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滨湖聚焦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编辑日期:2018/5/4 9:39:37   作者:新闻中心   

 

2017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春贺词中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寄语全国人民,既饱含人民情怀,又催人奋进,激荡光荣与梦想,点燃了亿万人民在新时代奋发向前的激情。

劳动创造美好,奋斗带来幸福。又是一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本期特聚焦全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无论是技术工人还是人民教师,是文创达人或是残疾人协理员,从幕后到台前,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他们无不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动车“女门神”:为乘客守好“安全大门”

女门神.JPG

4月27日上午,在南京动车段合肥南动车运用所的检修库中,3列动车正停放于此等待检修养护,机械师们奔走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对车顶、车内和车底进行细致检查。在一众男机械师中,负责车门检修保养的5位女生显得十分“抢眼”。

“动车行驶过程中,车门上一个小小的故障都可能造成紧急停车,给乘客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运用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3月,合肥南动车运用所率先在全国探索成立了一支车门检修专业化队伍,如今这支队伍由杨雪、陈莹莹、陈璇、李会会、荣蓉5名女生组成,组员最大年龄不超过25岁,在男职工占据大多数的动车所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出生于1995年的杨雪是车门维修组的组长,也是其他组员的“入门师傅”,年纪轻轻就获得过集团公司“三八”红旗手的荣誉,还参加过南京动车段技能大比武。当天,杨雪需要带领组员对库内3列动车共82扇车门进行检修,确保动车按时“出库”。

一支手电筒、一双手套、一顶安全帽,杨雪和其他组员们常常在车厢内一待就是一整天,逐个将车门拆分开来,清理干净,涂抹油脂,然后进行故障排查。相较于其他检修岗位,车门检修工作更需要细心和耐力。“以CRH380B型动车组为例,在无电状态下,每扇车门检修保养大约需耗时四五十分钟,其中车门胶条的保养就占据了一大半的时间。”杨雪介绍,“列车高速运行时,车门胶条容易沾染上灰尘和异物,必须及时清理干净,抹上润滑脂,才能确保车厢气密性。”

作为一支新成立不久的检修小组,杨雪和组员们根据车门结构特点,在日常实践中总结摸索出了“清、刮、剔、擦、抹、查、测”的“七字”作业法和“听、摸、动”“三字”故障排查法。此外,还积极收集车门故障案例,每天开展一次现场“故障分析研讨会”,提升组员故障处理技能,成功将车门故障率降低40%。

每一列动车组安全运行的背后都有这样一群人日夜守候,杨雪和她的车门维修组被同事亲切地称为动车“女门神”,“我们最大的追求就是看到旅客乘坐着我们检修的动车平安出行!”杨雪笑着说。

(杜静 余磊)

 

门小雷:唱响“文化+科技”的“好声音”

门小雷.jpg

毕业迄今,门小雷在安达创展从事创作设计已经12个年头了。凭借对数字媒体在展馆应用的深入探索和把握,他前后参与设计创作50余家科技文博展馆的影视动画。2017年,作为安达数字媒体创作中心创意总监,门小雷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接受表彰。

“我是2006年进入安达创展,最先在美工组任职三维动画师。”从一线做起,酷爱钻研且勤奋好学的门小雷两年后便开始独立带团队。“一个部门,我把大家分成平面、动画(二维、三维)、后期等五个专业组,协调联动,确保把正确的人才放在合适的环节,保障全产业链服务布局完整。”门小雷创新方式方法,填补了数媒设计长期以来在管理上的空白。

2014年,门小雷牵头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构建完善的现代多媒体创新设计及实施体系。门小雷表示,文创领域新知识多,更新速度也快。“所以我们汇集优秀人才,定期头脑风暴,聚焦关键技术难点,借助项目运作,加速金点子的落地应用。”

