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天津滨海文化中心:

放“眼”未来看见世界的精彩

编辑日期:2017/11/24 11:47:39   作者:新闻中心   

1.jpg

2.jpg

4.jpg

timg (1).jpg

v2-f3251a6cf16b187af127ba55ec6a17fe_r.jpg

核心阅读:在电子互联网盛行的年代,书店、图书馆此类传统阅读空间渐渐式微。近年来,独立阅读空间在阅读、交流、互动中找到了一种复合式经营的方式,让一部分人重新走进书店。而对于集聚了城市历史文化精髓的公共图书馆又该何去何从?国庆期间,天津滨海图书馆惊艳登场,以“书山”与“滨海之眼”造型营造出强烈未来感,使其成为近些年来最有知名度的“网红图书馆”,

实际上,天津滨海图书馆是天津滨海文化中心“五馆一廊”之一。作为滨海新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该文化中心由滨海美术馆、滨海探索馆、市民活动中心、滨海演艺中心、滨海图书馆和文化长廊共同组成。开馆月逾,天津滨海文化中心已经成为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文化爱好者的“拔草”热门,更成为天津滨海新区的文化新地标。

天津滨海文化中心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天碱片区,是滨海新区核心区“寸金”之地。项目占地12万平米,总建筑面积达到32万平米,致力于打造集“教育、旅游、健康”于一身的大型旗舰文化航母。

近年来,滨海新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优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公共文化资源严重不足,市民文化生活较为匮乏,削弱了城市活力和吸引力。2009年,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领导小组决议规划建设滨海文化中心,开创了公共文化服务2.0时代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全新模式。今年国庆期间,市民期待已久的文化中心终于掀开神秘面纱,露出芳容。

“文化会客厅”

遇见8小时之外的文化生活

“第一感受就是文化中心真的好大,所有的建筑都大气又独特,各个活动又有不同的趣味,每到一处都想停下来看一看,真的是目不暇接。”国庆期间,天津滨海文化中心一期工程全面建成对外开放。独特的设计、完备的功能、丰富的活动,让滨海文化中心从开放初期就受到市民一致点赞。便捷的地铁交通也让滨海文化中心与中心城区文化中心紧密联接形成互动。开业七天,总访问量近20万人次,日最高访问约32000人,成为新区人民度过节日文化生活的重要目的地。

“五馆一廊”的组团式结构让滨海文化中心各具特色、功能兼备。滨海探索馆、滨海美术馆、滨海图书馆、滨海演艺中心、滨海市民活动中心与文化长廊共同组成了富有生命力“滨海文化会客厅”。其中文化长廊是滨海文化中心最具特色的所在,长廊宽25米,高达36.5米,建筑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由28个伞状结构组合而成,堪称整个文化中心的“魂”。整条文化长廊宛若一条丝带,将五座风格迥异的文化场馆进行有机串联。在喧嚣浮华的尘世中,漫步于此,享受片刻久违的宁静与平和。

市民活动中心位于滨海文化中心西南侧,定位“全生命周期”服务,不仅为市民提供娱乐休闲的多维需求,还设有社会服务孵化器汇聚多种类社会服务窗口,包括民政局婚姻登记大厅、群团组织活动基地、民非组织活动基地等,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滨海演艺中心演艺中心利用人与全息影像等高新科技互动的演出形式的应用,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享受;滨海美术馆公益性运营,交织的线条与色彩推动着天津当代文化艺术前进;现代城市与工业探索馆内大量使用VR、3D打印、投影技术,利用声光电设备,让参观者通过全感官体验到城市发展的脚步。

此外,滨海文化中心将文创街区贯穿融入到“五馆一廊”当中。打造“75尺巷”平台,传承文化与技艺的前生今世。集手作、互动、体验、餐饮业态于一体,文创街区总面积1500平方米。因文化长廊板块宽25米,故得名为75尺。“巷”则源于中华典故“六尺巷”,传达了谦让、包容的大爱精神。

“滨海之眼”窥见书山识海的壮丽

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当看见滨海图书馆的那一刻,许多市民都认为这里满足了自己对于图书馆的一切想象。随着一组组美图“刷爆”朋友圈,这里也成为了滨海文化中心最热门的场馆。

滨海图书馆共有五层,总建筑面积3.37万平方米。远望外观宛如一只巨大的眼睛,蕴含透过万卷书籍放眼世界之意,滨海图书馆也便被称为“滨海之眼”。走进其间,中庭被设计为“书山”,整座建筑依托中部一座巨型球体结构为支撑,周围的书架如梯田般起伏绵延,向上直抵天花板,抬眼之处皆是书籍,自然光线透过玻璃铺洒而下,曲线台阶合围出的纯白色空间科技感十足。“书山有路勤为径”,读者可以沿着阶梯来到任意一层书架,寻到心仪的图书,坐在旁边的台阶上阅读。

在设计者看来,空间内部设计角度和曲线是为激发对空间的不同使用,比如阅读、散步、会面和聊天。它们共同构成这座建筑的“眼睛”:看,也被看。

除了高颜值,这座图书馆功能上也有“过人之处”。中庭球体不仅仅作为装饰,巨大的曲面投屏内部是一个能提供近百人就座的小剧场,所有的梯形看台都可以通过电控设备自动“移动收纳”。

