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生活

用匠心修复时光碎片

编辑日期:2018/1/12 10:01:45   作者:新闻中心   

四分五裂的碎瓷片、锈蚀变形的青铜器、残缺破损的古书画,经过一双巧手的悉心“疗伤”,得以重现古风神韵,这是文物修复的神奇。两年前,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爆互联网,让原本偏僻冷门甚至略带神秘色彩的文物修复走入大众视野。

卞正,一位90后文物修复师,已经在工作台前坐了将近一天。案台上,他正专心用刻刀处理着手中一个百余岁的胭脂盒。“对于出土的青铜器而言,通常,除锈只是第一步,之后,还要在金属表面做缓蚀、封户,让器物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具体修复过程根据文物损坏程度来定。有些,难度确实很大。”不远处,一件严重变形的汉墓编钟静静躺在角落。

文物修复,讲究三分技术七分经验,“但更需要一种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敬畏。”谈及时下风行的“工匠精神”,卞正笑了笑,“做这行,关键得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认准了,也就不回头。”择一事,守一生,这份专注执着的态度,令人钦佩。

同样源自热爱,将卞正招至麾下的徽博文化投资集团负责人感念于10年前的毅然转行,从此,一头扎进了文博领域的深海蓝天。目前,坐落包河的徽博文化投资集团下设四家专业性公司,其中,徽博文物修复研究所拥有核心力量50余人,主要从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设计、监理,可移动文物保护设计、修复以及文物复制品、文创产品、文物修复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研发。2017年,徽博文物修复研究所荣获第六届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徽博团队看来,尘封历史的遗迹,代表的是中华民族曾经抵达的文化高度,是引以为傲的精神文化养分。花大气力去修复它们、保护它们,是为了在历史接续中,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在文明延续传承中积聚前进的不竭动力。“我们这一代的责任与担当,需要情怀和坚守。”徽博团队负责人表示。

这两年,辽宁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辽宁东大杖子彩绘陶、喇嘛洞墓铁器保护修复等国家级可移动文物修复成功开展,江苏南京工人文化宫南朝遗迹迁移保护工程、浙江奉化下王渡遗址遗迹文物迁移工程等省级文物遗址搬迁顺利完成,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国家文物局上海文博基地等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开花结果,见证了徽博文物保护工作阔步向前的有力与铿锵。

从历史走向未来,强烈的文化自信点燃了创新的动力引擎。如今,借助“科技+文化”,徽博文物保护的传承和弘扬在推动,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发展在进步。而这个提供文化遗产展示的窗口里,3D打印正以其“个性化定制”和“采集数据信息无需实际接触文物”等特点,与其他20多项技术专利一起,被广泛运用于文物修复和复制保护。

令人倍感欣慰的是,2017年,中国(安徽)文物保护研究基地成功立项。这是徽博团队的新规划、新征程。通过全面进驻滨湖卓越城,徽博将勠力打造一个集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文物数据库建设、展示、创作、研究、培训、实践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届时,7000平方米研究基地将分布包括金属、陶瓷器、漆木器、书画、玉器等在内的多类型修复馆、展览馆、文物复制品研究中心、文物数据库利用研究中心、文物科技鉴定研究中心、文物修复新材料制备新技术研究中心和培训中心。

“希望通过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在包河这片文化气息浓郁的热土,搭建起文物保护修复的舞台,培育好文物保护修复的人才,全面提升文物保护修复水平,让触摸历史、传承文化的文物‘活’起来,与现代生活多点接触、全面融合。”对此,徽博团队充满了期待。

(王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