爱岗敬业、履职奉献是周围人对门小雷的一致评价。多年来,他潜心研究,并根据实际经验,总结和编纂了大批有用的问题记录簿,供同事们查阅和学习。“我希望在团队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帮助我们提升产品研发效率,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如今,以增强现实、动漫、影视剧场等新媒体展示技术为研发重点的安达创展,为全国科技馆、主题博物馆等展馆提供展览内容规划设计、展项研发制作、展览工程建设、后期运营维护全产业链专业服务,并先后设计、承建全国100余家科普文博展馆。这其中,拥有丰富专业知识、强大实践能力和扎实学习功底的门小雷功不可没。  

此外,以门小雷为代表的安达创展,在辐射、带动和影响行业媒体技术发展中起到了关键引领作用。而门小雷所在的安达数字媒体创作中心,业已发展成为我省最大规模团队,并作为最完善的媒体创作体系的代表性组织,在全国展馆媒体行业取得突出成果。

(王嫣然 钟洪亮)

胡昕:做学生学习的设计师

胡昕.jpg


左三为胡昕


面带友善的微笑,善于鼓励学生,用细心、用心和爱心投入到班级教学中……作为合肥市首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胡昕不仅在教学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在课程开发领域也有深刻的见解,所开发课程和相关理论研究多次获奖。

“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设计师、陪伴者。”胡昕对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目前作为学校博雅课程研究院的负责人,胡昕带领同伴一起研发学校主题综合课程,建构学校博雅课程体系。据了解,屯溪路小学博雅课程研究院自2015年成立,包括课程建设、课题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等。在课程建设方面,博雅课程研究院针对学生探索开展项目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重新组建项目学习小组、引发学生间充分互动,开展混合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博雅课程研究院每年还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课程可以发展教师,相信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为优秀教师。”胡昕总是乐意帮助同伴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在她的引领下,学校课程研究院的二十余位老师渐渐走上了研究之路,探索“自己的课程”。胡昕还多次在省内外上观摩课,手把手帮助青年教师备课、上课,指导的青年教师分别获得省教坛新星称号、国家级课堂教学二等奖等。

在专业追求上,胡昕一直孜孜不倦地学习探索。她曾作为安徽省唯一代表参加全国教学评比并荣获一等奖,并多次在教学比赛中夺冠。她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中,主持和参与的多项省、市级课题均已顺利结题,作品《融思维训练于阅读教学之中》《谈心簿,师生心灵沟通之桥》等文章发表在《人民教师》等国家CN刊号杂志上,《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联结儿童的当下与未来》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上,曾获得过安徽省“教坛新星”、市级师德标兵、市级先进个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包河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李文琦 周妍)


蔡玉霞:幸福路上不落一人

蔡玉霞.JPG

 

今年48岁的蔡玉霞是淝河镇残疾人联合协会副理事长。见到她时,她正在办公室里整理新一批淝河镇残疾人就业登记情况。

只有在走动时才会发现蔡玉霞的左脚微跛。“我就是一名残疾人,患小儿麻痹症落下了病根,但我不觉得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唯有认真二字。”做教师时,蔡玉霞是优秀教师、道德标兵;进入残联工作,连续三年获得合肥市“金牌职工”“技术能手”等称号。自信、乐观、坚韧,在蔡玉霞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更感染着身边的人。

2007年,蔡玉霞成为合肥市招聘的第一批残疾人协理员。“当初家里是有些反对的。”彼时,蔡玉霞已经从教师岗位上退下,家里有老人孩子要照顾,还有一间小店经营,残疾人协理员每个月仅520元的工资对于她而言并不是一个最优选择。“设立这个岗位说明助残工作越来越受关注。我小时候没能享受到很多政策,但希望能帮助到更多人。”思虑再三,蔡玉霞毅然决定投身其中,一干就是十年。

从最初全镇只有300份手填档案,到如今电脑里812名受助者整齐的归档,面对繁杂的基层工作,蔡玉霞早已有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流程,甚至在脑海里建立起了一份“账本”,能够第一时间筛选出政策对应的人群。