此外,馆内为儿童、老年人和视障人士提供了单独的阅读区域。在视障读者阅读室里,特别准备的书桌上都配备电脑以及适合视障人士使用的盲文点显器等辅助工具。休息区、会议室和办公空间分布在更高的楼层。屋顶露台也供来此阅读的市民休闲放松。

目前,图书馆免费对外开放,初期藏书20万册,预计未来将达到120万册。24小时读书阅览模式在这里将被实现,还将不定期组织图书销售、作家签名、阅读会等文化活动。读者可以使用第二代身份证注册借阅,也可以用手机二维码借阅,无需缴纳押金。图书馆内智能设备也备受好评,自助服务机提供自助办证、借书、书目查询等服务。仅国庆期间,图书馆就有83987人次进馆,外借册次为25945册,办证10778张。

交互空间塑造有情怀的文化景观

和节假期巨大的人流量相比,平日的滨海图书馆或许更能体现出一个公共文化场所的应有常态。“人山人海”般的国庆节长假后,虽然所有闸门全开,而且安检速度很快,但周末仍然会排起长队。

公共图书馆有三个基础:馆藏、馆舍和馆员。在滨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秀峰看来,如今,一些关于图书馆会在未来消失的声音不绝于耳,主要是由于数字资源和移动阅读方式进入生活,京东、当当的网销方式降低了人们获得纸本书的成本。刘秀峰说:“如果馆藏文献逐渐失去资源的独占性,图书馆存在的合理性确实会降低。”那人们为什么要到图书馆里来呢?他认为,馆舍和馆员是最重要的,如今省级馆的建设往往在十万平方米以上,地级馆的面积也基本达到数万平方米,服务功能十分齐全。图书馆要有场所感,场所也要有价值感。在刘秀峰看来:“图书馆人要跟得上时代的要求,对读者的要求更要有理解,这一切最终要依靠人来实现。”

过去公共场馆更注重核心功能,对馆舍设计往往缺失。如今这样的传统观念正在转变。在滨海新区图书馆内,除了正在看书、交流的读者以外,在场馆内以“书山”或球体为背景拍照的人也很多,这种景象大概在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当中都是不多见的。因为在设计之初,建筑就被灌注了交流、邂逅的理念。

刘秀峰认为,在“场所”的基础概念以外还要进一步强调“场景”的体验,在这里每一时、每一刻都可以展示不同的场景。刘秀峰表示,好的图书馆应该成为一个文化的微景观,拥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

在滨海文化中心的其他场馆中,互动、体验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泥人张世家泥塑展、“一带一路”丝路文化艺术展、儿童剧、相声剧等精彩活动接连上演,让市民沉浸在这座繁华恢宏的艺术殿堂中。

当美到窒息的波浪般的书架成为城市标志性景观,当人们在工作之余越来越多选择走进文化场馆,当创意与文化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对于城市文化的传承与重塑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

滨海文化中心建设模式

滨海文化中心是涉及建筑、景观、交通、市政、地下空间、策展等的高度集成化项目。自2009年确定选址以来,经历了7年规划设计历程,40多轮方案比选,指导了2次建筑国际方案征集,协同五个国家、数十家设计单位在良性互动中,明确了城市设计在建筑群体形态、界面控制、竖向与水平联系、交通衔接等诸多方面的规则,确保精准落实。

在设计中,滨海新区创新提出以文化长廊为核心的文化综合体模式,突破机制壁垒和技术难关,以拥抱市场的姿态,更加关注市民生活、人文社会,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活力。

以机制改革为先导,在规划之初即与市场对接,一方面整合协调文广电局、经信委等近10个政府部门;同时引入中投发展集团、东方歌舞团等市场力量,充分匹配需求,界定权责,形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联动的产业网络,以公共文化服务带动文化消费。

以制度设计为支撑,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首次应用于公共文化设施的投资建设上,政府以土地入股与社会资本共同形成混合投资主体,进行建设、运营、管理。同时设计相应的土地供应、规划审批、管理边界划分等配套制度。

以空间模式创新为载体,在功能构成上,并非简单地通过长廊串连孤立的文化建筑,而是由多元功能复合的若干功能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三维空间立体复合。通过文化长廊高效衔接的,富有多样性的建筑群,实现了从单纯建筑空间向综合性城市空间的转化。同时设计中充分考虑地域特性,更适应滨海地区冬寒、大风的气候特点,通过可持续设计,实现最大化自然采光,被动式低能耗和宜人的风环境,提供四季皆宜的舒适体验。

此外,在景观设置中突出大绿、自然。整合零散绿地,形成长2700米,宽300米,拥有800米景观展示面的中央公园,相当于2/5个纽约中央公园,为城市在最核心区保留了一块珍贵永恒的绿色资产。

滨海新区以个体项目演变,推动城市整体公共效益最大化,以创新的模式为市民塑造了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场所,真正做到还城市于人民。