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动态

南淝河畔,最后的装卸工

编辑日期:2018/5/18 9:59:52   作者:新闻中心   

在南淝河岸边、包公街道巢湖路南淝河沿岸附近,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位老人“出没”在附近。这位老人就是戴家义,今年91岁高龄,是合肥水运最后一批装卸工人。

戴老常去的地方是曾被称为“二码头”的巢湖路码头。上世纪90年代前,合肥的运输,尤其是货运。主要依靠水运。那时机械运作并不发达,货来货往离不开装卸工的人力运输。从1958年当上装卸工,戴老一背就是30多年。“最开始码头就是用两个土墩隔开,再延伸到几个泊口。那是,老码头已经很有名了,这周围还有铜陵路码头、坝上街码头等几个大码头,许多货主和工厂还自建了不少码头。”戴老回忆起往事,不无自豪。1958年,因为码头亟待发展,从肥西、长丰等地招来500多名工人,组建专业装卸队伍,他就是其中之一。

“红糖、六安瓜片、砂石、棉花、水泥、钢材……什么货物我都背过。最初没有吊车,我们要背着每袋平均230斤重的货物走30多个台阶上岸,再运往仓库。一船货600吨,20多人要背整整两天。”老人记忆犹新。货物急着进仓、货船等着入港,装卸时工人们经常连饭也顾不上吃。

1959年,由于工作能力突出,戴家义当选为安徽省劳动模范。七八十年代,合肥70%的货物都通过南淝河运输,而运往上海、江浙等地的货物也在此中转,码头日益繁华。戴老当上了装卸队指导员,老伴也进入新成立的家属队帮忙。一包货4毛钱,两人用背货养活了一家五口,装卸队工人们也从住茅草房慢慢盖起砖房,直至楼房,也就是今天的航运南村社区老装卸队宿舍。

临河而立,放眼望去,仿佛还能看到当年川流不息的南淝河,千帆略过;悠悠风过时,好像还能听到船工的号角,人流如织。“合肥是古代唯一以转运货物为主的省会,隋唐时期,合肥周边的粮食等经济产品都是通过水运抵达京师,便利的交通,成就了合肥的繁华;宋元时期,合肥延续了‘水运中转站’的作用;至明清,合肥已发展成为江淮之间重要的漕运转运地。”合肥市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978年前,合肥港口吞吐量约50万吨,还开过一些客运航线,缓解了当时客运紧张的局面。

尽管后来综合考量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南淝河上游所有码头被关停,但合肥水运却依然发展迅猛,合肥港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皖中最大水路货运集散地,成为集装卸、堆存、仓储和中转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如今的合肥港更是“通江达海”。

90年代之后,码头逐渐全机械化操作,繁忙的水运码头再难见到装卸工的身影,曾被广为人知的航运巷“二码头”也逐渐被遗忘。今年,航运巷所在的航运南村社区文化寻根项目,正着力打造码头水运文化的主题街巷,重塑历史记忆。城市化进程中会有旧物消亡,但水运发展历史及为城市发展奉献过一生的人们应该被铭记。

(包育晓 王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