。

(王嫣然 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