“没有什么工作是一开始就会的。”回想起刚到镇上,蔡玉霞不会计算机操作,就从头开始学;救助条例名目多、项目杂,她一项项熟读;残疾人帮扶工作信息不齐、设备短缺,她和同批的4名协理员骑着区残联配发的“小电驴”,跑遍整个淝河镇,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宣讲政策、申请帮助。“我和他们一样,最知道残疾人的难处。”蔡玉霞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很快,她成了附近有名的“蔡大姐”,手机里存了几百个残疾人的电话号码。“大家有困难时能找我,就是这份工作最大的意义。”蔡玉霞始终坚持,幸福路上一个不能少。

令蔡玉霞欣慰的是,如今助残政策日益健全,助残队伍日益庞大,50多项救助政策让受助者范围更广,全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也由34个人发展至60人,各项制度待遇走上正轨。

“帮扶要从物质层面提高到精神层面。”帮助残疾人打开心扉、走向社会成了蔡玉霞的新目标。2016年,包河区搭建了全省首个残疾人庇护工场,在蔡玉霞的鼓励介绍下,越来越多残疾人在这里有了工作,交到了朋友,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价值。除此之外,蔡玉霞还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带领大家外出旅游、发现特长、参加竞赛。“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蔡玉霞说。

(洪婉清 管茂雷)

 

陆忠静:从车间工人到技术骨干

陆忠静.JPG

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合肥市“岗位学雷锋标兵”,“合肥市最美农民工”……位于大圩镇的瑞星机械制造厂里,有一位全厂上下公认的“技术牛人”,他叫陆忠静。入厂20年来,他凭着自己的勤奋踏实和钻研精进,获得荣誉无数。

瑞星机械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零部件的民营企业,主要面向江汽集团、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产品。1998年,中专毕业的陆忠静来到了瑞星,从最开始普通的车工,到产品检验员、线切割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岗位,再到现在的技术部长,经过20年的磨砺和钻研,终于成长为厂里的“技术专家”和中流砥柱。在他的技术保障下,瑞星机械无一不合格产品出厂,产品年年被客户评为免检产品,年产值近8000万元。

早在2013年,瑞星为江淮生产盘式轴承座这一精密的汽车配件。陆忠静想更进一步的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便带着技术部人员连续奋战几个昼夜,摒弃了传统的“自由锻”锻造工艺,用CAD、CAE、CAM软件进行了锻造成型设计,经过上料、加热、墩粗预成型、成型、冲孔、切边、校正等工序,成功地将产品规格由Φ75×212mm减小为Φ75×150mm,每个产品节约2.1公斤的原材料。改进后的产品倍受用户欢迎,仅此一项就为瑞星每年增加近90万元的产值。

而在一次和合肥美桥公司合作生产S3转向节的过程中,产品出现了变形量大的问题。陆忠静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利用UG三维设计软件,对内孔变形量装夹点进行改进,使其均匀受力。经过陆忠静的工装改进,该产品的产能由240台/天提高到840台/天,不合格率则由10%降到4‰以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能。

“他就是个‘技术控’,节假日别人出去玩,他都泡在新华书店、科教书店里学习新技术。”这是瑞星机械管理人员唐自生对陆忠静的印象。中专毕业刚进厂里的时候,陆忠静什么也不会。从控制设备、线切割设备、加工中心设备,到UG设计软件、CPW线切割软件、CAD制图软件、MasterCAM加工软件,他全是靠业余时间自学而成。打开陆忠静的电脑,右下角的QQ标识总是闪烁不停,原来为了提高技术水平,他加入了4、50个行业相关的交流群,一有空就跟全国各地的技术人员切磋专业知识。

更难能可贵的是,“身怀绝技”的陆忠静对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同事遇到难题都可以找他解决。“上次我操作数控机床时遇到了变频器故障,陆工不光帮我解除了故障,还告诉了我他多年经验积累才摸索出来的维修思路。”模具加工操作工赵中江说,在陆忠静这种钻研和分享精神的感染下,厂里上下掀起了学习和交流技术的热潮。

“现在劳动力普遍比较短缺,智能制造是我们的转型方向。”陆忠静介绍,下一步瑞星机械打算引进全自动锻造生产线,实行无人化操作,他和技术团队将继续改进工艺,攻克技术难关,提高产品核心技术和附加值,争取更大的市场和更好的口碑。

(刘环环 杨永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